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弟子学佛时间较短,请问在念完阿弥陀佛圣号后,是否需要回向?如果需要,回向的内容是什么?大安法师答:需要回向。天亲菩萨讲五念门,其中就包括回向。回向是成就大悲..

问:弟子是学前班老师,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而且让不信佛的家长不误解为对其孩子进行宗教意识灌输?大安法师答:作为学前班的老师,出于慈悲,应对班上的孩子先进行道..

问:如果由于医院检查出了胎儿有畸形,因而犯了堕胎的重罪,丈夫和妻子会有恶报吗?念《地藏经》能化解重罪吗?念《地藏经》能的话,如何回向给被堕胎儿的亡灵?若念《地藏..

问:阿弥陀佛!师父您好。就是我想问一下,每年过年我会念《地藏经》,念到清明这段时间,念几十遍回向给我去世的亲人。今年就是前天念到四十九遍,我听说念完《地藏经》还..

参禅的法门,要念兹在兹。时时刻刻都要回光返照,也不要紧,也不要慢,所谓「紧了绷,慢了松,不紧不慢才成功。」不紧不慢就是中道,行住坐卧不离这个,离了这个,就是错过..

又有人问:吃斋有什么好处?我说:‘没有什么好处,是活著上当。’什么意思呢?因为斋菜没有肉类那么好味道,所以说活著上当。可是,假设你不吃斋,便是死了上当..

念经有什么好处呢?念经啊,没有好处!念这个经,要费很多的时间,费很多的气力。好像在佛前念《金刚经》,你说有什么好处?你从头念到尾,啊!费了很多气力,费了很多精神..

父母为孩子操心、担忧的情形,时有所闻!其实,父母给孩子应该是关怀,而不是溺爱。真正的关怀,是要设法使孩子自立、认清人生正确的道路。有一次我去台中时,一对夫妻带着..

如果单独回向,为了表法是可以的。比如说,今天我们单独给一个人做善根回向,为了这个人能高兴,能进入佛门,得到度化,有这样的意义,是可以的。但我们现在不是表法,而是..

修行中,做任何事情都是,保持适度就行。不能太过分,也不能太迁就。你想度化、帮助孩子或者周围的人,必须要有善巧方便。要求太过分了,对方肯定接受不了。根据众生的根基..

三个殊胜中的后行回向殊胜,就是把所做的一切功德都回向给一切众生。我们做功德,种善根,积福德,都不是为自己解脱,自己成佛,而是为了众生,所以要把自己所做的这些都舍..

无论做什么功德都应该有前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后行回向殊胜。如果没有后行回向殊胜,无论种什么善根,无论做什么功德,无论积什么福德,都不会有圆满的功德。做完功..

问:我有一个三岁的女儿,身体一直不太好。生下来时,找人看过说不宜养。她晚上做梦总是哭,还说自己看到鬼了,按理说一个孩子不应该有这些概念。之前我曾经有一个孩子,在..

问:孩子不听话,训斥他,算不算恶口?达真堪布答:这要看你的发心与动机。如果完全是为了众生,为了对方,这样的话肯定没有罪过。如果不是为了对方,而是为了自己,掺杂着..

问:做功德回向时,应该回向给法界一切父母众生。但我还是希望自己的父母健康,孩子考试顺利。请问大恩上师,应该如何回向才能使亲人得到益处呢?达真堪布答:回向给一切众..

一定要好好修忍辱,如果不修忍辱,以后还要感受这样的果报,而且在心里哪怕有一刹那的嗔恨心,也会摧毁你在一千个大劫当中积累的福慧资粮。嗔恨心的过患多可怕,还敢生起嗔..

我们种善根、修福德、做功德,要立即回向。若是没有回向,就像一个很好的东西没有善加使用而白白浪费了。做功德首先有发心,中间有正行,最后有回向。发心就像头一样;正行..

问:我先回向给众生,再回向给家人可以吗?达真堪布答:如果单独回向,为了表法是可以的。比如说,今天我们单独给一个人做善根回向,为了这个人能高兴,能进入佛门,得到度..

问:孩子不好好学习,我非常着急。有什么办法呢?达真堪布答:做父母的,关心他、帮助他是应该的。你现在学佛了,可以为他做祈祷,为他做善根回向。你把自己该做的都做了,..

现在的孩子都早早地面临着社会的竞争,学业繁重,压力特别大。父母也特别操心,要求孩子必须要考上理想的学校等,为他们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可父母越溺爱儿女,越为他们安排..

问:将善根做回向,是不是一种执着?达真堪布答:你真能达到不执着的境界了吗?即使你达到这样的境界了,缘起的作用也是不空的。如果仅仅站在空性的角度里讲这个问题,你还..

问:我在工作时,心中总是不由自主地默念百字明,或者念金刚萨垛心咒,但是有时来不及回向,就去做别的事情了。这样做可以吗?达真堪布答:可以的,但是尽量别忘,尽量记得..

问:小孩子应该怎样学佛?达真堪布答:我们实修中心这几年每年都有点亮心灯佛学夏令营,我每次都给孩子们讲这个问题。佛法里面经常讲发心,你有没有学佛、有没有修行就在于..

归依三宝的好处,实在太多了,可以求得现世乐,可以求得后世乐,更可以由此而得到涅盘寂静的究竟乐。综合起来,约有八种:一、成为佛的弟子,二、是受戒的基础,三、减轻业..

问:台湾人小孩越生越少,父母的期望也越高,许多年轻学生因压力得了忧郁症,还有不少人习惯性自残。曾有人向您寻求智慧吗?您会很怕输给别人的父母和孩子怎么说呢?答:常..

一位居士曾经问到:‘一些父母生下孩子后,为了使孩子平安幸福,一辈子无灾无厄,即过继给观世音菩萨,让孩子成为观音菩萨的契子这样做,究竟有没有用?是不是一种依..

在团体中,要掌握「功德回向他人,责任归于自己」两大原则,有功的时候不要居功,要把功德回向给别人;凡是遇到事情没有做好,领导人要勇敢承担,把责任归于自己,寻求改进..

目前社会上,有一个很好的现象,就是每年都有几十万人,在全国各地寺院受戒,受五戒、菩萨戒。为什么这么多人要去受佛教的戒律呢?这是现代提倡法治社会的必然现象,因为在..

耐烦,是修行的第一步,也是做人处事的首要条件。耐烦,表现在外,是低头下视;蕴藏于心,是沉着默照。耐烦的人,能够包容一切人事物境的纷攘,不怕干扰;耐烦的人,能够观..

古德说:三宝门中福好修,一文施舍万文收;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粒管山河。回向之妙,能不信乎!回向是佛教的专有名词,在佛教的道场里,每天做过早、晚课诵后,必定要回..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