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百颂》16—20:顶果钦哲仁波切


16

放下凡是你所执着的事物,

听瑞的人们啊,

没有任何一件事物是你需要的。

想一想任何一个让你强烈执着的人、物品或情况,并试着去检试你所深深执着的美好事物、权力或财富。彻头彻尾地检视它们每一个。它们看起来不像是幻象吗?当你用这种方式来看待事物的时候,你的执着减少了,不再有相同的、急需去拥有的感觉。如果你有“我不需要任何东西!”的态度,你的心境将自然而然地感到宁静自由。

另一方面,如果你在活着与死亡的时候,都处于强烈执着的状态下,那么你的今生与来生将充满痛苦折磨。在死时,强烈执着于身后物的人,将变成一个受贪欲折磨的饿鬼。

过去的伟大圣哲与行者只要有维生所必需的最少量食物,以及足以避寒的衣物,就感到心满意足。然而,他们是最富有的人,因为真正的财富属于那些知道如何满足于现状的人。伟大的噶当派禅修者噶拉·贡秋住在西藏的一处洞穴中。每次他进出洞穴的时候,身上穿的袍子都会被洞口的山楂丛妨碍到。他常常考虑砍掉山楂丛,但每每如此,他心中立刻就会生起死亡的念头。他想:“谁晓得我什么时候会死呢?把去除这株长刺的树丛所花的时间用来禅修比较好。”藉由禅定的力量,噶拉·贡秋能够飞行,示显各种神迹。他圆寂时,那个山楂丛仍在原地。

假若如此伟大的行者都无法忍受去浪费片刻的时间,那么在修行道上仍有如此多的事情需要完成的我们,怎能把人生绝大部分的时间耗费在俗务之上?

17

既然你不会永远留在这个世间,

听瑞的人们啊,

那么现在就开始准备你的旅程。

在我们之中,谁没有想过去建造一幢坚固牢靠的房子,可以让我们住在里面数十年,并在我们离开世间之后,还能维持数个世纪?谁不曾梦想致富,在余生免于所有的忧虑?是“永恒的恶魔”诓骗了我们,让我们相信事物能够持久。

相信任何人事物永远属于我们,注定会令我们失望。这是多么悲惨的景象啊,目睹人们在死亡时,心思完全被所爱之人与所留下的身后物占据,遗言除了一连串的执着之外无他,完全无视于等待在他们前面的命运——如果他们完全忽略任何具有真实意义的事物,那么他们所在面对的命运,很可能是充满痛苦折磨的。相反的,圣哲与真正的行者不认为自己拥有任何事物,甚至连自己的身体也是如此,更别说财物或住所。听到这样的事迹或遇见这样的圣哲或行者,是多么令人有所启发啊!他们视财物为暂时借来的虚幻之物。

我们要经历很长一段旅程去通过六道轮回。如同一名小心翼翼准备旅程、展开环游世界的水手,我们应该亲近佛法,为自己面对一段甚至更长、通过死亡与再生的旅程做好准备。

18

如果你要先去完成你必须做的事,

你将永远不会接近佛法;

听瑞的人们啊,

当你想到佛法的时候,立刻起而修行。

俗务如同湖面的波纹,是永无止境的。你或许认为,在接下来十年或二十年,你能够把计划做出结果,之后你将可以安心自在修持佛法。如果你有这种想法,那么可以确定的是,你正在忽略生命的脆弱。难道你不曾目睹人们在最出乎意料的方式下英年早逝?认为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你的身上,是不理智的假设。

当心中生起修持佛法的念头时,不要犹豫踌躇。切勿把修持佛法这件事拖延到明天。当下即是适当的时机。农人不会等到冰霜使地面变硬才开始播种。他会趁着土壤温暖湿润的时候播种。一旦你遇见了具德的上师,领受了他的教导,你就已经准备就绪,可以开始走上觉悟之道。

19

在森林内部,猴子可能快乐安适地活着,

听瑞的人们啊,

但森林外围的火焰正在逼近。

在森林深处的中心,猴子惬意地在树枝之间跳跃嬉戏,享受美味的果实。它们不知道自己被火焰包围,很快就会被活生生地烧死。同样的,骄者、权者、富者自得其乐,仿佛不知道死亡将突袭而来,置他们于死地。思量在死亡的刹那,什么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并遵循证语之道。这是你善用人生的唯一聪明的方式。

20

生、老、病、死是一条没有桥梁或浅滩的河流,

听瑞的人们啊,

把船准备好了吗?

生、老、病、死是人类的四大痛苦。出生是生命的门槛,也是痛苦的门槛。很快地,老迈将改变我们的健康状况,使感官衰退,牙齿脱落,头发灰白。失去记忆力将使我们脾气坏,难以相处,而且没有人想要听性情乖戾的老人说话。焦虑绝不会停止折磨我们。我们的财务会出什么状况?我们担忧,我们的子女将如何地弃这些财务于不顾。疾病也将带来苦恼折磨的重担。我们因苦楚而憔悴瘫痪,最后必须面对死亡的极度痛苦。

这四大苦形成一条狂暴河流,我们所有人都必须越过。我们现在就准备一条可以带我们渡至河之彼岸的船只,不是比较好吗?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原文法会圣众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1我们念佛、诵经、放生、供斋或做任何善事,都需要做回向,回向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是完整修法或善事的必要组成部分,修完法或做完善事后不回向,功德白白流失,实在是可..

在色达境内一个叫霍西的地方,于1969年(十六绕迥火鸡年)9月22日(佛陀天降日),格花堪布诞生在一个父母亲家族都辈出大成就者的家中。小时候父母带他到色达洛若寺住持罗珠..

关于藏传法师

藏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藏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藏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藏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