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日子王所问经

问:初发心的大乘行人该如何利益众生,做到哪种程度才算没有舍弃初心?索达吉堪布:利益众生有直接与间接的方式。发心并受菩萨戒后,并不是要求你立即去像大菩萨那样直接广..

大乘止观的智慧,我们在这个地方作一个总结。大乘止观的智慧,简单地说就是二句话:第一个,遍计本空;第二个,依他如幻。就这二句话。一个是真空,一个是妙有;一个是有所..

若想从轮回解脱、成就佛果,仅有出离心还远远不够,戒、定、慧也是其必要条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八万四千法门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三个——戒、定、慧。戒、定、慧对于小乘、..

2015年5月22日(农历四月初五),圆满了三日的《楞严经》诵经法会后,慧日禅寺恍如明镜的上空,嘹亮响起《妙法莲华经》的诵读之音。乌阳既升,爝火不息,山间曦轮自光辉,..

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福州开元寺方丈本性大法师介绍了大乘佛教研究中心成立的缘起、宗旨、规划等。李栋财摄4月8日,由中国福州开元寺与泰国摩..

编者按:如今各地寺院或信众组织的放生活动非常普遍,但放生究竟有哪些经典依据?放生有何等功德福报?合理放生应当采取何等方式?古代高僧怎样看待放生?历代政府又是何等..

凡夫俗子怕果不怕因,人们在杀生的时候不会怕,杀鱼、砍鱼、解剖鱼虾,一点儿都不怕,要多残忍有多残忍。自己生病的时候就怕得不得了,当医生让你上手术台的时候,人们都在..

第二届中国五台山国际佛教文化节暨佛教文化艺术大展于2005年8月21日至2005年9月21日在中国佛教圣地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举办,并隆重举办《祈福和平、和谐、和睦》水陆大法会。..

当年梁武帝请达摩祖师入宫,问了三个问题:第一问:“我修建了许多佛塔和寺庙,度了许多人出家,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回答:“没有功德。”第二问:“世上有佛吗?”祖师..

对于每一个众生来说,最宝贵的就是生命。活着的时候,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关爱和尊重;临终的时候,也希望能得到平等的对待和人格的尊重。能在更多的爱里活着甚至死去,应该..

“有什么样的心就过什么样的日子”,这是我儿时曾经听一位长辈说过的话。当时听到的时候,并不理解这句话的深意,然而奇怪的是,这句话却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拂之不去。直..

静观世间:波涛过后,大海归于平静;风雨过后,大地归于平静;忧喜过后,人心归于平静。走过风风雨雨,尝过酸甜苦辣,最终会感觉平淡最好,不追逐于风云般的无常,在平淡中..

东南亚小沙弥大小乘的分别,主要在于大乘着重利他(利益大众的行为),小乘着重自己解脱。大乘有不同的经典,在教义上有所发挥和发展。这里可以举几个特点:首先,大乘在灭..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时临末法,众生福薄。明师难遇,正法难求。我等末世行人,当遵佛遗教,以戒为师,实行实做,自觉觉他,荷佛家业,住持正法。佛法为慈舟,正见为导航。..

(一)能灭诸罪、宿业不受:1、灭定业、不定业罪报: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善不善业皆不失坏。若有众生作诸重罪。当生卑贱种姓之家。贫穷疾苦寿命夭..

「又《智度论》曰:诸佛等,故名为等觉」。什么时候真平等?世间法里头没有平等,大乘佛法里头有真平等。《华严经》上佛常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能、相好,它的原文..

「又《智度论》曰:诸佛等,故名为等觉」。什么时候真平等?世间法里头没有平等,大乘佛法里头有真平等。《华严经》上佛常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能、相好,它的原文..

佛教在中国,大乘八个宗派,小乘两个宗派。小乘这两宗宋朝以后就不传了,现在南洋小乘,中国只传大乘。大乘是以小乘为基础,没有小乘哪来的大乘。这是中国祖师大德们,唐朝..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

2008年春天,我嫁到香港。朋友们很羡慕我,可香港人并非人人是李嘉诚,个个住浅水湾豪宅。丈夫三万一个月的收入只能让我们过着普通的日子。去年元旦,长沙的好友来香港玩,..

普陀山大乘禅院隆重举行山门开门典礼暨剪彩仪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普陀山佛教协会会长道慈法师致辞与会领导、嘉宾进行剪彩忻海平部长、道慈法师、蒋志伟主任等出席仪式领..

早上很多人来这边拜忏,拜《药师宝忏》,这叫什么财呢?惭愧财,「惭」就是觉得自己不圆满,「愧」就像爸爸妈妈没有钱替子女缴学费,觉得自己愧对他,这个叫愧财。为什么菩..

农历六月二十九《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译成纪念日2014年7月25日,农历六月二十九日,是《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译成纪念日。《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又称《地藏十轮经》,..

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经家之鸠摩罗什法师(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2014年7月8日,农历六月十二,《佛藏经》译出纪念日。《佛藏经》,三卷,又称《奉入龙华经》《选择诸法..

当你痛苦时,最好用一下大乘自他相换的窍诀。此时观想:“世间上也有许多跟我一样的受苦者,愿他们的痛苦成熟于我身,由我代受,他们都离苦得乐。”然后当自己向外呼气时,..

我们有时会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如此平淡,所有的日出日落、寒来暑往没有什么区别,一切的欢笑、泪水竟然相同,无辉煌之处,我们浑然不知地穿梭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中。为此我..

顶礼文殊童子!《大乘二十颂浅释》,译者在开篇之初,便按照藏地经论翻译的常规,首先恭敬顶礼智慧本尊文殊童子。(龙树菩萨造颂索达吉堪布译释)证达无贪佛,非能所说境,..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总是企盼没有的,却忘了现成的;追求遥远的,却无视身边的。境由心生,心情不好,就会失去一次次微笑着感受人生喜悦的机会,其实,在这个纷繁复杂、充满..

邪淫的常见果报很多人都明白,此文揭示邪淫的“隐形”果报,大多数人想不到这些情况其实是邪淫造成的。1、衣食住行:衣:衣服多数是做工粗糙质量低劣,即便买了件高档的衣..

我们要发忏悔心来学习《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这部经中有一品,叫《忏悔品》,就是要我们忏悔过去的罪业,把罪业忏悔清净了,有了智慧,你就会知道了。《十轮经》就告诉我们..

相关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