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世界昼夜不停地从天空飘落曼陀罗宝化我们从净土三经中,获悉西方有一尊伟大的阿弥陀佛,和那里有一个无比庄严、清净、美妙的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美妙,天下没有一个词..

只要是修行佛法的人,他总有修行的种种科目,这里就列举几种实际的行持。凡诵经,无论读诵何种大乘经典;持咒,像《楞严咒》、《大悲咒》、《往生咒》等等;礼拜,每天都得..

核心提示:静波法师,生于1963年,哈尔滨极乐寺方丈。1986年在哈尔滨极乐寺依慈法法师剃度出家。1988年9月考入中国佛学院,1995年获得佛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2002年8月1..

圣一法师:万法一体,人我同源,经云:自作十善,教他作十善,随喜行十善者,赞叹十善法,共成四十种善。愚者只知自作,缺同情心,故不教他,亦不随喜,何况赞叹。智者自作..

若从因缘观来观察,我们在个体生命的流转上,每一个剎那生命都要面临两种情况,一是受用果报,一是创造因地。一方面我们继承过去的业力,遇到很多人事的因缘,承受由前生的..

愿文: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我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信我..

问:请师父慈悲开示。比如一个人癌症本来该受报的,诚心念佛菩萨名号癌症好了,那这是不是说佛菩萨有改变因果的能力,可以让该受报的人不再受报?佛是出三界的圣人,那是不..

我讲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是在《贤愚经》里面,讲到一个佛在世的时候,在一个森林,这个森林里面有一只鸟,这个鸟长得非常的高大。这只鸟它有一个特色,它的声音特别美,特..

问:顶礼法师,印光大师在与陈锡周书一文中提到,以散心念佛难以往生。弟子业障深重,即使用十念法念佛也是妄念不断,平时念佛更是妄念纷飞,这种状态是不是难以往生?宏海..

我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的诸天人民,闻信我阿弥陀佛的名字,至诚恭敬,五体投地(即二肘、二膝、头顶),稽首作礼,心生欢喜,深信好乐,以清净心修菩萨行,悉..

问:请益法师,如何觅得真心?宏海法师答:我们常说起心就错,动念就乖,乖就是违背的意思。所以真心如何觅呢?《楞严经》里面,阿难七次觅心在哪里,佛说心在了不可得之处..

这个非量主要的就是我们对身心世界的这四种颠倒。我们对我们的生命体会产生四种错误的认识,就是这个常、乐、我、净,所以我们要修四念处来破这四种颠倒。在《成唯识论》,..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我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国中,所有女..

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阿难尊者说他的这一念心是能..

给寻找答案的人心灵的安顿和自由是人人渴望的,但是,我们在追求这安顿和自由的过程中,往往被自身的矛盾所限制。缺乏对自己的了解,令我们总是处在困惑和痛苦之中。有人说..

问:汉地一些丧葬习俗,比如迅速处理尸体、哭丧、杀生宴客等,往往会给亡人的转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有一位福报足够大的老人,在死后极短时间内有幸被上师超度到极乐..

问:所有人都需要面对死亡,包括亲友的死亡和我们自己的死亡。对于世俗的人来讲,死亡是一件不太吉利的事情,大家一般都避免谈论它,但是在藏传佛教里对此却有很多探讨、研..

问:我妈妈得了癌症,已快走到生命的终点,我非常想学一些临终引导的方法,却不知从何学起,衷心祈请您开示。答:劝你母亲持诵阿弥陀佛圣号,一心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你也要..

有人问:“是不是每个人都要经历了磨难,最后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像西游记一样,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我们回答问题,有时候要感受问题背后问者的心理,..

内容简介自从《次第花开》问世以来,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了解希阿荣博堪布,并通过短信、微博、邮件等方式向堪布提出各种在生活及佛法修行上的疑问,希望得到指导。这些问题..

问:现在很多人为家里的亡人请僧人作法事,开销不算小,请问这样做真的对亡者有利益吗?或者只是一种民间信仰的心理安慰,觉得这样做了之后算是给亡者和自己一个交代,心里..

问:跨越时空的因果对现世有什么意义?如何起到断恶行善的警示?答:严格说来,因果都是跨越时空的,因与果不可能出现在同一时空点上。时空的间隔有长短远近之分,而这长短..

问:我们究竟是从佛那里找寻到内心的力量,还是在寻求庇佑,诉求各自的欲望?答:在问“佛法能给我什么”之前,应该先问自己:“我想从佛法中得到什么?”人们的出发点各不..

问:佛教作为从印度传过来的宗教,和中国传统的道家、儒家是不是有冲突?比如儒家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佛教出家人自然就不能结婚生子,这个矛盾该如何解释?答:是不是真..

问:关于临终诀窍,《修心七要》里说:“虽然平时我们对任何罪过都要有后悔心与恐惧心,但在临终时,却不能对以前造过的罪过有后悔与恐惧之情。”这和临终时至心忏悔有什么..

问:现在的社会,往往是狭隘极端的意见容易博取掌声,反倒客观、冷静的观点少人问津,好像正确的见地不再受到关心,在这个哗众取宠的时代里,学佛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看待这个..

生西法师答:故见怨或亲,非理妄加害,思此乃缘生,受之甘如饴。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了知,不管是怨敌还是亲人对我们“非理妄加害”,我们应该思维这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它..

有记者访问,诺奖获得者、美籍华人丁肇中博士:您的实验室就像一个小联合国,大家这样精诚合作,为了什么呢?他回答:科学家的职能是探索人生和宇宙。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

文/宗舜法师诵完《涅槃经》后,我写了点东西,谈了一下诵经的心得。原本以为这样枯燥的文字,没有人看的。没有想到,阅读量比其他的文章还多,而且有很多朋友觉得很对他们..

平静的水面,是平的,这不等于水是平的。水可成峰,成谷,成容器之状,亦可成气与冰。这个世界,是单一的吗?不。有时间,有空间。时空又有纵向、横向,是立体、多维。构成..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