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妙色身如来”,他的本愿力是:诸佛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外,一切众生听闻到他的名字都能具足这个相好。我们听到妙色身如来法号,好象觉得也没怎么变得好看,对不对..

问(11):在早期婆罗门教经典《奥义书》中,建立了一个恒常不变的“我”,以此作为恒常的本源和解脱的依据,并提出“梵我一如”的思想。而佛教则提倡“无我”,并以“无我”..

不动如来发愿:「我逮菩提时。在所游行投足之处。令有千叶金色莲华。我遣彼华至空佛土。彼华至已称赞于我。彼诸众生闻我名者即生喜乐。令彼众生所有善根。尽皆回向求生我国..

极乐世界的往生者莲华化生出来的当下身体就很无穷,不需要从幼年到青年到中年的过渡,也不需要去哺乳、哺育。这种生命的表象就不是咱们知识的范围了。这个身体是善根福德成..

“如来藏”的内容,在以前的开示中一直没有涉及,其它的内容如“无我”、“空性”、“因果”都讲了一些,但从来没有讲过“如来藏”的内容。今天简单地讲一讲“如来藏”。“..

◎如来十恩《三藏法数》--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一、发心普被恩︰谓如来最初发菩提心,修习胜行,成就功德,皆为普被法界群生,咸令利益安乐。是为发心普被恩。二、难行苦..

本法系观世音菩萨大悲法门,原在部分同修中传授,经上师同意,整理编写为现在的本子,以利益更多的有情。本法在聚积福报、开显智慧方面有广大无边的效用。其修法至简至易又..

我们学习佛法,经常会听到善知识这个词。对其含义,每个人都能说出大概,但详细分别其内容,则往往比较笼统。其实,善知识是佛教一个专用名词。不同于现代汉语中指代某种学..

谈起《华严经》我们还得了解龙树菩萨的功德。龙树菩萨是于佛灭度之后六百年出生的,也是佛在《楞伽经》所悬记的一位菩萨。他的生平德业非常奇特,原来是修外道的,非常聪慧..

赵州从谂禅师,山东人,十八岁时到河南初参南泉普愿禅师时,因为年轻,南泉禅师正躺着休息,就没有起身,看见赵州时就仍睡着问道:“你从哪里里来?”赵州:“从瑞像院来。”南泉:“..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一切大众:‘诸善男子,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复告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又复告诸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是时菩萨大众,..

尔时千世界微尘等菩萨摩诃萨、从地涌出者,皆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于佛灭后,世尊分身所在国土、灭度之处,当广说此经,所以者何。我等亦自..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及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药叉人非人等。无量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尔时曼殊..

佛国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二千,众所知识。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诸佛威神之所建立,为护法城,受持正法;能师子吼,名..

善权品第二尔时,毗耶离大城中,有长者名维摩诘,已曾供养无量诸佛,深植善本,得无生忍;辩才无碍,游戏神通,逮诸总持;获无所畏,降魔劳怨;入深法门,善于智度,通达方..

弟子品第三尔时,长者维摩诘,自念:寝疾于床,世尊大慈,宁不垂愍?佛知其意,即告舍利弗:‘汝行诣维摩诘问疾。’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

菩萨品第四于是佛告弥勒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弥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为兜率天王及其眷属,说不退转地之行,时维摩诘来谓我言..

诸法言品第五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汝行诣维摩诘问疾。’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难为詶对。深达实相,善说法要,辩才无滞,智慧无碍;一切菩萨法式悉知,诸佛..

不思议品第六尔时,舍利弗见此室中无有床座,作是念:斯诸菩萨大弟子众,当于何坐?长者维摩诘知其意,语舍利弗言:‘云何仁者为法来耶?求床座耶?’舍利弗言:‘我为法来..

观众生品第七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观于众生?’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如热时焰,如呼声响..

佛道品第八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通达佛道?’维摩诘言:‘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又问:‘云何菩萨行于非道?’答曰:‘若菩萨行五无间,而无恼..

入不二法门品第九尔时,维摩诘谓众菩萨言:‘诸仁者!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各随所乐说之。’会中有菩萨名法自在,说言:‘诸仁者!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

香积佛品第十于是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于何食?时维摩诘,知其意而语言:‘佛说八解脱,仁者受行,岂杂欲食而闻法乎?若欲食者,且待须臾,当令汝得未曾有食。..

菩萨行品第十一是时,佛说法于庵罗树园,其地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阿难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有此瑞应?是处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佛告阿难..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尔时,世尊问维摩诘:‘汝欲见如来,为以何等观如来乎?’维摩诘言:‘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不观色,不观色如..

法供养品第十三尔时,释提恒因,于大众中白佛言:‘世尊!我虽从佛及文殊师利闻白千经,未曾闻此不可思议,自在神通,决定实相经典。如我解佛所说义趣,若有众生闻此经法,..

嘱累品第十四于是,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我今以是无量亿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付嘱于汝。如是辈经,于佛灭后末世之中,汝等当以神力,广宣流布于阎浮提,..

关于修学位次,我们今天要注意一个观念,就是转字。《楞严经》在经文当中没有讲到一个断除烦恼,没有这句话!这是本经跟其他经典不同的地方。它认为烦恼就是真如,你不要断..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