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有不少的师兄一定遇到过这样的的尴尬事,那就是,在不能要孩子的情况下却意外怀孕了!怎么办?生下来?条件不允许啊!不生?犯杀生重罪啊,果报不可思议!本文作者夫妇..

假如我们胸怀宽广,就会像河流一样坦荡;心胸狭窄,智慧和悲悯自然有限,人就会受苦。我们总是无法接受或容忍他人的缺点,总强求别人做出改变。但如果把心灵延展、扩大,同..

佛法以慈悲与智慧为两大支柱。慈是予乐,悲是拔苦;智慧则是彻悟人生真像是无常、苦、无我,其中心议题都是“苦”。佛在初转法轮时所开示的苦集灭道四圣谛,便是阐释苦的情..

爱与关怀就是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平静和幸福的能力;慈悲则是祛除自我及他人痛苦的能力。爱与慈悲的核心是觉知——认识自我和他人的痛苦的能力。——一行禅师..

很多人平时口口声声说“利益众生”,可一旦自己遭受巨大的伤害,就会完全被嗔心蒙蔽,对于伤害自己的人,不但不想去利益,反而恨不得灭之而后快。但作为真正的大乘修行人,..

当你对着你的气恼和愤怒微笑,你就为自己和人类打了一场胜战。你的微笑,就像佛陀击败魔罗时的微笑一样。魔罗就在我们身上以怀疑、嫉妒和错觉的面貌出现;不过,只要好好理..

菩提心,就是我们强烈希望觉醒,是将我们的痛苦转化为慈悲,并且以菩萨之身——具有大慈悲心的人,去服务所有众生。你可以每天立下这个伟大的誓愿,让爱的心愿在你自身生起..

我们和众生为一体。然而,因为我们有能力去接触那些能够保持平安的人,能够慰藉并舒缓苦难者的人,我们不致被苦海淹没。有足够的正念,就有办法接触到这些真菩萨。他们之中..

一日禅:打开心灵之窗就能看到微笑的慈悲(图片来源:资料图片)如果孩子微笑,如果大人微笑,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如果每天我们都能够面带笑容,能够平和与快乐地生活,不..

我们常常用慈悲为别人祈愿,常常用慈悲的心去帮助他人。当有一天我们发现别人没有丝毫改变的时候,我们还是很欣慰的告诉自己,我很努力,这个人不可救药,与我无关。素不知..

一个人的心,占据身体的面积其实只有拳头大小,或者更大一些,要装载的不用太多,有爱,有慈悲,足矣。不要去记恨他人,恨是虚幻的,是无形的,驻扎在心只是一段时间的愤怒..

蓝蓝的天空、孩子的脸庞、小鸟的歌唱,这些事物都属于佛陀的净土。如果我们能够自在的话,就可以踏进这个的国度,在里面享受走路。每一天,我的修习让我享受行走于上帝之国..

女人的魅力,是由内散发出来的慈悲、温柔,并不是手术刀、化妆品雕琢出来的精致面孔。假如一个女人拥有天使般的脸庞,却是一副魔鬼般的心肠,那再美也会让人退避三舍。所以..

曾有一位老堪布叫贡噶旺秋,“文革”期间他被关进监狱,受尽折磨20多年。被释放后,有人问他:“你在监狱里,最害怕的是什么?”他回答说:“我最怕的,就是对伤害我的人失..

淤泥生长莲花,烦恼生长菩提。是非和烦恼都是修行的资粮,是逆增上缘,关键就在于我们怎么对待它。有了是非也不必太在意,是非以不辨为解脱,他非我不非,我非即有过。烦恼..

曾经,无著菩萨进山闭关,一心专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非常热切地想见到弥勒菩萨,可是经过了三年的苦修,他连一个好梦都没有做过,他决定下山。当他走在路上的时候,..

问:日常的生活中如何更好地落实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学处?达真堪布答: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很多人为了能够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点、住得好一点而去欺骗众生,或者伤害众生..

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各位,勤求无上智慧,是上求佛道,实践无边愿行,是下化众生。但当我们开始上求下化时,首先必须具备无限度的慈悲,然后始可展开弘法工作,建立利生事..

不贪于利养唯乐佛菩提一心求佛智专精无异念华严经十地品不贪于利养唯乐佛菩提大乘教义告诉你,说人我空、法我也空,人法双空。分段生死要灭,变异生死也要灭。菩萨行菩萨道..

吃饭是佛法,上厕所是佛法,在菩提心的观照下,干什么都是佛法。那么生病的时候如何发菩提心呢?你说你没看见地狱,实际上人间随时都有地狱。你身上生病,解脱不了,很痛苦..

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厨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的劳动!而闻法、听法压根就没他的份。六祖那个时候还没有出家,是个在家的居士。他为什么能够在卖柴的时候听人家念金刚经,..

凡受三皈五戒者,要发菩提心。什么叫发菩提心呢?就是发利益众生的心。你受了三皈了就成为菩萨。菩萨是做什么的,是利益别人的。梵语菩提萨埵,翻译呢就是觉有情,让一切有..

问:很多人觉得发菩提心很难,因而产生退缩情绪。您觉得发菩提心是不是很难?难在哪里?济群法师答:发起我要利益众生这一念并不难。人的一生有无数愿望,如我要吃饭或我要..

大乘行人发菩提心,由于当人的根性与时节因缘的差异。遂致发心的因缘与相状错综复杂。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曾将行人发心的相状类分为八种,即邪正真伪大小偏圆,..

【惟愿大众,愍我愚诚,怜我苦志。同立此愿,同发是心。未发者今发,已发者增长,已增长者今令相续。勿畏难而退怯,勿视易而轻浮。勿欲速而不久长,勿懈怠而无勇猛。勿委靡..

我们发的菩提心,就是一颗种子,要播种在我们的心田里。播种下去,你不能就不管它,不管它就有可能荒芜了、焦枯了。你要赶紧用念佛法门来耕耘,这个种子下去,你要耕耘,培..

问:请问法师,如何生起真实无伪的慈悲心?大安法师答: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此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乃是从空性中升华的情怀,要做到真实无伪,实乃不易。我等凡夫未能证..

问:请开示念阿弥陀佛名号与菩提心的相互关系。大安法师答:能深信切愿执持弥陀名号即无上菩提。何以故?以信愿庄严阿弥陀佛名号,即能感通阿弥陀佛光明愿力,成办往生极乐..

【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吉罗小罪,尚获此报,何况重罪,其报难言。今我等日用之中,一举一动,恒违戒律。一餐一水,频犯尸罗。一日所犯..

菩提,是觉、佛果的意思,即无上正等正觉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谓。心是能发之愿心。菩提心即是众生在生死轮转当中发起的一念要成佛的心。通俗来说,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