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念佛行人,应当考实今时净土法门,与古时净土法门,究竟是异耶,同耶。若言是异,我等历岁经年,从朝至暮,所称佛号,皆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而与古时佛名,丝毫无别。..

生苦我们都忘记了。虽然我们在娘胎里那个苦啊,我们每个人都体会过了,是非常苦的,所以佛菩萨比喻为胎狱。像一个地狱通常的,那种苦。不是通常的牢房哦,不是坐牢哦,坐牢..

维摩诘居士患病那段时刻,佛陀想派几位弟子去探病,可是,很多人都不敢去,由于维摩诘居士辩才无碍,很多小乘行者都不敢去探望他。​那时,有位在家居士善慧,他很发心也很..

才劝往生言著相尽思贪恋却迷蒙在中国自古以来的佛教修行当中,主要是两个大流派:一个是禅宗,一个是净土宗。这两个宗派的门庭施设各有善巧方便。禅宗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编者按:剃度出家在年岁上有何需求?一般说来,我国其时对于出家为僧在年岁上有所束缚,小于七岁或大于六十岁,不宜出家为僧。但事实上,佛陀住世之时就有百岁老人苦求出家..

我常说:开悟很困难,往生很容易。修行人要大彻大悟,见到平等的空性。禅宗云:圣人见体,凡夫见相。圣人看到毕竟空、究竟平等的心性。毕竟空的平等心性是圣人所见到的境界..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丁酉夏,(普陀山)法雨寺大众一再坚请大师讲经,大师推托不掉,就为咱们讲了一座《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便蒙钞》是清代红螺山资福寺达默法..

我是上一年腊月初步诵地藏经的,当时小妹患了癌症,面临出人意料的冲击,的确挺苦楚,但是又束手无策,邻居小朱,也是我学佛诵经的指路人吧,当时她说:急忙给你小妹诵地藏..

德森。自号苦恼比丘,江西兴国县人。年幼时读儒家的书籍,文名流传于乡城之间。年三十一岁,感悟人命无常,偶然之间听到佛法,心中顿时生起出离世间之心,毅然前往江西雩都..

【原文】或问:某甲向修净土,有禅者曰:但悟自佛即已,何必外求他佛而愿往生?此意何如?予谓此实最上开示,但执之亦能有误。请以喻明:假使有人,颖悟同于颜子①,而百里..

今列三要,以为成就临终人往生之据。语虽鄙俚,意本佛经;遇此因缘,悉举行焉。言三要者: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第三、切戒搬动哭..

示施圣藏居士我佛教化众生。虽法门无量。要而言之。先进三皈。次受五戒。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慧能断烦恼。烦恼为生死因。生死为烦恼果。从因结果。果又生因。..

陈宇铭居士,是前监察院长陈履安居士的二公子,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往后,曾经到佛光山北海道场参学一年。在本年(一九九五年),他有个机会到南非参访,带回一段难忘的回..

元魏大孚年间,五台山有座灵鹫寺,寺内住着三个小沙弥,传闻山中常有圣灵显迹,所以相约带了口粮,动身前往深林沟壑,一路访求着,幽谷险道,无不遍至。走过了很多密林,口..

有一位在家学佛的女居士,对佛陀十分恭顺崇奉。她每天早上一定要到佛陀面前顶礼,从来没有懈怠、懒散。有一次,她请佛陀到家里受供,佛陀知道她的来意,成心问道:「你设斋..

智慧法语:生前勤修善法生后既可往生极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善能修治身口意业,舍命之时,虽有亲族取其尸骸,或以火烧,或投大水,或弃冢间,狐狼禽兽竞共食啖,然心意识即..

一时,尊者大迦旃延住在阿槃提国。当时国中有一位长者,具有很多财宝,但为人悭贪暴劣,没有慈悲心。他有一个女仆,不分早晚地被指派,几乎得不到休憩,略微有一点过失便遭..

佛法深广如海,然无外乎以信因果为入佛之初门,以生净土为成佛之末关。只此二法,便可摄尽世出人世全部法,为全部人可修而又必修者。​每自个的信佛缘由不尽相同。今日要给..

智慧法语:具足此三心者定会往生极乐净土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观无量寿经》【注释】第一种是极度恳求往生之心;第二种是深信..

庞蕴居士,字道玄,是唐代著名的在家禅者,他曾在马祖道一、石头希迁座下习禅,与丹霞天然、药山惟俨、百灵、大梅法常、洛浦、仰山慧寂等当代知名禅师频相往来,悟境甚高,..

然于百丈立祈祷病僧,化送亡僧之规,皆归净土。又曰,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及真歇了,谓净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流。又曰,洞下一宗,皆务密修,以净土见佛,尤简..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