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住是什么意思


四念住 sì niàn zhù (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

四念住就是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身体、感受、心意和外在诸法,要时刻注意观察,念念分明,以消除对四者的颠倒执着,以达智慧究竟解脱

一.心念如何住于身体二.心念如何住于感受三.心念如何住于心意四.心念如何住于世间诸法

一.心念如何住于身体

一个修行解脱者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穿衣吃饭,大小便利,于一切行、住、坐、卧的行为上,都应该了了分明。每时每刻都应该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所做的事情是出于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大到从事世间利生的事业,小到自己的呼吸,都要了了分明。要训练自己的出息安静,入息平稳,思想专注统一。这样才会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才不会因外缘的刺激,而内心激动、生起不快。才不会使自己的真实心意,因外缘而被妄想起伏所系缚、所掩盖,才能时刻保持一个清醒的修行头脑。

要知道我们的色身乃四大假合而成,最终是要破散的。不应执着不放,不应被色身所纠缠束缚。心念这样,时刻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对自己身体的行为能够作到,时刻了了分明。他便会摆脱自己色身的烦恼束缚,成为自己色身的旁观者。心念才能无有制碍地正确运用佛法,指导自己的身体行为。使自己不执着于色身,使自己的色身无有过失,不至做出导致苦果的业。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精神心念,从色身肉体的束缚与得失的烦恼中彻底地解脱出来。(不执着色身可以不是破罐子破摔)

二.心念如何住于感受

一个修行解脱者在日常生活中,心念要对自己曾经或正在经历的,苦的、乐的或中性的感受时,必要了了分明。要对这些感受进行细致地观察,观察这些感受是怎样导致的,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为什么自己会受这种感受。要知道一切的感受皆由外缘而引发,都是生灭不定,不长远、不永恒的,不应执持不放。

要对自己一切感受的生起与幻灭因由,进行客观细致地观察。使自己成为对自己一切感受的旁观者,并且做到不在执着自己的任何感受。那他的精神心念,便会从自己的一切苦的、乐的、非苦非乐的感受中,彻底地解放出来,不在受其纠缠与系缚,趣向解脱,处于永恒的愉悦之中。

三.心念如何住于心意

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活动,具有思维活动,了别认知的心有两种:一是缘虑心、二是真如心。

缘虑心:就是我们以前讲的八识,这颗心对外缘的了别认知的能力,只是凭经验,机械地做出分析与判断。所以缘虑心对外缘的了别认知常常是错误的、不真实的,是常随外缘而改变的。

真如心:就是我们众生自性原本具有的,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永恒愉悦的,不随外缘而改变的真实心,它是众生一切智慧的源泉。

我们这里所说的心就是缘虑心。一个世间修行解脱者,生活在五蕴炽盛的世间里,一定要对自己的一切意念了了分明。要成为自己意念的旁观者,对自己的一切意念进行客观细致的观察。要知道自己一切意念的生起与幻灭的因由。要知道世间一切意念的生灭现象,都是不定的,都是不随己愿的。

不要再执着自己的世间意念,这样您的精神就会从自己的意念束缚中解放出来,得到彻底的解脱。

四.心念如何住于世间诸法

一个修行解脱者,要明白世间一切诸法,无论是有情生命的心法,还是四大假合的色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缘聚则成,缘散则灭,时刻处在运动生灭不定之中。永无实体,迁流不息,绝不应执持不放。

要对世间诸法如是地客观细致的观察,那他的精神,就会从世间诸法的束缚与得失中彻底的解脱出来。

修习四念住可以导致修行者身心清净自在、克服哀愁颓丧、祛除痛苦烦恼、使自己的行为端正,无有过失,不至造出苦果的业来,达到智慧究竟,身心解脱。

净业行人常常观照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对于净业成就有很大助益。我们这一世的生命是因缘所生法,八苦交煎,本质上是苦空无常。但我们常常没有智慧,把一切认为很真实,..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经常念这句话。希望大家也能多念无常迅速,多念修行了生死。用功时虽然辛苦,但将来你到了极乐世界就幸福了。修行不容易,我有经验的..

光阴迅速,时序更迁。刹那刹那,一念不住。此殆造物出广长舌,普为尔我一切众生说人命无常,荣华不久,急寻归路,免受沉沦之无上妙法耳。生死大事,须当预办。若待临行方修..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我们的一生,与其说使用身体来为我们的学习工作服务,不如说,我们在很多时候都做了身体最忠实的奴仆:忙于它的吃,忙于它的穿,忙于它的住,..

问:如何理解佛教所说的无我?济群法师答:我们每天说的最多的是我,想到最多的也是我,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我是什么?我们觉得自己的身体是我,自己的想法是我。结婚成家后..

