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宗的观点

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总结中观与唯识各有它契机的适应性,我们都应该尊重,不要去毁谤。现在归结来说,中观就是二谛圆融:世俗唯假名,胜义毕竟空;世俗当下就是胜义、胜..

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如来藏系统谈空与二谛如来藏真常唯心系认为,世俗谛都是假的、该空的,胜义谛则分两类……如来藏真常唯心系怎么讲空?他们同样从二谛来看,如来藏真..

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中观谈空与二谛中观说:世俗假名有,胜义毕竟空。以世俗来说,一切都是假名有的,都是因缘和合的,离开因缘则它当下不存在。中观谈空或者唯识谈空、..

唯识学入门-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宽谦法师佛法是佛陀教导我们认识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理法则,真理法则有它所现出来种种千变万化的现象。生活上的一点一滴都是现象,眼睛所看到..

从佛法观点看「情」与「欲」释昭慧一、前言:淫欲非罪,但能障道谈到情欲,大多数人对佛教的印象就是:佛教对情欲极端排斥,态度极端保守,甚至以「罪恶」视之。从佛教文献..

唯识的空性与二谛思想研究——以新旧唯识比较为中心编辑:释圣凯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主要探讨新旧唯识思想在空性、二谛方面的不同,真谛继承了《中边分别论》“空..

589经:本经是佛陀对于财富的观点,即舍俗出家,乃为上道。一位天子来到佛所,向佛陀述说一事,并请求得到佛陀的解答:赖吒槃提国,有诸商贾客,大富足财宝,各各竞求富,..

问:对于高僧大德发表的任何不同观点,后学者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索达吉堪布:高僧大德依据众生的根基、意趣安立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大家在闻思过程中一定要观清净心,不要妄..

问:佛教各派好像都有破斥他宗建立自宗正确观点的情况。该如何理解?索达吉堪布:各宗各派的高僧大德着重强调自宗观点时,必须破除他宗及自宗不太合理的部分说法,从而建立..

问:克隆羊是属于胎生吗?怎么以佛教的观点理解这种降生方式呢?索达吉堪布:仔细观察分析“克隆绵羊”的培育过程,并没有什么地方难以理解的。从佛法来看,“克隆绵羊”并不..

问:以佛教的观点看,让压力紧绷的世界充满轻松快乐的方法是什么?索达吉堪布:世间上现在最缺少的就是具有菩提心的人,自私自利心强的人多得不得了,到哪儿去都是这种众生..

现在这个社会,寿终正寝也办不到了;当然,最好是无疾而终。有几个朋友的长辈,晚上吃饭,跟儿女还在谈笑,自己一边讲,我累了,就这么一靠,走了!我的母亲一百岁走的,素..

论坛隆重举行(资料图)缅甸仰光莫哥禅林隆重举行“从佛教观点看和平之促进”论坛(LeadingtoPeaceintheBuddhistPerspective),香港西方寺方丈宽运法师及中、缅、泰多国代表应..

问:佛教观点认为金钱有价值吗?如果有的话,如何更好地实现这种价值?索达吉堪布:人人都认为有钱是好事。实际上,钱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比如,没钱的时候,和家人..

问:以佛教的观点看,我们每位普通人目前的处境到底如何?索达吉堪布:譬如说,有一个人在旷野中为狂象追赶,他拼命奔逃,途中落入一口枯井,下落时侥幸抓住了悬挂在井中的..

大家都知道,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不真实的事情。譬如一件衣服说是名牌,结果是假的,这个我觉得还好、伤害不大,最可怕的是食物也有假的,药也有假药,所以我们经常在新闻中..

问:为别人解释佛经的观点时,由于自己理解有误解释错了,这个过失大不大?索达吉堪布:做任何事情的过程中,无心犯下的过失,称为错误;故意去做的坏事,称为罪恶。从这个..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

问:按照藏传佛教的观点,陈那论师跟法称论师最大的差异是什么?答:藏传佛教中,各个教派都学习陈那论师的《集量论》和法称论师的《释量论》,不同教派的祖师也写过相关注..

问:多年以来,社会崇尚竞争,学生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学会竞争。以佛教的观点看,有何不妥?索达吉堪布:对此,有人曾用一个比喻来形容:每天一早,非洲的梅花鹿就会想:“我..

问:多年以来,社会崇尚竞争,学生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学会竞争。以佛教的观点看,有何不妥?索达吉堪布:对此,有人曾用一个比喻来形容:每天一早,非洲的梅花鹿就会想:“我..

问:以佛教的观点看,目前的教育有什么欠缺之处吗?索达吉堪布:如今各个学校使用的教材,从小学到大学,乃至博士生的课程,对培养人才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不过,人格教..

佛教的基本义理是反对占卜算命的。那么,这个线索从哪里检索呢?我们知道,佛教经典的形成是在佛陀入灭后,由身后及后世佛弟子们通过几次大的结集而逐渐成文。今天的研究者..

基本上,我们凡夫对人生的因缘的观察,跟佛法所谓的因缘观,是有所不同的。我们凡夫用自己的妄想执着观察人生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片断的人生。因为我们只看到今生的因..

一、唯识的中心是改造心地唯识是讲什么的?唯识的中心思想是改造心地。《华严经》讲:“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心地观经》讲:“心生法生,..

问:我是一位忠实的佛教信仰者,自认为能想开、放下。看看:上敬下和,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但有时为和谐,往往失去自我立场与观点,请问这种行为可取吗..

我们怎么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其实唯识学跟净土宗关系是很密切的。净土宗它强调好乐净土、皈依弥陀,这两块也是思想,其实净土宗在所有宗派里面,它最有关系的就是唯识..

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我们颠倒妄想呢?在唯识学的一个方法指标是什么呢?我们先看它的修学内涵,总共有两段,我们先把第一段念一遍,请合掌:唯识教海,深广无涯,欲达其中妙..

在佛教的教理当中啊,每一个教理都有它的因缘观。因缘观是整个佛教的共识,不管你什么宗派,你所开显的道理都必须跟无我的真理相应。也就是说,所有的生命都必须假借因缘才..

唯识的宗趣应该怎么掌握呢?更进一步怎么掌握呢?看下一段:此中谨恭录《成唯识论》卷首之造论因缘,以明唯识教学之宗趣,论云:今造此论,为于二空有谬解者,生正解故,生..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