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第二十九讲)那十方诸佛他们的功德、智慧所证到的法身功德都是平等的,但是他在不同的刹土施设教化众生的方法却有难易的差异。好,从难易的差异来..

刀郎2020年新专辑《如是我闻》1-2品,完成二十多年未竟心愿之作

俗语“十里路莫问饭,二十里莫问宿”啥意思?十里路不让吃饭?

生命的相貌虽然是森罗万象,但是从唯识学的角度,把它分成三种相貌,大分有三种。就是你修止观,应该把一切的有为法、无为法分成三种相貌:第一个是依他起相,依是依托,他..

出世解脱之善因──八关斋戒(二十)不非时食戒之(二)多食之患波斯匿王有多食之过,故懒怠身重,所食难消。大目犍连尊者的弟子有病,尊者以神通上忉利天问神医耆婆,适值诸天..

出世解脱之善因──八关斋戒(二十二)总结之(二)破戒失利《大智度论》云,欲求大利,应当持戒。戒如大地,一切有形万物,皆依地住。戒亦如是,一切善法皆依戒住。若世间人,..

出世解脱之善因──八关斋戒(二十一)总结之(一)八关斋戒-总结人不能无戒《三字经》谓:「人之初,性本善…久不教,性乃迁。」古人如是云,而事实亦证明,人的性格是随着环..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二十一)──宽运法师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午斋过堂开示尔时解脱月菩萨问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菩萨但于此第七地中,满足一切菩提分法,为诸地中..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二十二)──宽运法师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午斋过堂开示(中略)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颂。这时金刚藏菩萨讲完以上第七地菩萨修学远行地..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二十三)──宽运法师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午斋过堂开示若住第八智地中尔乃踰于心境界如梵观世超人位如莲处水无染着假若已经住到第八地,已得到..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二十)──宽运法师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午斋过堂开示(中略)时解脱月复请言此诸大众心清净第七地中诸行相唯愿佛子为宣说这时,解脱月菩萨又向金..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二十四)──宽运法师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午斋过堂开示是以,菩萨从第七地进入第八地,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境界?大概可以〈十地品〉中的一段经..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二十九)──宽运法师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午斋过堂开示第二「观察众生性不调顺而起大悲」:菩萨要察觉到众生性不调顺,必需要有高度的觉性,因..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二十八)──宽运法师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午斋过堂开示各位法师、各位居士:时间过得非常的快,转眼间我们今年的华严吉祥法会已经过了一半,其..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二十五)──宽运法师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午斋过堂开示各位法师、各位居士:今天的雨下得非常的大,昨天还是晴空无云,阳光普照;依佛法来说呀..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二十七)──宽运法师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午斋过堂开示各位法师、各位居士:今天《华严经》把我们带到不可说、不可说的境界里去了,经中的义理..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二十六)──宽运法师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午斋过堂开示而菩萨于「一切佛所勤求佛法」,处于清净深心行三昧之时,自然能获得七种益:第一速成行..

17、转识成智六根中意根最重要,修行人要转识成智,不是从前面五识开始转,而是从六识开始,是转这个意根,意根清净了,前五识也就自然转过来了。所以六祖大师说:“六七因..

14、破相悟真相宗说了这么多法相,就是教人们识破妄相,从而妙悟本有真心,并不是叫我们入海算沙、历数名相。不是叫我们搞系统知识,增长知见。现在很多研究相宗的人,都钻..

13、破尽二执法相宗把一切有为无为、有漏无漏诸法,都归纳在“百法”中,以总括宇宙万有。其中,“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四法所包含的九十四种法是凡夫所执的..

12、有为法和无为法五蕴中的色蕴摄十一个色法,受、想二蕴摄五十一个心所法,行蕴摄二十四个不相应法,识蕴摄八个心王法,加起来,总共九十四个法,叫做“有为法”。所谓有..

15、五蕴百法色蕴包括十一个色法,即五根和六尘。受想行识四蕴是心法。受想两蕴摄五十一个心所法。行蕴摄二十四个不相应法。识蕴摄八个心王法,八个心王就是八个识。因此,..

16、九缘生识《八识规矩颂》中说:“九缘八七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九缘”,是说我们平常人看见外面色境的时候,需要有九种缘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九种什么缘呢?第..

第七章、唯识精义1、八大心王一百法内,第一个是“心法”,称之为“八大心王”。前六大心王就是我们讲过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心,产生六种识。眼睛能看见色相..

7、二十种随烦恼所谓随者,就是说这些烦恼是随着根本烦恼而生起的,随逐于心,随心而起,所以又名“枝末烦恼”或“随惑”。随烦恼又分为小随、中随、大随三种。小、中、大..

3、遍行五法“遍行”就是无时无处不在运行,即一切时一切处都能遍,任何根性都能遍。遍行又分为五法,就是意、触、受、想、思。假如不是这个遍行五法作祟,我们本来是一点..

4、别境五心所“别境”就是个别着境,即每个心的缘境,也就是着善、着恶的心,进而要造业了。一旦到达“别境”时,那就止也止不住了,就要造业了。别境心所又分为五法:欲..

11、六种无为“虚空无为”,是用虚空来比喻我们的一真法界的空性。真如佛性量同虚空,没有妄想、没有杂染,尽管现一切相,起诸般妙用,而无丝毫住着,宛如虚空一样无所作为..

相关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