问:看破无常是不是逃避现实?不执著是否过于消极?济群法师答:无常,是世间的真相,是人生的实质。所以,认识无常非但不是逃避现实,恰恰是要我们认清人生最大的现实,整..

问:无我是一种心态吗?有时当什么事都一起来的时候我就会不管不顾,什么都无所谓。无所谓成功,无所谓名利,甚至无所谓时间从旁流逝。这样又被人说是人生态度不积极、不上..

我们众生都生活在种种幻相当中,分别、执著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破四相的根本首先要破我相。我们现在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对我看不破它的虚幻性。我们要仔细..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佛说八..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佛说八..

学习佛法在世间是最幸福的人,学习佛法能了解生命的意义,否则的话会迷失在这个境界之中。长廊虽然很美,但是长廊不是我们的皈依处,如果我们迷失了自我,迷失在境界当中,..

现今是末法时代,灾难不少,总不禁让人心头一颤,又有多少幽幽亡魂无谓牺牲,独留亲人悲伤逾恒。佛陀常教诫弟子要时时「念无常」有一次,佛陀问弟子:「你们认为是海水多?..

《佛说无常经》云:「假使妙高山,劫尽皆坏散;大海深无底,亦复皆枯竭;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早会时间,上人提到上印下顺师公上人生前即言..

我们要明白一切都是无常的,没有恒常不变的,都在刹那、刹那当中变。我们修好无常了,不是什么也不要,不是什么也不做。因为我们不懂得寿命无常的道理,所以做任何事情都不..

问:既然万法都是无常的,如果有一天外器世界毁灭了,信佛、不信佛的人都一样死了,那信佛还有什么意义?达真堪布答:信佛,学佛,解脱成佛,不是身解脱,而是心解脱。这种..

无论是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还是接待人还是处理事的时候,我们最好都能从三种角度来思考与衡量,这样才能圆满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首先是要站在三世因果的角度来思维,其..

佛讲过,不管是外器世界还是内情众生,都没有恒常的,都没有不变的,都在刹那刹那当中变。要反复思维这个道理。哪有不变的?都在变。如果我们心中没有准备,外境突然变了,..

我们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要有智慧的摄持。有无我和空性智慧的摄持,这些善事才可以成为解脱的因,成佛的因。第一,布施波罗蜜。上供下施,尽职尽责,奉献付..

在一切对境中,心都要保持平静。即使有人赞叹,也没有什么可得意的,因为还有人讥毁你。即使有人讥毁你,也没什么可伤心的,因为还有人赞叹你。若希望人人都喜欢你、赞叹你..

无常是佛教的基本教诲,可用来调整、调适自己的心。需要了解三个方面的无常:环境的无常,身体的无常,心的无常。没有相当修行的话,难以直接体验到心的短暂、无常的本质。..

发出离心、修菩萨行。这有什么好处?一位在家人不论有钱、没钱,有地位、没地位,有名望、没名望,总是有著许多的牵挂和烦恼。钱多位高的人,通常反而是最没有安全感的:当..

一般人对人生的追求,大多从物质、精神、永恒三个方向着手。物质是人类生活的先决条件,包括自己的身体以及生活环境,都需要透过物质才能得到种种满足与享受。在现代社会,..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前面已经做了一些说明,进一步谈‘有相’这个‘相’是什么?《金刚经》中提到四种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一般人遇到无常,很可能的消极:「既然无常就不要管了!既然是无,还能做什么呢!」这是错误的无常观。正确的无常是指,因为无常,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必须珍惜,必须赶快趁..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有面对无常的心理准备,走完第一步后,即使顺利踏出第二步,仍然可能出现变化。例如你的生意一直做得很好,家庭也很和乐,可是某一天,天外突然飞来横..

我有一个朋友,某天受到家人一致地指责,他为了顾全家庭里的和谐,内心里虽然波涛汹涌,可是表面上仍然非常平静地完成了工作。事后他告诉大家说,他觉得自己不为自己想、不..

永嘉玄觉禅师往曹溪参访六祖惠能,振锡扬瓶,绕祖三匝,六祖说:「沙门应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是来自何方,如何傲慢?」永嘉答:「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六祖回说:..

一、禅是什么首先我想告诉你的,禅不即是知识,知识并不离开禅;禅不即是宗教,宗教的功效,可以从禅而获得;禅不是哲学,哲学却无法超越禅的领域;禅不是科学,科学重实际..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这就是无常的写照!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无常的意义!无常,就是迁流、变易的意思。世界上的人物你我、有情无情等,那有不迁流变化..

人是宗教的动物,人生只要有生死问题,就一定要信仰宗教。世界上各个宗教皆有其教义主张,无常是佛教的真理之一,然而一般人因为不解无常的真义,因而心生排拒,甚至感到害..

相关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