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在经上说得很清楚,我们凡夫只要能真正发心,信愿持名,就能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往生不退成佛。这么样便宜的好事,到哪里去找?找不到,你没有善根福德你碰不..

今天讲一个特别的法,什么法?「钱」的法。钱为何是不净之物?你们看!钱是世界上最不清洁的东西。一般人数钱时,多数用口水来数,口水中含有无量的细菌,而钱已不知经过多..

善导大师所说,「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佛为什么出现於世?唯是唯独,就是要说阿弥陀佛本愿之海。这两句话是中国话,中国人都听得懂,也没有多少名词术语,谁..

修道人,一定要培养四无量心。有了四无量心,才能教化众生,令众生离苦得乐。修道人若无四无量心,就与道相违背,就是修了八万大劫,离佛道尚有十万八千里。四无量心是修道..

问:下面一个问题,既然众生本来是佛,现在只是迷了,那么众生成佛后经过无量劫是不是还会迷,还会堕落?记得净空法师曾说过,佛虽然寿命无量无边,但还是有终的,那么之后..

老法师:好,大家请坐。冬至快到了,今天两份心得报告都与冬至祭祖有关系,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学生:昭述祖德是祭祖的精神实质甲、祭祖维系古今千万年来,祭祖都是中国人..

老法师:好,我们现在开始。学生:尊敬的师父上人,惭愧弟子蔡礼旭本次向师父以及诸位老师大德汇报的题目是:「孝是中华文化根——祭祖与孝亲」报本反始,不忘其初。冬至是..

我们真想到极乐世界,才会把这个世界放下。在这个世界一切随缘,决定不攀缘,生活简单,每天能吃饱能穿暖,能有个小房子遮蔽风雨,足了,快乐无比了!然后念念不离名号,名..

学生:惭愧弟子开吉,今日恭敬报告的主题是「彩云之南的妙香佛国」。一、妙香佛国阿嵯耶观音。寻访千年佛国云南大理,唐代於此建国南诏,南诏后期佛教开始兴盛。公元九三七..

有人问:言语、动作是当下外表的行为,祸福是未来的果报,怎么从外相能推测未来的祸福呢?下面就讲原因: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吉是乐果,凶是苦报。吉凶的前相..

关於法藏比丘在佛前发了殊胜的大愿,在上次我们谈到「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讲到这个地方。我们供养无量无边众多的圣众,诸圣,这个就称为「外慕诸圣」。你外..

咱们就是要讲阿弥陀佛,他从国王,他学佛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让我们学历史,出个题目考你,法藏比丘成佛的经过你都答对了,你一百分,不是这个事。而是你要从这里去吸取阿..

问:下面一个问题,我是一门深入学《无量寿经》,公公生病了,我想读经迴向给他早日康復,同修说读《地藏经》迴向好得更快,读哪部经迴向家里老人好?定弘法师答:妳要看妳..

布施的障碍,按照《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所说,略有四种:一、未串习;二、匮乏;三、耽著;四、未见大果。第一障碍——未串习,即:菩萨虽然现有种种可布施的财物,但见..

这一品是别序,这是《无量寿经》单独所有的序,阿难看见世尊放光,以前从来没有见过,所以他就长跪合掌来问佛,这是我们今天开始要一块来参研的内容。「而白佛言」,就向佛..

从「世尊於方便中独垂方便,於圆顿中更显圆顿」。前面我们学到这个地方,现在接著看下文。「直以信愿持名一法,广摄六度万行,圆摄十大愿王。直入一句佛号,摄尽普贤无边行..

「文殊表根本智。一行三昧者,系心一佛,专称名字也。故知持名一法,直是醍醐,广含众妙。」佛经上用醍醐做比喻的很多,醍醐是人间最好的饮料,这是古时候的。过去道源法师..

上次讲到「真实之际」,这是一个根本,正是由於这部经它是从真实之际所开化显示,因为一切圣众他们都开化显示真实之际,真实之际的含义就是真如实相到了究竟彻底境界。由於..

老法师:请坐。我们在这一生难得得人身,闻佛法,这个缘太殊胜了,可以说是无比的殊胜。最重要的,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抓紧这个机会,要往生极乐世界。不生极乐世界就大错大错..

这部注解,也是这部经,是以前头的内容比较费解。前头这个概要,就是十门分列,讨论全经的体性、宗趣等等比较深入,所以是比较费解的。我们劈竹子竿,头一节是难劈的,但是..

布施有三种: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经上常跟我们说:财布施得财富的果报;法布施得聪明智慧的果报;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的果报。我常告诉同修们,印经布施,这是三种布..

一切的佛法,都是佛陀教给我们对治烦恼、获得快乐的方法,因为众生有不同的根基,所以在层次上有深浅之分,但实际上目标、意趣互不相违,本自圆融。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对我..

老法师:好,我们开始。学生:专念弥陀消业速,看破放下即往生。惭愧弟子弥陀子恭敬报告的主题是——「专念弥陀消业速看破放下即往生」。家父何妙音居士於一九九七年听闻净..

老法师:好,大家请坐。学生:学习心得报告,惭愧弟子上官,主题:图文巴和平之旅的启示(上篇)。近两个月的澳洲图文巴之旅已经结束,本著无比感恩的心记录下此行心得,感..

老法师:好,我们开始。学生:尊敬的师父上人净老和尚暨诸位法师、老师、同修、护法执事大德慈鉴:昨日弟子悟道在此听一二五集《大经科注》中,师讲到「欲言是一法,则此中..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27集2014年10月31日讲于香港【解】此定此法即是念佛三昧,导师之行,最胜之道。这个底下三句非常重要,“念佛三昧”、“导师之行..

在红尘里,不管你平时修得多么好,很容易心烦意乱。东家长、西家短,亲情、爱情、友情,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任何一点不如意都会让你心生烦恼,贪嗔痴慢疑也会接踵而至..

—摘自《改造幸福命运》书籍二十八、修学禅定按住浮动的心自古至今,无数修行人通过静坐来修学禅定。禅是外不着相,不执着一切境界为禅。定是内不动心。禅是佛之心,禅定是..

我们抉择了身心世界的刹那性,就是抉择到一切由因缘造作的有为法都是刹那灭的体性。回到具体的现象上来,像功名、富贵、寿命,都是有为法,都是身心刹那性的显现。以功名来..

佛陀相续具有无边智慧,如来身力等其余所有之力亦皆无上无比,故以十方三世何人亦不能夺,此即是“力无能屈”。对此,有将“力”解释为十力或身力,实际十力仅是以所缘划分..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