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良教授

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智者大师前期思想中的心灵哲学二、心的净妄问题与能造诸法义吴汝钧在哲学上,特别是在伦理学上,我们对于心首先会提出的问题是:心是清净的,抑是虚妄的..

五、天台宗对观音信仰的推动佛教中的诸神,在我国民是影响最广、信仰最多的,即不是如来,也不是弥勒佛,而是观世音菩萨。不要说民间以观音为名或以供奉观音为主的寺、庙、..

观心问题曾其海对于心的修习,较集中的做法,在智顗的思想体系来说,便是观心。从知识论上言,观心应有所观与能观两面。所观的是心,是我们日常的一念凡心,这种心以攀缘和..

三、王阳明排斥禅宗契入天台王阳明是明代的代表人物,他思想中有许多禅迹,这是事实,但这是表面的、形式的,所以并不重要;王阳明思想的深层本质内容确是排斥禅宗的;他的..

二、天台佛学初期——玄光从师慧思学习“法华安乐行”在天台佛学初期,百济僧人玄光入华求法。关于玄光从师天台宗慧思学习“法华安乐行”的事,《佛祖统记》卷九的《禅师玄..

二、朱熹理学与天台佛学朱熹一生坎坷,在他十四年的仕途中生涯中,由于不知当权宰相王淮同流,受排斥遭打击,时进时退,直到六十九岁罢官还乡。其间,他曾驻足台州,巡视讲..

五、天台外宗时期韩国义通成为天台宗十六祖《佛祖统纪》云:“传圣人之道者,其要在乎明教观而已。上尊龙树,上逮荆溪,九世而祖之宜矣。”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明天台..

一、天台思想的准备时期中韩天台宗关系研究天台宗是创于陈、隋之间的中国佛教第一个宗派,至今已近千余年。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它与韩国的僧人发生着种种关系:从发正接..

二、周武帝灭佛异致天台宗产生一种新思想的创立,除了需要有思想家本人的内在体验和仰杖传统学说的继承外,还要受到社会条件和历史背景的限定。在研究中国佛教的在台宗思想..

一、天台宗研究中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智凯是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因为他不仅提出了一系列独标一帜的理论命题,诸如“一念三千”、“一心三观”、“三谛圆融”等,并且建构了..

六、山家教观时期——义天传山家教观天台宗发展到知礼生活年代,出现了山家、山外之争。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远因安史之乱,近因会昌法难,天台教籍丧失殆尽。直到吴越..

三、禅宗对天台宗的吸收、融合与争论禅宗与天台宗,前者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为特色,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称为是传达拈花微笑、正法眼藏佛心的心宗。后者则以一念..

二、净土思想对天台的影响净土思想,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对中国佛教各宗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宋代以后尤甚。当然,作为中国佛教一宗的天台宗,也不例外,从智凯、知礼到智旭,..

三、天台佛学圆熟时期——波若、缘光从师智凯学习止观在天台佛学圆熟时期,有高句丽僧人波若和新罗僧人缘光来天台从智凯学习天台止观。智凯是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他的圆熟..

四、天台佛学衰微时期谛观返还教典使天台宗复兴天台宗经唐代的安史之乱、会昌灭佛以及五代离乱,教典丧失殆尽,天台佛学处于衰微阶段,衰微的程度令人难以想象,天台佛学传..

三、从西方的泛神论看天台宗湛然的“无情有性”说泛神论是流行于16世纪到18世纪的西欧的一种哲学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神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之中,神即自然界。它的..

一、三论学派对天台宗创立的作用从南朝的齐代至隋代。综观这一时期江东佛学的变迁,可概括为:三论扫“成实”之风,天台继三论之旨。(一)《成实论》之流行《成实论》是印度..

一、天台宗对宋明理学的影响智凯采取了“六经注我”、“随义立名”等方法,从当时中国祖会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印度佛教进行了取舍、发挥和再创造;又把中国哲学中有关人的心..

二、天台佛学中的现象学色彩现象学是20世界产生与德国的一种哲学,它的代表人物是E.胡塞尔。第二次世界打战以后,现象学传播到西班牙、意大利、英国、美国、加拿大、日..

一、“一念三千”是“思维与存在同一”的命题在西方,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探讨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驱康德,在这个问题上走入..

《华严经》在中国流传概述高振农《华严经》是印度初期大乘佛教流行时出现的佛教经典之一。它是在最早的大乘经典《大般若经》流行后,差不多与《宝积》一类经典同时出现的。..

中国近代佛教中的伦理思想(下)高振农太虚还认为,佛教道德是人类道德中最完美的道德之一。他说:“人类道德,古今中外的宏哲,罔不详言。举要言之,儒家的仁义礼乐,道家的..

《成唯识论述记》佛教论书《成唯识论》的注释书。亦称《成唯识论疏》,略称《唯识述记》。窥基撰。20卷(或作10卷、60卷)。全书分五门。①辨教时机。主要说明法相宗的三时判..

上海龙华寺的峨眉山僧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高振农峨眉山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相传是普贤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显灵说法之说起源于何时,已无从查考。但据有关传..

菩提达摩禅法是少林寺禅文化的精髓高振农中国禅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对中国传统文化起着重大影响。随着禅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直到今天..

中国近代佛教中的伦理思想(上)高振农佛教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是佛教教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佛教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主要体现在佛教的清规和戒律之中,而戒律..

关于佛教在社会主义时期作用问题的探讨高振农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至今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它在旧中国曾长期被国内封建地主阶级、领主阶级以及反动军阀和官僚资产阶级所..

朱熹与佛学高振农朱熹是我国孔子以后封建社会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之一。他吸取和利用了前人的思想成果特别是儒、佛、道三家的思想资料;创立了一个庞大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坛经》中人间佛教思想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高振农《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为禅宗六祖慧能所说,弟子法海集录。中国佛教着作被尊称为“经..

民国年间的上海佛学书局高振农上海佛学书局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一所专门编辑、刻印、流通佛学典籍的出版机构。1929年(一说1930年)创办于上海。在此之前,虽有1866年杨仁山..

相关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