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由弥陀悲智愿心称性缘起,乃法界至上不可思议之音声,至简约、至玄妙。六字洪名赅摄诸佛如来无尽的奥藏秘髓,具足度尽一切众生的威德力用。其殊功妙..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佛说八大人觉经)如果没有智慧的观照,我们会认为欲望是好东西,是幸福的来源和代名词,越能满足欲望越..

有一次我到慈济医院探视病患时,有位护士小姐跟过来说:「师父,您能不能再去看一位患者?她昨晚做了一个梦,醒来之后一直放不下,情绪很不好。」我说:「好呀!」那位患者..

我们常常说四大不调即是病,「四大」是地、水、火、风。身体若稍受风寒,或热度太高即不调和,这是由物质、身体而言的「不调」;我们的心理也有不调适的时候,看看现在的社..

我们大家很多时候真的应该反省自己,怎么总是把自己看得那么重呢?总是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为什么经常与周围的人合不起来?有的在道场合不起来,有的在家里合不起来,有..

佛法放在第一位,修行放在第一位,其他的都随缘。在六道轮回中,我们当过明星,当过国王,当过农夫,当过富翁,当过乞丐,也无数次地次穷死过、饿死过。这有什么呢?世间的..

佛讲人有三种根基:下等根基、中等根基、上等根基。我们学佛修行的时候,法门不是很主要,主要的是自己的根基在哪里?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平等的,我们不能说这个法殊胜,那个..

我们没有必要为这些外境而烦恼。在这些境界面前不要动心,不要害怕,耐心一点,忍受一下,它总有改变的时候。只要有自己正确的知见、方向、目标和方法,按照这些去做,一切..

上师法王如意宝有一句话:自在了属于自己的显现,同时就能自在属于他人的显现。什么意思呢?一切一切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都是心的幻化与游舞。你自在了自心,就相当于..

我们若是具备条件,应该在家里设佛堂,因为这是给自己种福田,是学法修行的所依、对境。若是不具备条件,也不要执着,可以把佛堂设在心里。有些人虽然家里有条件,但是也不..

我经常说:好好学,好好修,世间的一切琐事都要随缘。有人问:我现在只学佛、修行就行了?是,这样就行了!但是你要知道什么是学佛修行,怎样学佛修行。学佛修行不是只坐在..

在修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对照自己,然后去改变自己,这很重要。别人没有错,都是自己的错。为什么这样说呢?别人对错与否与你无关,如果你自己能把握住的话,谁也伤害不..

作为修行人,我们要随缘。有就有,没有就没有,自然来的才是真正的福报。有些大德高僧住在山沟里,名闻利养自然就来了,侍奉、供养堆积如山。他的境界是手掌和虚空等同,黄..

问:随缘和随便有什么区别?达真堪布答:随缘是自自然然的,随便就有改造和取舍。特意去做一件事情或是特意不去做,若是心里都有分别和执着,那就是随便不是随缘。随缘是不..

当嗔恨心起时,你可能会气自己怎么回事,为什么老是容易发脾气?的确,人们通常都会这样自以为是:自己的情绪要自己控制,自己怎么可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呢?其实这个想法..

1.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2.知恩报恩为先,利人便是利己。3.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4.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5.忙人时间最多,勤劳健康最好。6.布施的人有福..

问:法师常劝人遇到困境时,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其中最难的是放下,大部分人一旦忧虑,就是时时担心,如何才能做到处理后就心无牵挂呢?答:放下,需要智慧..

菩萨菩萨是发了菩提心,以慈悲广度众生的人。菩萨不自私、不为自己考虑;广度众生是为了成就佛道,并且感谢众生而不求回报;鼓励众生努力行善,自己也参于其中,才是真正的..

什么叫自在?自在的意思可分身自在和心自在。身自在是指我们的身体进和退没有阻碍,心自在指从烦恼中得解脱。身自在如果能修得神通,就能够变化。但是神通有限,一般凡夫的..

诸欲求时苦,得之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大智度论卷17.释初品中禅波罗蜜此偈是说,欲望并不能带来快乐,不论是追求的时候、得到的时候或失去的时候,都是苦..

诸位台大医院的工作人员,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身心自在」。一般而言,在通常的状态下,我们的身心是不自在的。首先,我们的身分是不自在的,像诸位在医院里是医师,在家庭..

很少人能够在面对生离死别时若无其事,以我自己来说,当我在1988年回俗家探亲,虽然已经出家几十载了,可是一见到父母的坟墓,还是会忍不住留下眼泪。照理来说,出家人应该..

各位都是退休公教人员,从年轻的时候,就为国家社会服务,四、五十年下来,能够功成身退,这是很不容易的事。在这几十年的服务岁月之中,我想大家难免会遇到得失上的问题。..

得失之间,是欢喜?是悲伤?你有过这种经验吗?日前报载,日本一位家庭主妇因为女儿没有考上明星幼稚园,愤而将邻居考上的女童勒毙;高雄县一名员工因为老板怀疑他偷工减料..

《大乘起信论》是我最喜爱的佛教经论之一,我曾经五次研读,三次讲说,深感论中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是为人处世的最好性格。年幼时,我曾立志将来开设农场、学校,服务乡梓。..

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龄,而是心境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恒Springisnotjustaseason,butastateofmind.Lifeisnotinbodyonly,butal..

人人都有观自在,何必他方远处求?观自在是观世音菩萨的另外一个名号,意思是说,只要你能观照自己,你能认识自己,你就可以自在了!例如,你观照他人,能够人我不二,你怎..

昌臻法师(图片来源:资料图)一切法门,都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才能有成就,净土法门当然也不例外。要想有成就,必须专修,不能杂修。但是,不少同修对于这个问题都存在..

有位高傲的富婆,在一家非常昂贵的餐厅里,一直抱怨这样不对,那样不好。侍者耐着性子直赔不是。但这位富婆的气焰反而越发嚣张,随而指着一道菜对侍者说,「你说,这叫做食..

一句戏言堕猕猴身佛在世时,有一群婆罗门教徒行于树林、溪边(婆罗门教的修行方法不是拜火就是修水行),这群修水行的外道者,在溪边的树林中看到一群弥猴在水边戏水、在林中..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