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佛圣城在哪个地方

地藏菩萨见着什么人,就说什么法。你若记得下列这些因果循环的报应,遇着什么人,就可以给他说什么法,这就是地藏王菩萨的化身,地藏王菩萨和你合伙开一个合股公司,不会和..

昔年秦俑仍屹立,曾经帝王今何在?《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有为,是指有形相,不究竟的事相。此相非真,但一般人却被此假相所..

有首偈颂,说的很有道理,现在念出来,作为参考: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百岁光阴石火灼一生身似水泡浮妻财抛下非君有罪孽将形难自欺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乎不..

古德说:‘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德,不明道德。’兹解释如下:上德不德:虽然行菩萨道,可是不执著于形迹。虽然做种种善事,可是不存形迹。所谓‘为善修德’,这是做..

我们为什么会有烦恼?因为自私的缘故。为什么会有自私?因为有欲故,想尽办法来保护它,深恐它跑了。若是对它不利,则发脾气。为什么会发脾气?主要的原因,是无明和情爱在..

昨天我曾很简单地对大家解说一段〈忏悔文〉,只是解释到‘狎近恶友,违背良师’,现在,我继续把它说下去:‘自作教他’我们知道无论杀、盗、淫、妄、酒,都是不正当的行为..

在天气炎热中,大家能不畏热,也不怕山高路远地赶来参加打七,究竟有什么好处?真正的好处,是说不出来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唯有真心的人,才能自然而然地领会到其中的..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因、果这两个字,不但我们众生逃不了,甚至连佛、菩萨也不能避免的,只因菩萨的眼光远大,所以不造恶因,而受的也是乐果,可是众生却眼光如豆,只为目..

一年里头有‘春、夏、秋、冬’这四季,这是人人所知道的事,然而大家是不是知道,在人生的路程上,也分为‘生、老、病、死’这四个阶段?因为谁也免不了一死,所以,我们应..

夙兴夜寐为谁忙?众生难度颇堪伤,迷诸尘劳性颠倒,耳提面命化无方。夙兴,是早起;夜寐,是夜眠,有很多人兢兢业业,早起夜眠,为的是什么?究竟是为我忙呢?还是为你忙呢..

欢喜快乐,而厌恶痛苦,这是众生的品性。然而,因为众生是愚痴的,他们不知道怎样才可以获得他们所欢喜的快乐,脱离他们所厌恶的痛苦。所以,虽然众生口里,老是喊著寻求快..

戒、定、慧三无漏学,是修行人所必须具有的。戒,虽然有五戒、十戒、菩萨戒等等,然而最基本的,要算是五戒,那就是戒杀、戒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能持戒,就不会造..

昔有袁了凡的人,本名袁学海,他是明朝的名儒,小时候就读书,可是父亲要他学医,济世救人,所以改学医。后来遇到一长须老相士,对他说:‘你命带官印,你应该读书可做大官..

我们人从无量劫以来,习气毛病太多了!不知悔改,也不知修行,所以习气一天比一天增加,智慧一天比一天减少,业障也一天比一天重。因为这种关系,人若想修行也不容易,想学..

诸佛菩萨、贤圣僧,皆有无上的大智光明,无漏无尽的智慧。人有漏,因为有‘无明’;佛菩萨无漏,因为‘无无明’。无明,就是无所明了,也就是糊涂,不明是非,不辨黑白。最..

我们在这世界上,应该赶快修行,不要等待。年轻时不修行,等到白头时再修行,那就来不及了,所谓: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尽是少年人。年轻人也会很快死去。无常鬼他不管老少..

佛示现百千亿种音声,为众生演说妙法。我们应该觉悟世界所有一切的声音,皆在说法。所谓:‘溪声无非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溪的声音好像佛的广长舌相,演说妙法;青山..

在佛教里讲返本还原,意即我们本来是什么样子,就还回什么样子。那么,本来是什么样子呢?什么也没有。所以现在还是还回到什么也没有的地方。有一点执著,就有障碍。有障碍..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学佛的人不是一朝一夕就学得了佛,必须用长远的时间来体验佛教的道理,依教修行,久而久之才能有所成就。真正认识佛法的人也不惊,也不怖,也..

金山圣寺、金轮圣寺、如来圣寺,将来都要有位住持人。大家要共同选举有德行有才干的人,拥护他,他才有资格做住持人。选择住持,以什么为标准?第一个条件,要没有脾气,待..

出家人,一定要把出家的基础建立起来。出家的基础是什么?就是严守戒律。要把《四分律》、《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梵网经》等,都要背熟,统统研究明白,..

出家是世界上最稀有的事情,也是令人最不明白的事情。为什么出家一定要受苦呢?既没有男女的娱乐,不能跳舞,也不能狂欢。那么,想成为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人,必定要忍人..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人人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佛是人成,人道圆满即佛道成。法身本身原无性,若有则不为法界。譬如,你的脾气比我大,我..

一九八三年九月二十五日在中国春秋时代,有位大圣人出世,就是孔子。他一生极力到处宣扬「仁义道德,孝悌忠信」的学说,可是不受欢迎,处处受排斥。他虽然置身横逆之境,仍..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我们人在往昔所造的业有善有恶,善恶夹杂不清。所以有时生了善心,但有时又生了恶念。一念善就‘诸..

所谓‘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我为什么在往昔的时候,造了很多的恶业?仔细的分析,皆因为在无始劫以来,由贪嗔痴三毒所生出..

我们学佛法的人,要脚踏实地修行,老老实实用功,不要贪图虚名。若是爱好假名,对修道没有用处。我们要做到有实无名的事(好像乞雨灵验的事),不要贪求有名无实的事。有名无..

我们身为佛弟子,到今天末法时期要作真佛弟子,要知道佛老祖宗在过去修行不容易。我们虽不能一天吃一麻一麦,但也不要贪吃好东西,吃维他命,贪有营养之食。这臭皮囊是四大..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这是佛亲口告诉我们的,但因众生妄想、执著,故不能证得如来的智慧德相。从此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看来,就应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可以做什么呢?它可以破除三障。所以“破除三障”就是它的力用。三障是什么呢?我给大家讲一讲这个三障。三障:第一就是报障,第二就是业障,第三就是..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