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慧光大和尚

消灾治病有求必应病有能医者,有医不能医者。能医者,外感内伤之病也。若怨业病,神仙亦不能医。念佛,便能令宿世怨家,仗佛慈力,超生善道,故怨解释而病即痊愈矣。外感内..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修证者,益宜挹其高风。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如时雨之润物..

甲、示真信切愿●所言信者,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娑婆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此八种苦..

甲、示念佛方法●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正行。信愿行三,乃念佛法门宗要。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信愿行三,具足无缺..

甲、警人命无常●光阴迅速,时序更迁。刹那刹那,一念不住。此殆造物出广长舌,普为尔我一切众生说人命无常,荣华不久,急寻归路,免受沉沦之无上妙法耳。【杂著】四一●生..

●入道多门,唯人志趣,了无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诚,曰恭敬。此二事,虽尽未来际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以博地凡夫,欲顿消业累,速证无生,不致力于此,譬如木无..

甲、论因果之理●因果一法,为佛教入门之初步,亦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要图。【书二】十●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今时若..

●禅与净土,理本无二。若论事修,其相天殊。禅非彻悟彻证,不能超出生死。故沩山云: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又云:初心从缘,顿悟自性..

●以下论理事:世出世间之理,不出心性二字。世出世间之事,不出因果二字。众生沉九界,如来证一乘,于心性毫无增减。其所以升沉迥异,苦乐悬殊者,由因地之修德不一,致果..

甲、示伦常大教●尽性学佛,方能尽伦学孔。尽伦学孔,方能尽性学佛。试观古今之大忠大孝,与夫发挥儒教圣贤心法者,无不深研佛经,潜修密证也。儒佛二教,合之则双美,离之..

●大启愿轮,深明缘起,其唯《无量寿经》。专阐观法,兼示生因,其唯《十六观经》。如上二经,法门广大,谛理精微。末世钝根,诚难得益。求其文简义丰,词约理富,三根普被..

印光大师认为,世间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如能谛听自己念佛,日久而修得定,即便在世间谋事业,往往能建大功,成大器,四海闻名,名垂青史。印祖是这样说的:无论行住坐卧,..

印祖推崇面食,对豆子、豆油也特别提倡。并提出,保养的办法并不是像世人尤其现代人这样山珍海味、人参鹿茸的大补特补,而是应以合理的素食配合寡欲的生活方式,这对现代人..

印光大师(1861~1940)是中国汉传佛教净土宗的第十三代祖师,弱冠出家,礼终南山道纯禅师为和尚。曾辗转行脚至皖南、湖北、北京、山西、东北等地参学,在楷订以净土法门为..

印光大师和弘一大师是当代净土宗和南山律宗的祖师,是民国时期佛门的两颗巨星,他们之间的殊胜因缘,在佛门中流传甚广。弘一律师是位非常严谨的人,眼光很高,不会轻易地去..

临终念佛不可怕死,也不能求病好况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方。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岂可今日要死,且不愿死。既贪恋尘境,不能放下。便因贪成障,..

复孙艺民居士书世间聪明子弟,于情窦开时,其父母兄师不为详示利害,以致由手淫与邪淫送命者居大半。能不即死,也成残废,无可成立。汝既深受其害,当常存严恭寅畏之心。不..

一、持戒与念佛的关系1、三学为学佛修净之根本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及修净业者之根本,而戒尤为要。故《观无量寿佛经》开示净业三福:一则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

问:请大安法师慈悲开示,为什么近代的念佛人都推广印光大师的著作?很少人推广慧远大师的著作呢?因我也很敬佩慧远大师,而他是莲宗的初祖。大安法师答:首先,本人作为东..

今天给各位介绍虚云老和尚及其禅风。虚云老和尚的前生是憨山大师,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虚云老和尚自己的话里得到证实。老和尚在南华寺任住持时,晋院的那一天到各个殿堂拈香礼..

(第一天)大和尚慈悲、常住的各位班首师父慈悲、各位法师、各位居士:这次新加坡双林禅寺举行禅七,邀请本人前来主七,自己感到非常的惭愧,也非常惶恐,所谓惭愧,就是自..

法国画大师张大千(一八九九—一九八三),四川内江人。他的大作常以「大千居士」落款,说明他与佛教颇有因缘。他原名张正权,先后在松江禅定寺、宁波观宗寺、杭州灵隐寺做..

在湖南常德市石门县夹山寺,清初有一脱下战袍,换上僧衣的和尚,法号奉天玉。他就是明末显赫一时的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闯王)。李自成(1606-1674),本名鸿基,小名黄来..

受三皈五戒了,以后最主要的一个是要护持三宝。三宝里面,佛宝、法宝,你们一般性不会去诽谤的,最容易诽谤的就是僧宝。你路上看到有一个假装的出家人向你化缘,你怎么办?..

印光大师告诉我们,要认识自己的生命。他有一个四料简,讲的是命和心的关联。第一句是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你命很好,你的心也要好,心就是意业,就是思想。我们思想好..

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问,夫妻,儿女,皆是前生所作之业之所感召。若有大功德,则会过于前生所培。若有大罪过,则便不及前生所培。是以要认真修持,以转前业也。..

有一天,在建筑工程正忙,工程车、建筑工人都来准备做工的时候,老和尚知道我的恩师又开始要工作、处理问题了,他故意把恩师叫去说:你现在去磨剃头刀,把剃头刀磨好,当时..

有一个老妪,儿子幼时出家,现在她很老了,连讨饭都走不动路。她获悉儿子当了庙里的方丈,好像这个庙还很有钱。她就心想,这么多人居住,也不缺我一口吃的,我去找儿子吧,..

虚云老和尚入定虚云老和尚是禅宗的祖师,有相当的禅定功夫。他常常打坐,一坐就是十天半个月,出定后觉得才几分钟。我们知道虚云老和尚生活很清苦,有一年过年时,他在自己..

问:为什么近代的净土宗都推广印光大师的著作?很少人推广慧远大师的著作呢?因我也很敬佩慧远大师,而他也是莲宗的初祖。大安法师答:首先,本人作为东林寺过来的,你有这..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