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显示方式最新更新排序,一共显示10条信息,上5条是佛学视频,下5条是素食视频,翻页同步。

现实的社会,复杂的人心,

在这短暂又疲惫的人生中,

请做一个善忘的人。

太阳有起有落,生活有苦有甜,

记性太好,容易心烦,

不如糊里糊涂过每一天。

有些事把你的心情扰乱,

不是你脾气不好,而是你在乎太多。

遇到不讲道理的人,解释不清;

遇到不懂感恩的人,善良没用。

你的计较,会让日子漫长枯燥;

你的善忘,能把生活变得美好。

做一个善忘的人,

忘记曾经的忧伤,

忘掉人心的冷漠,

忘记一切扰乱心情的负能量。

你的人生就该处处有阳光,

你的笑容就要天天都绽放,

何必牢牢记得那些烦恼,

让自己过不好,睡不着。

请做一个糊里糊涂,简单善忘的人。

不为琐事生气,不为别人烦心,

把快乐牢牢记住,

把烦恼抛在脑后。

信心要坚定,加持就会有。

诸佛菩萨时刻加持我们,但心若不净,没有信心,则佛菩萨的钩索,吾们不去钩住,加持力就得不到。

吾们现在好不容易得到了暇满人身,一点一滴也不要浪费掉,好好修行!

好好修学道次第,特于下士道,需反复学修,以中下士道极为重要故。

或有自谓已学习广论多遍、欲求更深法者,彼殊不知宗大师集一切佛语教授而著广论,欲成佛者,必修广论,故广论其深无比也。

修行之关键为“心要好”,心者,意业也。

身口意三,意为主宰,如汝等积集诸缘,今赴康定,全为心之动念也。故心不动,则万缘俱寂,心动,则一切事成。

真修行者,必须管好自心,令己“心好”。心好者,一切举止动念,为利众生也;不为自己利益,乃为一切众生。

若真为一切众生,则任修何法,礼拜、念诵、坐禅、积福……皆能以一当万。

若力不能,则当先下菩提心种子,即将嗔心压伏,将悲心升起。嗔心不伏,菩提心种子不生,悲心不起,无佛可成。

植物的根都隐藏在土里,看不见却蕴含着生机。

慧根就是一个人过去世积累的修行功夫,这一世呈现出来,就是对三宝有“天然”的信心。

虽“未曾学过”却对佛法有深入的理解、“自然”具有许多修行人的等流等等。

这些都是因为过去曾经种过智慧的种子,所谓慧根。

我们受困、迷惑,因为形形色色的知见太多,不知对错,就犹如黑暗覆蔽的暗室,又如乌云密布的天空。

听闻佛法,就犹如点亮暗室明灯,又犹如慧日出乌云散,内心亮堂了,自然就没有困惑了。

所以要常常听闻、学习智慧的道理。

培养起正念,就会慢慢减少妄想,烦恼与智慧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

人身体生病了,需要服药、治疗,越是拖得久的病,需要治疗的周期也越长。

人的心更是如此,妄想、烦恼都不是一日形成的,正念也非短时间能够培养起来。

要真正去闻思、实践,坚持去努力,才可以一点一滴觉悟。

让眼前的苦变成修行的机会

心中充满负面情绪的时候,只有引发正面的能量才能够转化。

这个正面的能量,或来自推己及人的宽广,或来自思维苦与无常的深入,或来自改变自他的愿力。

总之通过种种如理思维,升华、转化内心的境界,让眼前的苦变成修行的机会。

内心的烦恼得到净化,心就能平静、安然了。

很多人在怨恨世界不公平的时候,并不是真正想维护“公平”,而是在抱怨自己没有得到想要的。

一旦自己处于得到利益的一方,就不去想“公平”这回事了。

如理思维应该是:当自己感到苦时,要去想苦因在哪里,努力断除它;当自己有福报时,要去想福报从哪里来的,继续增长它。

用智慧的心来保护自己不起烦恼,

用慈悲的心随缘帮助他人。

既不要感到孤立委屈,把自己当做弱者;又不要清高对立,蔑视及排斥其他同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都是趋利避害,只不过大多数人不懂得业果,看得比较近,为求乐果,却往往种下苦因。

名誉使人骄慢,甚至冲昏头脑,狂妄自大;盛名之下,往往伴随着毁谤。

贪求名誉者,活在他人的言语之中不得自主,患得患失,苦恼无比。

名誉是无常的,可以捧上天,也可以摔下地;这一生的名誉无法带入后世。

但是,因此而激起的贪心、嗔心、慢心以及所造的恶业却会跟随我们生生世世。

坚持与放下

坚持与放下不是矛盾的。

要找到坚持什么,放下什么。

就好比“矛”与“盾”并不矛盾,矛是用来攻击敌人的,盾是用来保护自己的。

二者目的是一致的。

中国有四大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代表着悲、智、愿、行四大“法宝”。

菩萨的示现都是很有深意的,也是教导我们要向这四个方向去努力。

光是心好不够,还得要有智慧、有福报,有能力、有方法、有行动,才能很好地自利利他。

佛门中一切外在的仪轨、功课,乃至生活方式,都是为了修这颗心。

如果什么都不做,以为“只要心好都是一样的”,那都是没有因妄谈果的空话。

灵魂高处的境界是什么?

