佛说八大人觉经海涛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婆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

此十不善业道,体性是罪:若乐求佛道者,遂离彼过。当如是知。何等为十?所调身业三种,语业四种,意业三种。于是意中,今当解说。身三种者: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语四种..

1、东向拜者,谓子事父母,当有五事:一者、当念治生。二者、早起勒令奴婢、时作饭食。三者、不益父母忧。四者、当念父母恩。五者、父母疾病,当恐惧求医师治之。2、父母视..

佛陀的二十二相1、牛王眼相:于无量世,乐以善眼,和视众生。2、八梵音相:恒以软语,实语教化众生。3、无见顶相:供养师长,诸佛菩萨,头顶礼拜,破憍慢故。4、白毫光相:..

《灌顶经》佛云:若能持五戒者,有二十五位善神设卫其身,在人左右,守于空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也。观此表可知,人能好持五戒,即有二十五位善神,卫谈左右,自然灾消福..

看见别人生气或自己生气,念「南无阿閦(chù)如来」,阿閦如来过去世修忍辱和持清净戒律而成的佛,生在其国土者皆相貌第一。自己起了欲望的心,对方起了欲望的心(如有男子..

中国佛教向来习惯在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这三天举办超度鬼道的法会,这三天又称为「转劫日」。超度鬼道的缘起,依经典的记载可以追溯至阿难尊者。尊者有一次入定的..

我们今天要做好事,好事,就是利益众生的事情。佛教给我们的教育是什么?利益众生!只要确实做到,你的生命一定能得到快乐。如果一个人自私,只想着自己,反而得不到快乐。..

在佛法八万四千种法门中,忍辱为何会列于菩萨六度修行之一?因为忍辱不仅是日常生活中与他人接触时最容易遇上的考验,更是每个人修行中必经之磨练过程。菩萨在度化众生的过..

这一节课我们谈谈各位手上这一本经典,因为整个大乘佛教的基本,就是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才符合修菩萨道的根本。大家翻开第一页,有一首文殊菩萨的赞颂,这首赞颂有个典..

佛在祇树给孤独园时,阿难请问命运为何千差万别?佛告诉阿难:都是由于前世用心不同,例如:1.前世忍辱,今生相貌端正。2.前生爱发脾气,今生长相丑陋。3.前世贪心又吝..

贪嗔痴三毒心不息,六道轮回无法停止。1、养动物并杀来卖,当堕等活地狱,寿命百千岁,常受刀杀杖打,死而复生。不停受相同苦报。2、妄语欺骗父母朋友,当堕黑线地狱,黑线..

释迦如来一日由迦毗罗卫国释氏精舍,率领千二百五十大弟子,向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中去。两国交界处,有一大树名尼拘类树,树身高大无比,全树枝头所结果子,甘芳适口,味甘..

世尊在祇树给孤独园,向众比丘说法。首迦长者请问家中狗,为何是他父亲转世投胎的?佛告诉长者:你父亲我执很重,吝啬贪心,嫉妒不布施,不信三宝而堕畜生。长者再请世尊讲..

自古以来,只要有新的国王,或新的领导者上任,通常他们第一件事作什么?大赦,大赦囚犯,甚至大放生。根据佛教所说的因果法则,你给众生快乐,自己也快乐;你让他们自由,..

修行法要一海涛辑1.修行:先从打好地基开始,做一个正直与诚实的人;其次,对於恶行具有惭愧心;第三,保持谦卑,少欲知足。2.放弃恶行后,心就能静下来,并入定;心入定后..

生命之不可思议一海涛辑1.生命是无限的。生命无始无终。所以行为、业,也是无始无终。2.业是无限的。也就是有所谓的无限大的业,这无限大的无数的业,各含有产生新生命的力..

《因与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1、财富—今生幸福是何原因?(果)过去的功德—因为你过去世有造善业。(因)2、富有与贫穷—为何有些人很富裕而其他人却非常穷?(果)慈..

忍辱之道一1.行菩萨道者,若瞋恚偏多,当行慈心。念东方众生,慈心清净,无怨无恚,广大无量,见诸众生悉在目前;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制心行慈,不令外念,..

该录音带由海涛法师亲口叙述,委婉道来,生动无比,各位大德若有兴趣,请洽各中心免费索取。去的时候,别忘了多索取几本书、几卷录音带,给自己、给亲人、给好友听、看,为..

◎佛教处理财富的方法1.《心地观经.厌舍品》将财富四分法为:一、一分财宝,常求息利,以赡家业。二、一分财宝,以充随日,供给所须。三、一分财宝,惠施孤独,以修当福。..

1.当我们在修持或听闻佛法时,必须培养想要利益一切众生的心态,这不仅是短暂的做法而已,最终还要帮助六道众生解脱痛苦。这就是正确的心态。2.无论我们对自己感到多沮丧,..

1.锻炼心智的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高尚道德的训练,第二种是高超思考力的训练,第三种是高等领悟力的训练。2.假使有人说你的坏话,你不需要心怀恶意、愤恨、轻视或者对他们..

佛说一切法皆由心生起——《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注:心若清净,则世界清净。心若染污,则世界..

西方极乐世界(图片来源:资料图片)《无量寿经》:“彼极乐界,无量功德,具足庄严;永无众苦、诸难、恶趣、魔恼之名,亦无四时、寒暑、雨冥之异,复无大小江海、丘陵坑坎..

《大宝积经》:“博戏有六失。云何为六?一者财产日耗,二者虽胜生怨,三者智者所责,四者人不敬信,五者为人疏外,六者生盗窃心。”注:五戒之中,并无赌博,但佛教也反对..

安徽九华山三世佛(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摄影:丹珍旺姆)《大宝积经》:“在家菩萨应受善戒:彼应不杀,放舍刀杖,不杀一切诸众生等,不恼一切,常行慈心。彼应不盗,..

安徽九华山三世佛(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摄影:丹珍旺姆)《大宝积经》:“在家菩萨应受善戒:彼应不杀,放舍刀杖,不杀一切诸众生等,不恼一切,常行慈心。彼应不盗,..

祖廓居士恭迎海涛法师海涛法师在地震墙超拔遇难同胞海涛法师与唐山众佛子在地震墙超拔遇难同胞海涛法师莅临药王寺海涛法师慈悲开示海众如潮2014年8月28日下午,台湾大德高..

江苏灵山五印坛城佛像(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摄影:曹立君)《佛说内藏百宝经》:“佛身如金。不受尘垢。佛现入浴。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注:诸佛如来身体如同..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