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16):汉传佛教自清末民初以来,从传统丛林教育转向学院教育,为教界培养了许多人才。但学院教育也存在明显的问题,比如过分提倡学术研究,明显出现了信心道念的淡化,甚..

问(13):佛教千百年来的弘扬,始终遵循着契理契机的原则。如今,整个社会都已进入现代化的进程,现代的生活方式已代替了以往传统的生活方式。在汉传佛教地区,已基本采用现..

问(17):我长期从事佛教教育和通俗弘法,对佛教教育非常关心。据我所知,藏传佛教有一套非常完整的教育制度,为藏传佛教造就了许多出类拔萃的僧才。堪布长期主持五明佛学院..

佛教最重要的是“羯磨”(Kamma)制度。羯磨本是办事的意思,但僧伽中办事的方法是通过会议,所以它的完整的意思就是“会议办事”。比方有什么事情要办,要一定地界内全体..

法苑珠林卷九十二中,记载食肉有十种过失:一、众生是己亲,谓一切众生轮回于诸道,互相生育而递为眷属,以此因缘,故所食之肉无非亲属。二、见生惊怖,一切众生皆护身惜命..

佛教常说的“业”是指有情之行为。梵语karman,音译羯磨,为“造作”、“行为”之义。此“业”之思想,原是印度独特的思想,在印度人中相当普及,并以之为招致轮回转生之一..

六道轮回观:天人,阿修罗,人,傍生(动物),鬼,地狱。根据前生的福德业缘和心念,死后会转生到不同的道,比如积善多、福报大的可能为天人(神仙),而恶业多、贪嗔痴重的..

大小乘的分别,主要在于大乘着重利他(利益大众的行为),小乘着重自己解脱。大乘有不同的经典,在教义上有所发挥和发展。这里可以举几个特点:首先大乘在灭谛上进一步说“..

命相、星相以及风水地理,起源很早,以星相家的传说,可以推到太古以前,天地始成之时,也就是当宇宙存在的同时,就已形成了他们的原理。以佛教的观点看来,对于命相、风水..

“死”是分段生命的死亡。有生就有死,这是无法改变的生命规律,既然有生,也就有死。佛教对待生死,抱有一种正确的、积极的态度,既不是知生命短暂而悲观失望,消极等待,..

藏传佛教是显密相结合的。严格地说藏传佛教是三乘佛法的理论和修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最完整的佛教形式。不能把藏传佛教简单地理解为单一的密法。它的教义原则是“外修声闻..

人类乃至一切众生,要生存于天地之间,“战斗精神”无可欠缺。大至佛陀超俗出家、降伏内外众魔军,得证圆满佛果,需要强大的战斗力;小至日常生活中克服周边逆境,乃至身心..

过去藏区献水、水供是特殊的,每年5月份大概有半个月的时间,要整天念上师供和药师八佛供,每天敬献净水,一般经堂里有几百个净水碗。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有水喝,为了环境..

佛教常说的六根清净中的六根是指什么佛教看宇宙人生,既不是唯物论者,也不是唯心论者,更不是唯神论者,乃是主张因缘和合的缘生论者。所以,佛教看一个人的构成,是从心理..

佛教如何看待淫欲、食欲种种欲望。(图片来源:资料图)自古以来,无论是世间道德还是出世间宗教,大多对欲望持否定态度。宋明理学甚至将欲望和道德对立起来,提出“灭人欲..

空性是现象最本质的属性,现象是空性的表达。正如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观察现象,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空性。我们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我”的观念。什么是我?..

不用说,佛教是相信超度作用的。不过,超度的功用,也有一定的限度,超度只是一种次要的力量,而不是主要的力量。所以修善的主要时间是在各人的生前,若在死后,由活人超度..

任何去过寺庙的人对许愿、还愿这件事都不陌生,甚至这已经成为宗教活动的标志性目的。大凡遇到人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时,都会去佛菩萨面前许下愿望,如果事后‘灵验’,便虔诚..

编者按:佛教常讲五戒十善,五戒之一即不杀生。佛教认为,自杀与杀他是同样的罪,因此反对自杀,理由很充沛很实在。凡夫学佛之后,懂得五戒,明白不杀生的道理,自然不会自..

有记者访问,诺奖获得者、美籍华人丁肇中博士:您的实验室就像一个小联合国,大家这样精诚合作,为了什么呢?他回答:科学家的职能是探索人生和宇宙。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

一位崇尚西方文化、生活模式的29岁英文老师润子(石原里美饰),梦想着自己将来在国外工作、生活,但此时却因为家人的坚持,而被迫去相亲。更令人意外的是,对方竟然是个和尚..

自古以来,香与佛,与佛教就有着不解之缘,联系密切,几乎有佛必有香,必烧香,而且佛越灵,烧香越多,烧香越多,香和佛之间到底有着怎么样的关系呢?这个问题萦绕我很久,..

我们从某些佛教图像中,可以看到脸部有出现三只眼的情况,也就是在两眼之间的眉心处另开一眼。事实上,人类不可能有三只肉眼,所谓的第三眼只是象征,也就是在一对肉眼之外..

唐伯虎说:“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幼小,后十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劳苦。”诗词中说明人身难得,光阴..

戒坛指用以举办授戒仪式及说戒之坛场,即于戒场中特制稍高于平地之土坛。盖戒场本无修建屋舍之必要,到处空位仅须有结界标明即成,然为防患风雨起见,古来皆堂内受戒与露地..

我们常说“刹那”,但“刹那”到底有多长?(图片来源:资料图片)在日常生活或阅读文章时,我们经常使用或者看到“刹那”,这个常用词汇其实源自佛教。在日常使用中,“刹..

释迦牟尼佛本生故事唐卡局部(资料图)1、佛菩萨圣号比如:“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等;注意南无两个字的发音为..

密宗,我国释教宗派之一,由僧一行开创。包括真言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隐秘乘、金刚乘等宗派。释教密宗归纳了各国家区域密宗的传承。密宗起先是有融合了我国道教内容..

释教用品(BuddhismItem)即释教信徒平时供奉佛、菩萨所需的吉利物品,以及释教信徒平时日子所需所用物品及一些佛事用品。其间供佛类的用品首要包含有:佛像、佛龛、佛画、..

在我国佛教中,信众愿求出离家庭、独身修道是要通过必定手续的。佛教从印度传到我国,我国从汉唐到如今,因为地舆和年代的不一样,出家的程序,各有所不一样。依照佛教戒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