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正道的理解与感悟

问:福德与功德的区别,任何善事只要着相就是福德,不着相就是功德。若是纯粹利人,但着我相也变成福德,请问这种理解对否?净空法师答:这个话一点都没错。完全利益众生但..

问:有人说《大藏经》里没有说‘一生成佛’,而净土宗是提到‘一生成就’,请问应该如何理解?净空法师答:《大藏经》有‘一生成佛’,譬如《华严经》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问:昔日世尊敲鱼头三下,成佛之后还要头昏三天。请问成佛之后,业障能消除吗?这个公案应如何理解?净空法师答:这是讲因果报应,佛是不是能真正消除?能,为什么这样做?..

问:什么是自性?“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该怎么理解?既然说自性本来清净,为什么还有自性烦恼要断呢?大安法师答:自性即..

问:如何理解“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大安法师答:《阿弥陀经》的这句经文宜从净土法门“以果地觉作因地心”的特点加以理解。有些人会自然地从通途教理..

问:怎样理解感应道交?大安法师答:“感应道交”是净土法门的重要特质。感,是从凡夫众生的层面来看,净业行人信愿持名为能感之机;应,是从佛的角度来看,阿弥陀佛的悲愿..

问: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的“直心”?大安法师答:直心就是正直心、真诚心,而凡夫众生大多是弯曲的心,就是伪诈的心。在我执和利益的驱使下,充满机心用事,由此导致人..

问:在师父讲到的《四种清净明诲》中,淫、杀、盗、妄,动个念头也不行,我们在家居士不是成佛没希望了吗?夫妻生活因为有念头的问题,这个该怎么办?也有的居士根本不在乎..

问:如何理解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印光法师答:须知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诸佛功德,阿弥陀佛一佛,全体具足。如帝网珠,千珠摄于一珠,一珠遍于千珠。举一全..

问:如何理解阿弥陀佛身能现土,身复现土,土复现身?印光法师答:夫弥陀既已证穷法界[1],举凡法界中事,无不随意化现。正报则佛身,菩萨身,二乘身,六道身,随类备现,..

问:净土法门的“愿”该如何理解?印光法师答:既知娑婆是苦,极乐是乐。应发切实誓愿,愿离娑婆苦,愿得极乐乐。其愿之切,当如堕厕坑之急求出离,又如系牢狱之切念家乡。..

问:净土法门的“信”该如何理解?印光法师答:所言信者,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娑婆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

问:“空性”是佛教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但也是最常被人误解的概念。您觉得人们应该怎样理解“空性”?希阿荣博堪布答:空性是现象最本质的属性,现象是空性的表达。正如可..

出家感悟:超越世俗之爱有一个朋友,跟我讲述他的家族的痛苦。我想,也许这个可能会发生在每一个家庭中的故事,有可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一个哪怕很不经意的习气..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