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佛性与真实胜乘——摄论师的佛性、一乘思想圣凯内容提要:摄论师继承真谛以真如诠释佛性的传统,而且将第一义空、自性清净心、阿摩罗识、解性等都纳入佛性的思想体系。..

五性各别与理佛性、行佛性——瑜伽行派的佛性思想清华大学博士后圣凯内容提要:瑜伽行派依经验立场,从部派佛教“修行佛性”—的困境中,建立了“种性”观念。瑜伽行派依“..

体用真妄与两重唯识观——摄论师的三性思想圣凯法师内容提要:本文以摄论师的三性思想为中心,指出摄论师在继承真谛的三性思想基础上,受到中国佛教的影响,从而作出创造性..

论印顺法师的净土思想圣凯法师内容提要:本文以印顺法师的《净土新论》及其他专著为材料,从三个方面讨论印顺法师的净土思想:一、从现实的时空理解净土;二、以人间净土为..

“和谐世界,从心开始”诠释——以“三心”的思想结构为中心圣凯法师内容提要:本文从剖析《维摩诘经·佛国品》的“心净则佛土净”出发,强调《维摩诘经》是从实践论的角度..

六祖坛经的思想释圣严中华佛学研究所所长中华佛学学报第三期(1990.04)提要:坛经流传的版本甚多,本文不作考订。坛经的思想系统,虽用般若经,实则是沿袭如来藏的观点,用..

五乘佛法的思想星云法师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人道”的完成;而佛教其实也是“以人为本”的宗教,佛教有“五乘佛法”,所谓“五乘”,是指“人乘”..

佛教般若思想的现代意义觉真法师2001年11月6日晚,慧觉法师从上海玉佛寺打来长途电话,约我为《觉群丛书系列》第一辑(共6种)写其中的一种。他提出了详细的具体要求,如篇幅..

《仁王护国经》的般若思想◎觉真法师仁王经的全名是《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汉译四种,首译为竺法护,译于西晋秦始三年(267),名《仁王般若经》。次译为鸠摩罗什,译..

现代学佛者亟应提倡体践一种最新思想──这个世界最急需的大政治家仁俊二○○二年下半季迄二○○三年新春,真可谓百年来最极紧张的时(时)刻(刻);这样的紧张时刻,从当前最..

人生解脱与佛教思想----六十四年五月廿九日于辅大大千佛学社壹、人生的探讨及剖析人生的探讨及剖析,就是站在宗教、哲学立场上,对我们生命及生活作一番形而上的探讨。我们..

思想风格——佛教寺院建筑的主导释宽谦1998佛教建筑设计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会议实录暨论文集财团法人觉风佛教艺术文化基金会1998年出版131-148页131页摘要思想风格是由深厚的..

略述《大品般若经》的神通思想向学内容提要:“神通”是现时代颇受争议的一个话题,佛教经典中也有许多与神通相关的内容。《大品般若》是般若系统经典中重要的一部典籍,主..

普贤菩萨“十大愿”的普世思想理净提要:普贤菩萨是中国佛教八大菩萨之一,每位菩萨教化众生都有自己的特色,普贤菩萨的特色是“行愿”,因此普贤菩萨是“行愿第一”。峨眉..

沩山灵祐及其禅法思想评述向学内容提要:沩山灵祐禅师,是中国禅宗史上著名的高僧,为禅门五宗之一沩仰宗的开创祖师,他的禅风对后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他的禅法内容都..

龙树《中论》思想述义理净作者理净法师,中国佛学院副教授。《中论》是三论宗立宗的三部论之一,为龙树菩萨的代表著作。也是佛教众论藏中的一部重要论著。是阐述“般若”思..

《中论》之思想理净法师《中论》的主要思想也就《中论》的宗旨大意。既然《中论》以二谛为宗,因此《中论》的主要思想也就是二谛思想。二谛是一切佛法之根本,因此《中论》..

佛教思想与当代社会见忍法师佛教是世界宗教中思想内容较为丰富的教类,在世界宗教史上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自两千多年前产生、发展到现在,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不..

佛教思想和先秦儒家思想之比较一、叙论春秋时期,中国出了个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就是孔子,他集以往思想文化之大成,开后世儒家学说之先声。他的思想学说,经过..

略述坛经思想的源流及其特色一、前言禅宗是我国佛教的主要流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菩提达摩大师为中国禅宗公..

《法源》(2006年总第24期)第136页天台性恶思想与宁玛大圆满之比较释宽见内容提要:性恶思想属于天台圆教理论,是天台宗最重要的特色之一;而大圆满则是宁玛派最深奥的法门..

终极的信仰——用佛教的思想重新思考你的人生(一)(2011-06-18)地点:天开寺客堂※※:在没接触佛法之前,我也接触了一些灵修。比如说瑜伽方面的,后来才接触佛法。当时看了..

运用思想发挥智慧非常难得,能有机会跟大家聊一聊,结个法缘;今天的题目--「运用思想,发挥智慧」。一般人,把思想作成定点式的说法,像思想有偏左、偏右或民主思想……..

印光大师因果思想佛法流传已有两千多年,其博大精深,为现代人所广泛认同,但普通大众对佛法的了解却依然停留在十分粗浅的水平,而且世间人也难得有一个合适的渠道去了解佛..

知礼大师的生平及思想佛智法师一、大师的生平及行履知礼大师,俗姓金,字约言,四明(今浙江省宁波地区)人,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诞生。其家族有悠远的信佛传统,父..

唯识的空性与二谛思想研究——以新旧唯识比较为中心编辑:释圣凯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主要探讨新旧唯识思想在空性、二谛方面的不同,真谛继承了《中边分别论》“空..

探寻保合少观音寺,领会佛教的中心内容是:用自觉修善来净化思想视频

净空法师:释迦摩尼佛一代时教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佛教的万法缘起思想缘起法是佛教思想的精髓,佛教缘起思想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还是属于生命界的,都无一例外地由种种关系结合而成,离开了各个结..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