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佛灭罪真言」,出自《大方等陀罗尼经》。经上是这样说的:「尔时文殊师利,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而曰佛言:世尊若比丘,於世尊去世之后,若毁四重,若比丘尼毁犯..

智里面没有悲,不是真智;悲里头没有智,不是真慈悲。这个话,诸位可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去体验。你看很多人:这个人好慈悲!没智慧,慈悲还做了错事情。佛门的谚语说,「慈悲..

尽管我们多数作父母的,要象佛陀那样有意识、有成效地教育孩子,只能是梦中之想,我们仍可以效仿他的榜样。但是在我们把他的榜样付诸行动时,需要认识到这样一个关键点:佛..

六祖坛经说:“前念迷是凡夫,后念悟即佛。”圣人与凡夫就是一念之转,一个觉,一个迷。生命不觉醒,成长的过程就是迷失的过程。以佛疗心,心灵获得解脱,不为物牵,不为烦..

修行的阶段不同,则修证的程度、重点也会不同。比如:有的人诵经、有的持戒、有的念佛啊等等。我在五台山静修的时候,有一个居士,对佛法很是虔诚的,说话合掌,走路还得正..

佛智众多,非言能尽,这叫“不可称”。跟佛在一起,不问他的时候,他保持一个正常的现相,圆满觉悟的现相是在定中,你有问他就给你解答,解答完之后他又回归本位。回归本位..

佛法不离世间觉。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把佛法和世间种种的形态结合起来,解决世人在世间种种形态中遇到的困惑、遇到的问题,用佛法解决它、规范它、改变它,使大家呢..

问:一个朋友每天诵三遍《无量寿经》,不念佛号,这样修行也属于念佛法门吗?宏海法师答:这个同修也算是剑走偏锋,但这个问题确实也提得很好。实际上,净土法门它需要开合..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追求着五福。所谓的五福是哪五种呢?「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范》。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句了,大部分的人都听过「五福临门」这个成语..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最容易犯的是盗戒。在佛法里面,凡是以种种不正当的手段,将别人的利益,想方设法据为己有,这都属于盗心、属于盗行。你绞尽脑汁,巧取豪夺,造作无量..

这个持名念佛,就是执持六字洪名——佛的名号,来念佛。执持名号又分出来有声念佛,与无声念佛。有声念佛,就是我们开静的时候,大家同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有这个声音。..

现在社会的人发现认识很多人后,发现一点,所有的恩怨,都是因为人和人太好引起的,靠的太近了,就起了麻烦。无论是在城市里还是在道场里,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不要太密切..

普令众生悉皆除恶生善,顺于佛法,降伏非心,舍诸爱着,永断三毒;开显本性,安住神通,自在无碍。」这一小段,是黄念老为我们总结前面「引导群生,舍诸爱着这一段文字。我..

一提到改造命运,我经常会想到一个词——“浴火重生”,“重生”虽然让人向往,但却必须经过“浴火”的痛苦。改造命运,好象有不少人都要经历“假相信”“不相信”“真相信..

因果规律并不是佛陀所规定或制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佛陀只不过把它揭示出来罢了。印光法师说:“如来成正觉,众生堕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可见连诸佛菩萨,尚不能..

“执著”这个词虽然在学佛人的圈子里被经常性地使用,但是很少有人真正明白“执著”的内含。事实上,在佛法里面,“执著”这个词是指心将本来不存在的东西执为实有。譬如,..

现在物质极大丰富,中国圣贤文化却失传多年,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使得一些人丧失了正知正见,对中华美德丧失信心,不相信“因果报应”这一自然界法定的规律,从而步入欲望..

曾经统一印度的阿育王,有一次,发心供养出家人。其中有一个小沙弥,也来参加应供。阿育王就为难了,因为在印度,即使贵为一国之尊的国王,见到出家人,也要五体投地恭敬顶..

在《佛说须摩提菩萨经》中,佛陀曾经说过:菩萨有四种方法,可以得到大富有的果报。那是哪四种方法呢?第一是布施以时。什么叫布施以时呢?这是需要有大智慧的。在一般世间..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成佛作祖,非信难成;变牛变马,非信莫入。信为众善之门,信为众恶之门。世人信心者,误会不少..

转眼之间,我学佛已经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从一个对佛法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渐变成一个听经闻法、读诵经典的佛教信徒,还归依佛门成了真正的佛弟子。回首十年的学佛历..

彻悟大师是净土宗十二祖,大师早年参禅得悟,归心净土后,便专志开示念佛宗旨。《彻悟禅师语录》其中有一段开示尤为精辟: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这十六..

自从我学佛以来,四周的人不断障碍我,我该如何是好?学佛者,菩提道心要坚固,稳如泰山,锻炼八风吹不动的意念,外面一切风吹草动在所难免,一心向佛道,向佛道是根本,其..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大乘就是大车,小乘就是小车,你到底是能拉大车还是能拉小车呢?乘:就是车的意思。什么叫大乘佛教呢?大乘佛教就是,在自己明白的基础上,已经彻底明白了,这个时候真干了..

学习《当代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这一课,我问了自己三个问题:第一,我需要信仰吗?第二,如果需要,我要选择佛教信仰吗?第三,如果选择了,我处在佛教信仰道路上的哪个位..

我们修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下士道,第二个是中士道,第三个是上士道。这是密法里的说法,我们显宗下士道就是修福德这一部分,中士道就是在福德因缘都具足的情况下学教..

在佛教中,对待痛苦的方法,跟世间人截然不同。世间人对痛苦非常害怕,到寺院里烧香拜佛,求菩萨保佑自己千万别生病,一定要平平安安、快快乐乐、顺顺利利……这种发愿非常..

我这次到太原,见到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家,念了一辈子的佛,现在不念了。说学了这么多年佛,没找到一个正法,现在开始学《菩提道次第》,天天组织学习,还要考试。我觉得这..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