每个人心里都有答案,但古典君觉得学会慎独、保持分寸、心怀善意、淡然一笑,方可站在灵魂高处。

人永远都不会老,老去的只是容颜。时间,会让一颗有思想有境界的灵魂,变得越来越动人。

当你学会慎独,时刻约束自己,你就站在了灵魂的最高处。

“慎独”最早见于《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一定能够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不论穷达顺逆,都因为走在人生正途上而充满自信与喜悦。

“慎独”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高尚的节操,一种自律,更是一种坦荡。

东汉名臣杨震,有人曾以十斤金子向他行贿,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讽刺地回答:“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何谓无知?”结果行贿者灰溜溜地离去。

杨震的灵魂无疑是干净的,他做到了“慎独”。

慎独,是一种内在的要求,是道德的至高的境界,是衡量一个人道德觉悟和思想品质的试金石,只有经过个人的艰苦努力和修持磨炼才能逐步做到“慎独”。

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暴露自己的丑陋,即使独处一隅,还有你的灵魂知道。

当你学会理解分寸,保持适当的沉默时,你就站在了灵魂的最高处。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恰当的时候说话是智慧,沉默的恰当也是一种智慧。

张爱玲有个好朋友炎樱,在香港和上海两地求学时,两人同睡一处、相互扶持,简直好得孪生姐妹一样:

然而,两人的友谊最终还是破裂了。而原因就是炎樱不懂分寸地处处显示高姿态。

在日本,炎樱在信里这样夸耀自己“凭着自己的蹩脚日文而做了几十亿的生意”;在美国,张爱玲孀居多年,炎樱居然写信夸耀自己的婚姻生活。

在日本、在美国,张爱玲饱受风霜、身心疲累,而炎樱却毫无分寸的处处炫耀自己的幸福,无疑会刺痛生活不如意的张爱玲。

人生是由你的一言一行沉淀组成的,你怎么说话,决定你是谁,甚至决定你过得好与不好。

你越会说话,别人就越快乐,别人越快乐,就会越喜欢你;别人越喜欢你,你得到的帮助就越多,你会越快乐。

一个有分寸感的人,做事得体、说话微妙,言行进退有度,在刚柔张弛之间透出一种力量感和智慧感,这才是高明之举。

当你以心怀善意,宽容之心向后看,你就站在了灵魂的最高处。

有时候,我们会感谢岁月的慷慨馈赠;有时候,我们会怨恨岁月的刻薄夺取。

但是最终,我们仍然要以宽容之心,回应岁月的刻薄,以繁华的生命,改变岁月的荒芜。

你的宽容和善良,自带光芒。

当你修炼到足以包容所有生活之不快,专注于自身,看淡繁华时,你就站在了精神的最高处。

年华似水日东流,清茶淡饭自悠悠。淡然并不是伪装出来的,而是一种积淀。

说起陈道明,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好演员。冯小刚也曾评价他:陈道明是一个清高到只肯在戏里低头的男人。

作为资深演员,陈道明从不参加真人秀,炒作自己的私生活:台上已经是在演了,台下就免了吧。

不拍戏的日子里,他读书、画画、练字、为女儿做衣服、为妻子裁皮包……做着父亲和丈夫的本分,从未有绯闻。

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和妻子同坐窗下,她绣她的花草,他做他的手工,窗外落叶无声,屋内时光静好,很有一种让人心动的美感。

清清浅浅人生路,简简单单随缘行。

内心宁静才能处世不惊,想法简单才可逍遥自在,足够淡定才不会患得患失。

人间三千事,淡然一笑间。

周国平在《灵魂只能独行》里说:

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站在灵魂高处,面对一切,学会慎独、保持分寸、心怀善意、淡然一笑。

以前发个脾气,牛都拉不回来。如今生个气,转眼就觉得没必要。时间渐渐磨去了年少轻狂,也渐渐沉淀了冷暖自知。

年轻的时候,连多愁善感都要渲染的惊天动地。成熟后却学会:越痛,越不动声色;越苦,越保持沉默。

最初,我们揣着糊涂装明白;后来,我们揣着明白装糊涂。

有些事,看的很清,却说不清;有些人,了解很深,却猜不透;有些理,很想不通,却行的通。总想世界纯澈,却事与愿违,总想事情圆满,却不随心愿,总想人心纯粹,却是一厢情愿......

人到中年,渐渐地悟透了一些东西。

记住,宁可装傻,也不要自作聪明。宁可辛苦,也不要贪图享乐。宁可装穷,也不要炫耀财富。宁可吃亏,也不要占小便宜。宁可平庸,也不要沽名钓誉。宁可自信,也不要盲目悲观。宁要健康,也不要功名利禄。宁可勤奋,也不能无所事事。

世上,没有不快乐的人,只有不肯让自己快乐的心。

现实看淡了,悲伤骨感。人情看淡了,烦恼不填。缘分看淡了,随心聚散。是非看淡了,计较变浅。成败看淡了,顺心自然。得失看淡了,自在坦然。

这辈子,和谁过,怎样过,过多久?有人因为爱情,有人因为物质,有人因为容貌,有人因为前途。

而当这日子真的要和选择的人一起过了,你才明白:钱够花就好,容貌不吓人就行。其实真正幸福的标准,无需理由,很简单,只要笑容比眼泪多,你就找对人了。

人这一辈子:别太真,别太假,别太痴心,别太傻。别太精,别太蠢,别太善良,别太滑。

简简单单做人,无愧于心;本本分分做事,不欺于人。

坦坦荡荡的活着,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有情有义的活着,不辜负别人的真心!

一生有多长,也不过三万天;永远有多远,回头看看已走过一半。

走过坎坷,才知平安就好;尝过酸甜,才知平淡就好;历尽兴衰,才知知足就好;费尽思量,才知糊涂最好。

一辈子不长,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好咱下半辈子的平凡生活。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