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晚上,一个人做了个梦,梦见和菩萨在一起走在沙滩上,空中忽然闪过了他一生中的点点滴滴,他发现在每一幕里,沙滩上都有两对脚印,一对是他的,另一对是菩萨的。当最..

人们常说:自助者天助。一个人只要相信并充分依靠自己的力量,自立自强,便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世界上真正能拯救和帮助自己的人只有自己。佛印禅师与苏东坡同游灵隐寺,来..

八字文殊菩萨,其形像系顶有八髻,前五髻,顶上一髻,顶后两髻,一一髻上皆为佛身;身呈金色,放光明,乘狮子王,右持智慧剑,左执青莲华,华台上有智杵,首髻有八智尊,晖..

文殊全称文殊师利,梵文是manjusri,音译作曼殊尸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等,意译妙德、妙首、妙吉祥。在佛经记载中,文殊身份重重,颇难界定。在《中国佛教诸神》书中列举..

编者按:龙树菩萨是佛教史上的著名人物,你不会不知道吧?龙树菩萨精通佛法,著作颇丰,有千部论主之称。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佛教故事》,看看龙树菩萨的成长历程。龙树..

北京大慧寺壁画《妙善公主请求习佛》(图片来源:慧海百科库)妙善公主的传说,最早见《编年通论》第十卷。书中记载唐朝时的著名僧人,佛教律宗南山宗的创始人道宣法师(59..

杨柳观音(图片来源:慧海百科库)观音菩萨脱去凡胎,一路上脚踏浮云,一直飞到南海普陀落迦山紫竹林。此处真是人间圣境,不同凡俗。四周长满奇花异草,开满白莲花的池塘飘..

诵经,有三个重点(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第一个,你读诵的经典必须是佛陀、或者是法身菩萨的法语。因为佛菩萨的法语,它是一个圣境界,所以他讲出的话,他里面..

佛法传到中国来,唐、宋大兴的时期,多少文人、伟人在宗门下这个法门上得到了大的利益。到明朝时期就出现了一千七百公案。宗门下这一法是直接了透、最上乘的法。如果你过去..

佛又对观世音菩萨说:复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这世界当中,六道众生无论哪一道,如果说人道在临命终的时候,听到地藏菩萨名字,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不..

在说法会上,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向舍利弗说道:我曾经见过文殊师利童子的度众教法。那时,佛在毗舍离庵罗树林,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共聚一处。当时外道师萨遮尼乾陀子住在毗舍离..

过去无数阿僧祇劫时,提播婆底城的灯照王以正法治理国家,人民生活安稳而丰乐。灯照王的太子普光,出家成就佛道后,回到提播底城,灯照王、王子们及所有官吏、婆罗门等,持..

【若人虽学如是信解。而善根业薄。未能进趣。诸恶烦恼不得渐伏。其心疑怯。畏堕三恶道。生八难处。畏不常值佛菩萨等。不得供养听受正法。畏菩提行难可成就。有如此疑怖及种..

人的寿命是无常的。人有病,病是死的因,有病不一定是死,不要把它错解了,但是死一定要有病。谁能知道我这个病死不死?没有把握。有的医生判断说,这个病要不了你的命,但..

占察善恶业报,我们每个人心里头都有一个小尺子,尺子虽然不长,量一量自己都很清楚。业不重不生娑婆,我们业很重,生了娑婆,但是我们都能闻到佛法,而且很多佛法我们都闻..

有一个小和尚,每天在庙里潜心研究佛经,参禅打坐。十年后他感到自己慧根已生,已有佛心。有一天方丈突然召集全寺上下,宣布要挑选有慧根的小和尚接任方丈一职。从此小和尚..

久远劫前,有一位护念众生、慈悲为众的萨波达国王,平日广行布施善法,凡是百姓有所需求,总能体察民情,悉心倾听,应愿供给,从不吝惜。一日,帝释天王的天寿即将终了,心..

农历7月24日龙树菩萨圣诞日龙树菩萨,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誉为“第二代释迦”,在世期间为佛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首先开创空性的中观学说,肇大乘佛教思想之先河。在佛..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就是你有志于要出离三界,杀生跟淫欲这两个是最严重的,这当中又以淫欲最为根本。从生死轮回来说,淫欲最为根本,..

【原文】刘公讳宽①,其治郡也,有过者以蒲鞭示辱。夫人欲试其怒也,使婢故以羹污朝衣,公但曰:羹烂汝手乎?终不怒。即此二事,知其真菩萨人,不可企及。且今之治民者,用..

观世音,梵语阿那婆娄吉低输,现在西方极乐世界,为补处菩萨。按悲华经,往昔劫中,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观世音菩萨为王第一太子,名曰不眴。尔时宝藏如来为轮王授记已。不..

从前有个小和尚和师傅在外面出行诵经,在途中的路上看到了一只翅膀有伤的小鸟,小和尚很快就把这个小鸟捧了起来带回了自己的屋内,在自己的精心照料和培养下,一个月的时间..

我受菩萨戒的经历和感受某天,引领我入佛门的大师兄说,他终于庄重地受了菩萨戒,非常神圣,非常喜悦。那时的我,刚接触佛法,刚受三皈五戒,思维正遨游在另一个维度的空间..

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始接触到中佛网,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渐渐明白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因果关系的。真正开始信佛和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是从2017年1月份开始的,以前只..

时下流行随喜一词,很多学佛人嘴上有事没事总喜欢挂著「随喜二字。别人供养三宝、放生,他随喜;别人加薪升职,他随喜;别人出门捡钱,他也随喜。以至于随喜成了口头禅,就..

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弥陀仙两足尊,在彼微妙安乐国,无量佛子众围绕。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金色身净如山王,奢摩他行如象步,两目净若青莲华,故我顶礼弥陀尊。愿共诸众..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