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佛灭度已,若人善软心,如是诸众生,皆已成佛道。诸佛灭度已,供养舍利者,起万亿种塔,金银及玻璃、砗磲与玛瑙、玫瑰琉璃珠,清净广严饰,庄校于诸塔,或有起石庙,栴檀..

世尊默然而不制止世尊不说话了,你们不能接受,随缘,默然而不制止。那是说佛不慈悲嘛,这么好的法,你们为什么要不听,佛知道,佛会观机,(是)福报不够。这是真话,现在想..

各位大德、护法、各位同修,大家早上好。今天有缘和大家共同来了解我们的佛门大经,这是佛门里重要的一部经典,《妙华莲华经》。在讲这个经之前,我们先重新认识一下(佛教)..

朋友之间有哪些应该尽的义务?第一个当然是要互相劝谏,所谓“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假如朋友有过失,我们没有去劝,这样就没有尽到朋友的职责。所以第一个劝..

以戒庄严之五戒问答篇(一)--慧光和上开示--问:不杀生戒主要的内容是什么?答:以五戒来说,主要是讲不杀人。在座的人,没有一个人做不到,做不到就麻烦了。不杀人,这个是..

徐恒志居士佛学文萃涵芬集徐恒志著心灯精舍印行徐恒志居士德相徐恒志上师舍利花本书内容提要《徐恒志居士佛学文萃——涵芬集》是徐老示寂后,由门人许洪亮等编录遗稿而成,..

2011年印尼企业家论坛中华传统文化带动经济发展—名人访谈净空法师、陈大惠老师(第二集)2011/1/12印尼BorobudurHotelFloresBallroom档名:21-631-0002陈大惠:我们下面访谈..

2011年印尼企业家论坛中华传统文化带动经济发展—名人访谈净空法师、陈大惠老师(第一集)2011/1/12印尼BorobudurHotelFloresBallroom档名:21-631-0001陈大惠:现在老教授正..

修行地藏法门最主要的功能或目的是为了消除业障。然而何谓业障?所谓业障是指:举凡能障碍我们于世间及出世间的善事令不得成就,或令我们的身心不能得到健全、安乐的恶业或..

趋吉避凶:学习传统文化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长辈、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向各位做一个汇报。对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汇报团的老师们包括我在内,都是刚刚学习不..

传统过年习俗的背后,隐藏着一组“神秘数字”模型,了解一下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先天”和“后天”,该怎么理解?看完长知识

佛教所说的“因果”论有哪些特点演培法师佛法所说的因果法则,是遍通一切的,就是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大至整个世界,小至一粒微尘,无不笼罩在因果的关系网中,没有因果关系..

清朝贵族怎么听戏看戏,排场有多大?有哪些严格的礼节程序?

古人出趟远门究竟有多难,有哪些制约因素?其远行方式又有哪些?

禅观教学的“传统”与“现代”禅观教学的“传统”与“现代”——“传统宗教的实修体验”引言昭慧性广【编按】94年7月4日至6日,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主办的第二届“宗..

佛法中“四摄法”的基本内容及其社会价值内容提要:佛法中的“四摄法”,是佛教徒实践菩萨道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相关经论对“四摄法”的解说的疏理,对布施、爱语、利..

传统佛教僧团管理的目标及现代意义宗性法师“现代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受到世人的普遍认同。佛教僧团的管理,也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印度佛教僧团,以及中国汉..

印顺导师禅学思想研究——“传统之继承”篇(之一)释性广前言“人间佛教”思想,一重人间,二倡佛道;故“人间佛教”,不是神教者的人间行——如友教的慈善事业,也不是佛法..

冥契经验的宗教对话——“宗教的灵修传统”综合座谈引言释性广时间:九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下午地点:辅仁大学济时楼九楼国际会议厅会议:“宗教的灵修传统”国际学术研讨..

印顺导师禅学思想研究——“传统之继承”篇(之三)释性广二、增上慧学“慧学”是佛法不共世间的要义和得以解脱生死的关键,故印顺导师对于进修慧学的各项细节当然着墨最多,..

净空法师:中国古人这一套传统好,太好了,我们要懂得把它保存下来。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各地风俗不同,各地如何过端午节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什么叫做端午节?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