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念佛,一定是持戒信愿行的“行”就是念佛。先由念佛的角度来说,真正念佛就是心念真正放在佛。这必须要放下其他一切不相应的杂念,必须要有能力克服内心所有的坏念头,..

你是否已经厌倦了学习?你现在还愿意花些时间学习吗?你觉得学佛之路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人不学习,内心就会充满种种困惑和疑虑,于是诸多痛苦就会蜂拥而来。那么佛教所谓心..

问:从《楞严经》所看到说,山河大地都是佛的法身所变现。弟子就以此观想都是阿弥陀佛所变现,来念佛,以此修持。听到音声都观想是阿弥陀佛。结果有三次要去佛山闻法的途中..

清朝时有一位克勤法师,他俗姓蒋,是湖南省湘阴人。他从小就体力过人,个性愚直。壮年时,投善化洪世庵剃度出家,在麓山受具足戒。他本来不认识字,学习早晚课诵,花费了五..

你依止在佛堂所栽培的念力,我们一个人不是没事干的,总有一些事情要做,这个时候或者是行、或者是住、或者是坐、或者是卧,乃至于语默动静、穿衣吃饭,你只要有因缘,你就..

假使你每天念地藏圣号,南无地藏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念一千遍,每天念一千遍,能念到一千天,三年,三年一天不断,这个就难了。念一千圣号很容易,那你一个小时都不到,但是..

或问省庵曰:参禅一门,全仗已力,故每多魔事;念佛则仗他力,故承佛护念,魔事不生,有诸否乎?省庵曰:唯唯,否否!夫参禅、念佛,论其难易,固有自力、他力之分;若论魔..

.post-contentimg{display:block;height:auto;margin:0auto0;max-width:100%;}.zw{font-size:1.5em;font-weight:400;line-height:0.59rem;margin-top:-0.36rem;padding:0.4..

问:请益法师,很多人平时很用功念佛,但年纪大或者病痛发生时,常颠倒不念佛。如何避免发生此颠倒,平常要注意什么事情?宏海法师答:我出家这么多年,特别是近些年,也遇..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根据所观境的不同,大致上可以分成三类的修行:第一个叫作自力的法门。这个自力法门,它的所观境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当下的现前一念心性。在观心的时候..

疏文:今念佛者,以佛大愿摄受,大力匡持。威莫敢干,神不可测。虽有魔事,行将自消。又经云: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以阿弥陀佛及十方佛,常护念故。从今..

当我们的心灵不断的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忆念我们未来净土的功德,会有什么好处呢?这个地方有两个:第一个讲到现世的安乐,第二个讲到究竟的解脱。先看现世的安乐,看经文..

善财寻到大愿精进神的住处普现宫殿,便步入宫殿内,见摩尼王狮子座,庄严华丽,上覆摩尼宝网,网上现日月星宿影像,影像下现各类众生受夜神救度的图案,形象生动,图案逼真..

念佛法门是什么?大家要懂得,念佛法门是救度的法门,不是修行的法门,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大家的观念要彻底地改变,我们很多人讲念佛都是讲修行,讲做功夫,在善导大..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出自《楞严经》第五卷“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

垢灭善生,这个自己能够体会到的,你看从前恶念多,现在恶念少了;以前个性刚强,现在柔软了。这都是阿赖耶裡头的染污、习气渐渐薄了的现象,你回心转意了。从前什么都是斤..

我们看丁七的普等三昧愿。这一段我们讲到本尊的功德。前面是针对资粮位菩萨来说,在整个修学当中远离遮障的果报而成就殊胜的果报。这以下是约着加行位的菩萨。加行位的菩萨..

遇见一个学佛的朋友,他跟我说他每天读很多经书,每天都在家念佛念很长时间,他觉着他对佛法已经很精通了,但是我觉得他看很多事情看得都不是很透彻。念佛不是佛号念得愈多..

有人问省庵大师:参禅全靠己力,所以多易着魔。念佛则仗他力,所以蒙佛护念,不会着魔,有这么回事吗?省庵大师答道:不是这样的。参禅与念佛,论其难易,固然有自力、他力..

问:请益法师,念实相佛,非再来大士,难以即生亲证。再来大士即法身菩萨,入登地了,应该相信净土持名念佛,为何要选择念实相佛难行之道?宏海法师答:念实相佛,非再来大..

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不但对自己不好,对别人也不好,常起瞋心就如同慢性自杀一样,所以都希望能好好控制自己的脾气。然而,勉强控制瞋恨心的结果,反而会愈控制,就愈瞋..

念佛三昧人人都能修,我们没有一个理想的修学环境,在家里修。家里面我们不懂仪规没有关系,仪规是小事,我们跟著念佛机念就好。念佛还是以绕佛为主,家里面小客厅,把这些..

一、口虽念佛,而心怀不善,因此不得福报。奉劝世人,既然念佛,就要依照佛的教导行持,要积德修福,要孝顺父母,要忠事君王,要兄弟相爱,要夫妻相敬,要至诚忠信,要柔和..

[南无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佛]消讼事,除刑狱一切世间乐见者,系指在此世间众生,无不乐见者。何以故?因此世间众生无老、病及不可意苦,纯一快乐,寿命无量,光明无量,纯..

「南无大强精进勇猛佛」显威德,化谋害精进勇猛者,勤奋修行也。大强者,形容其精进勇猛,更为异人,不寻常,不能为譬,故以「大强」说之。故行人皈依(归投依靠)大强精进..

感应道交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

所以念佛的时候要放下万缘,什么念头都不要想。自己早晚如果有定课的话,做早晚课,把电话线拔掉,门关起来。为什么?净心,不要有一点点扰乱。这是从功夫上说,这些东西最..

念佛修行唯有解行相应才得真实利益,才有无量功德。解,就是要理解为什么念佛?行,就是按照这个道理去念佛。今天的学佛人或者明白了道理却不能念佛,或者每天念佛却不明白..

我们都知道念佛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但是很多师兄都会疑惑说,自己每天念佛修行,可是并不见得生活有所改善。其实每天念佛的时候就是在种下善因,可是开花果实也不是一天结..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