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佛教徒“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是如何看破的呢?又是如何入空门得解脱的?索达吉堪布:要解脱轮回证得涅槃果位,必须如实现证空性实相。但是修习证悟空性,并非是诸法本..

21在生、死与中阴的狭道上,盗匪——五毒——等着突袭你,听瑞的人们啊,把上师当做你的护卫。通过一个盗匪出没的地区,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可怕经验。同样的,在修行道上行走..

16放下凡是你所执着的事物,听瑞的人们啊,没有任何一件事物是你需要的。想一想任何一个让你强烈执着的人、物品或情况,并试着去检试你所深深执着的美好事物、权力或财富。..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不同之处(资料图)(1)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都是佛教,因此,都有佛教的共同特点,如承认四法印,皈依三宝,四众弟子都按律部规定受戒,发慈悲心,抑恶扬..

你是否爱并享受那种被伤害的感觉?大多数人都很喜欢诉苦,恨不得能把自己经历过的所有痛苦以及如何的苦,一遍遍重复给别人听,生怕别人不认同自己遭遇的苦难,似乎世界上最..

每个人在修行时,都一样需要面对心灵的挑战在信仰和世间的事务里,要能有智慧取舍,要能真的视黄金如粪土,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出家人为了永恒而究竟的大乐,也一样要付出..

对佛生信最糟的染污也能洗净((资料图)踏上心灵之道的我们,应该把自己顽固的烦恼看成有如昨晚未洗的肮脏碗盘。一开始,这一大堆碗盘看似真实而令人感到恐惧,当你想到这么..

对于其他生命,我们为什么就是学不会尊重尊重,都是从互相了解开始的;彼此之间愿意相互了解或沟通,自然就能产生尊重了。一般人所谓的傲慢,是指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宗萨钦哲仁波切(资料图)去印度旅行,本身就是一种朝圣的体验。藏人称印度为“圣者之地”,而我敢说,印度曾是、也一直会是全世界最具灵性倾向的国家。表面上,印度似乎混乱..

不可不知诵经背后的两重含义佛经是佛所说的信佛、学佛,而至成佛的方法。方法无边,所以佛经的数量和名目也很多,在我们这里,最适用和最通行的,则有华严经,法华经,地藏..

11你出生那天,死亡便开始接近,听瑞的人们啊,切记,没有任何时间是可以挥霍浪费的。婴儿的诞生乃天下一大乐事。然而,没有任何事物能够阻挡婴儿逐步迈向死亡的过程。在他..

生命太短暂了,快乐过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随着福报大小的不同,每个人选择了形形色色的生存方式,哪怕是再像父母的双胞胎、三胞胎或四胞胎,相互间的生活方式和思维逻辑还是..

十条秘诀让你成为真正的佛教徒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非常甚深广大,在我们短暂的人生当中很难于完全精通。但只要是有信心和智慧,有一个在一生之中也能够成就的简单..

观世音菩萨讲了许多节观世音菩萨的功德,很多人还不是特别清楚:菩萨为何物?或者说菩萨是什么职称?今天我们讲讲菩萨具体的定义,以对观世音菩萨更加全面整体的了解。何谓菩..

6钱财如同魔术表演,不过是诱惑与欺骗,听瑞的人们啊,切勿被贪欲的绳结系缚捆绑。巨大的财富、精致的华服和美食——即使你拥有你所渴望的每一件事物——都无法永久。有所..

向上师顶礼!会聚在听瑞的幸运行者们,听啊!在讲授法教之前,帕当巴先向上师顶礼。上师是一切加持之源,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之总集。他认为听瑞居民“幸运”,是因为他们热..

佛(资料图)基本上我没有什么新的话要讲,要讲的都是那些佛教的老东西了,旧的很简单的东西。如果你听的时候不是很注重那些佛教上的字眼,比如是出离、慈悲、菩提心,不被这..

问:世间人大多认为杀动物吃肉是天经地义,佛教徒为什么说杀生是一种罪恶呢?索达吉堪布:杀生是最可怕的罪业,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最可贵的就是生命。《大智度论》中有个故..

我们今生最大的幸福,就是遇到佛法我们今生最大的幸福,就是遇到佛法,而有机会改变自己现在与未来的命运。为什么大家都要拜师?因为佛陀已经涅槃二千五百多年,无法再面对..

问:佛教徒经常说“看破放下”“舍弃今世”等,会不会给人留下一种很消极的印象?索达吉堪布:这并不是佛教徒特别消极,好像连基本生活都不会享受,而是以佛教更高深的智慧..

财神是主财富的法门。有个汉传佛教僧人曾经问我:“僧人不能贪恋财物,为什么要修这个法?”我回答说:“你说的是对的,僧人不能贪财,不能有贪心,但是僧人也要生活,僧人..

一次,文殊菩萨化现人身路过一个屠夫家门,看见有几个人正在试图擒住一头猪,准备把它给杀了。那头猪四处狂奔,不容易被捆绑。见此,文殊菩萨对屠夫们说:“何必用那么多人..

问:有些佛教徒认为,既然现在开始学佛行善了,为什么还会遭受不幸呢,由此对三宝产生怀疑。该如何理解因果报应?索达吉堪布:在做善事时,发生种种不愉快的事情,虽然做功..

言语不带刀,但却能够刺入人心。言语不带刀,但却能够刺入人心。前世常说妄语的人,今生就会常被别人毁谤或欺骗。比如有些人本身没有什么过失,但常常受到别人的毁谤。有些..

今天的仇人,也许明天会是帮助你最多的恩人无始以来直到现在,我们一直认为有个实有的“我”存在,这是日常生活中一切的依赖,因此对“我”特别珍爱,会对“我”执着。不可..

拥有财富之前先解决心灵对欲望的态度一个人若有福报,能获得多少财富都没有问题,因为财富本身并没有善与恶。但是,它的存在是为了让自己解决生存问题,行有于力,再去服务..

翻经书时不要用手蘸口水翻页现在有的佛教徒,表面上已经皈依了三宝,但是对佛法没有真心信仰,对佛陀和僧众缺乏恭敬心,利用佛像、佛经和佛塔等佛教文物来买卖,以增加财富..

无法约束自己的身口意时,利益众生似乎变得遥不可及在西藏有一个比喻:一般染布是用白布染,即使染料放错了,将布取出来时,虽然不能染成想要的颜色,可总有点颜色染在上面..

爱延伸到六道一切众生之后,就是种“大贪”。产生烦恼的贪是什么?比如对孩子。孩子的学习不好,我跟着痛苦;孩子长大后的家庭工作,我也跟着烦恼。这种认为孩子应是据为己有..

无大喜无大悲,从容自在,如此,365天之后,才会是更有意义的一个辞旧迎新!辞旧迎新的告别与祝福,年年有,年年说。词藻的华丽,却仍然掩饰不了我们年复一年的相似心境。不..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