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的修法当中,四无量心和世俗菩提心的修法,以及菩提心略修法,都已经讲过;于观想的佛菩萨前自受菩萨戒的方法,也已经讲了;现在就开始讲菩提心的另外三个修法:自他..

一、总述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的修法,是按照深度逐渐加大、难度逐渐加强的修行次第来进行排列的。仅是自他平等的修法已不容易做到,后面的修法就更是难上加难。但..

一、总义(一)修法的重要性前面讲过,自他相换等三个修法具有两种作用:其一、在未发菩提心时,虽然不容易产生真实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的念头,但通过这三个修法..

从世俗人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太阳和月亮,只不过是普通的恒星和卫星,月亮因地球引力而围绕其旋转,地球又围绕著太阳旋转;但从《时轮金刚》的观点来看,就没有那麼简单了。..

为什么要学佛呢好,今天呢我要讲的题目就是——为什么要学佛呢?因为这个题目,是信仰佛教的人和不信仰佛教的人,都想知道的重要问题。那么,为什么要信仰佛教呢?信仰佛教..

四圣谛所有的佛法都包含在四圣谛之内:1、苦谛的真理是了知;2、集谛的真理是出离;3、灭谛的真理是证果;4、道谛的真理是依止。四圣谛之一:苦谛“苦谛的真理”是什么..

在古印度有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国王名叫俱生王(藏语﹕临吉哲及)。这个国王有一位叫重视女(藏语﹕囊钦玛)的王妃,长的年轻貌美,得到了国王非同一般的宠爱。但是,随着..

作明佛母心咒:唵咕噜咕列啥梭哈持咒功德:持诵咕噜咕咧佛母心咒满六十万遍,能得美满婚姻,家庭和合,得大权威势,受部属亲友爱戴,能除病息灾,众人敬爱,得大福报,降伏..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现在坊间的书坊,充斥着许许多多有关谋略学和古代策略家相关的着作,到处可见,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走向,代表人与人之间互动频繁的社会聚落,竞争与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有一首禅诗:「风来疏竹,风过而不留声;雁过寒潭,雁逝而潭不留影。」不管是修行人还是一般的世间人,经常会为了生活上琐事而感觉烦扰不已,也希望把心中的烦恼淨除。对修..

导语:从出生开始,我们每天都在一步步走向死亡。每天早上醒来,要庆幸自己还活着,这样会更珍惜已经拥有的一切,带着感恩去欢喜付出,生命才有意义。没有任何财富和力量可..

我们要反闻闻自性,就是参禅用功的法门虽多,诸佛祖师皆以参禅为无上妙门。楞严会上佛敕文殊菩萨拣选圆通,以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为最第一。我们要反闻闻自性,就是参禅。这..

密宗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绝不是念咒或者念经的问题。密宗在理论上来说,是显宗理论的进一步深化、细化。我们研究过显宗成佛理论或者转世理论以后,就会感觉到有些地方说..

顶礼宗喀巴大师!顶礼文殊师利菩萨!为了度化一切如母有情众生发无上的菩提心!为了度化一切如母有情众生,今生要发誓、发大愿认真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通达要义圆满无碍!..

空云师兄,最近见到母亲,就有点嗔恨心。她一靠近我,我就有点不舒服。对于我生病之事,母亲也有自责。我现在每天做好功课,开法会啥的都挺法喜,但是见到母亲,心情就会低..

净土本可无修,修是因为众生迷失真心才不得不有种种法门的施设。法门平等本无高下,高下是由于众生的根机不同而有差别。众生的根机既有许多差异,自然修行的方法也分有许多..

编者注:故事摘自《楞严经》卷五。四大与万物同一(图片来源:资料图)有一位月光童子,他在久远劫前曾经跟随水天佛修习水观,以进入正定三昧。月光童子先观照自己身中的水..

普贤上师巴(珠)支仁波切,是上世纪末大圆满的大成果者,他是一位名孚众望的教师、诗人和作家。他身著游牧民族所穿之手艺缝制的羊皮长褂外衣,常常匿名在东藏(编按:即康区..

一日禅:修法之诀窍我们于悟后做功夫要任其自然,像流水一样,哗、哗、哗地流过去,要不停留、不可住着,不跟境界跑,不随妄念流,把我们的妄想习气损之又损,消除净光,才..

证果跟修法时间无关证果即以正智契合真理,进入佛、菩萨、声闻、缘觉等之果位。如三乘人断惑证理,分别到达极果。又如大乘证得初地乃至等觉等菩萨之分果及佛之满果,小乘证..

咕噜咕咧佛母又称为「作明佛母」,在汉译经典中则译为「酤罗菩萨」,为佛教密宗掌管权威的本尊,摄十方最殊胜本尊之一,具足大悲密空的大威力至尊,功德遍摄三界自在任运,..

有时候我们可能心血来潮想要修行,不再只是阅读而已,但是虽然没有东西阻碍你,你还是修不下去——这是“自我”因你偶然瞥见实相,并且生起修行的心而面临威胁,所以它便用..

江西人有福啦!圣空法师即将在景德镇启建楞严实修法会!景德镇浮梁县佛协宝积禅寺为圣空法师能更好的在景德镇推广普及楞严,特祈请圣空法师启建第62届楞严实修讲经法会广结..

【问题】请问学佛为什么要皈依上师?【嘎玛仁波切答】「上师」是指善知识,简单来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上师:带领我们进入佛门,并在我们修行的过程里,教导我们舍取因果..

盘腿上座(单盘双盘皆可),帖肚挺胸拔背,双手恭敬合十而念佛号。要领一:双手合十以香计时双手合十的指尖在下巴以上,鼻子以下。两腋松开,手合十时手臂要与肩近乎平行。..

相关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