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在这个时候,由观照众生的苦来发菩提心。所以菩萨的四弘誓愿,是从苦集灭道的四圣谛升华出来的。从苦谛,一切众生经受八苦的交煎、无量苦的煎熬,所以要发众生无边誓愿..

佛经中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两个商队准备出门经商,但因人数众多,为了避免秩序混乱,两队的领队就商议分梯出发。其中一位很有智慧的领队说:“既然要分梯出发,我让你先选..

【原文】人生世间,纵获高寿,亦瞬息即过。倘不自勉力,则多多皆属堕落恶道。欲再得人身,实非易事。汝今既能知非改过,力修净业。则尚可格物(即克己,不可作格外物会。)..

明白世间实相的纺织女世间大部分的人是盲目的,只有少数的人明白正法;一如只有少数的鸟脱离罗网,少数的人往生善趣。(偈174)-摘自《法句经》有一天,佛陀在阿拉维讲授生..

《法句譬喻经》安宁品第二十三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时,有四位比丘于树下讨论:“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第一位比丘感叹地说:“天底下没有比淫欲更..

我学佛的因缘是源于算命,在我学算命的几年里,我渐渐发现算卦、算命是无法改变命运的。好多朋友找我算事,都说我算的准,但每次他们问我该怎么办,有什么办法可以破解时?..

我们自己庄严无比的主人翁,在佛教早晚课诵本中有一句指得很真确,这句就是:妙湛总持不动尊。妙湛总持不动尊转化了一切境界,降伏了种种的客尘烦恼,其中所谓的妙湛是说这..

【复有多颂,成立如是无分别智: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这一段是说明唯识无义的道理。讲?到六道里面有四种众生:第一个是饿鬼道;第二个是畜..

发愿之后一定要落实在自己的行为当中。如果放逸懈怠我们也看到有些人听到净土法门:哎呀!不错呀!好像对净土法门、对西方极乐世界存在也有点信心,但是他会说:我现在工作..

佛法是从觉性、实相的立场,来观察宇宙、处理人生的一切,因此具有最圆满的价值。但现实世界里,我们都是凡夫,没有办法具足所谓菩萨的智慧与福德,譬如:《金刚经》云:昔..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对比丘开示:“世间上有五件事最不可得。哪五种事呢?一、应当丧失之物不想失去它,此事不可得;二、灭尽消亡之法,希望它不灭尽,此..

我写出我的这些经历,来忏悔我曾经所犯的淫业、杀业,同时警醒世人:圣人果不妄语,不可以儿戏视之!并希望大家能依教奉行,积极改造自己的命运。这一年,是我29岁的那一年..

昔有袁了凡的人,本名袁学海,他是明朝的名儒,小时候就读书,可是父亲要他学医,济世救人,所以改学医。后来遇到一长须老相士,对他说:“你命带官印,你应该读书可做大官..

刚搬来新家的这些日子,每天早晨,张奶奶都会笑呵呵地问上我一句,“姑娘,上班儿去啦!”,张奶奶的笑声很爽朗,一次次地回荡在耳边,她是东环路上的环卫工人,今年,是她..

从前,在扬州有一个卖米的人,这个人,本来是一个很贫困的人,白手起家。后来他耍点小聪明,在卖米的秤斗做了手脚。做了手脚以后,就看起来比实际的要重,事实上没有,就这..

半生花开,半世花落。得意时光阴总是倏然而过,还没有好好享受,美好就消逝得了无影踪;失意时则觉得流年缓慢,秋风与春花的距离是那么遥远。想来人只有在闲淡时,才有机会..

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心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心放下..

每次去爬山,总会遇到一对恩爱的老情侣。渐渐地,有点熟了!今天在半途的凉亭休息时,凑巧,一下子,老先生夫妇也来了,一前一后,缓缓地就坐在我的对面!我礼貌性点了头,..

常人往往视逆境为外来因缘,总不知究竟的缘由为何?往往只在事情表象与人我之间琢磨、计较是非,鲜少转个方向,省察自我。懂得省察自我,就是懂得观因缘。《杂阿含经》说道..

《法句譬喻经》安宁品第二十三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时,有四位比丘于树下讨论:“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第一位比丘感叹地说:“天底下没有比淫欲更..

媛媛与男友在一起的两年里,早已经习惯了小打小闹。不过这次吵架,男友不再像从前一样迁就她了,当媛媛说出分手的气话时,男友竟然同意了。媛媛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在他心里..

潇潇上周末逛街的时候,遇见了一个摆地摊的老奶奶,老奶奶的摊子上写的是能算出你这几年的命运。潇潇很心动就花钱算了一下,老奶奶告诉她她将来结婚的对象是某某地的,潇潇..

自打我有记忆以来,就听妈妈说大姑姑的生活过的不太顺利,我以前没有接触过佛法还不明白,为什么大姑姑的生活会这么多灾多难呢?现在我明白了都是因为杀生。大姑父家是养猪..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