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妙禅师参话头

涤华禅师《金刚经注解》十四须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名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

涤华禅师心经注解【五】阅读人、当生大欢喜心、当生大勇猛心、当生速进心、当生无退转心、当生无休息心、倘再进步、其乐之言、无可言、其乐之书、无可书、而不是、常乐我净..

涤华禅师心经注解【七】空不异色。“8”(一)空者、是真空也、真空者、有灵有觉也。而不是玩空者、玩空者、空无灵觉也、真空能含一切、一切不碍真空。所谓真空、能含妙有、..

涤华禅师《金刚经注解》二金刚般若波罗蜜卷上若读惹订正本注解人、无名无住僧1、金刚⊙如五金中炼成纯钢。制成金刚刀。亦如金刚石2、般若波罗蜜⊙翻智慧到彼岸。智慧在凡为..

涤华禅师心经注解【三】略论觉性感觉者、人人具足、个个无差。因其迷悟不同、差别之类、有无量无边、是故而使、九类众生、周转而无息也。“悲者、痛也。”九类者、1、卵2、..

涤华禅师心经注解【十二】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故。“41”(一)故知者、所以也、本知也、所知也、此也、知道也。(二)般若波罗蜜多者、本心之灵、本性、本识之妙用也。集句。故知..

涤华禅师心经注解【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玄奘法师奉诏译金山闭关人无名僧感义於一九九三年二月初开笔1观自在菩萨。2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3照见五蕴皆空。4度一切苦..

涤华禅师《金刚经注解》十二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8世尊8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

涤华禅师自写小史予回忆十龄左右、因邻妇替小女叫魂、予答来了、本是一句戏言、予由戏言而生疑、即疑予魂魄失掉於彼处、从愚而成痴、其名为精神错乱、其症甚严、予父母求医..

涤华禅师说——坐禅若问打坐法门者。内心无动,外境莫可入也。心无尘相,坐即平常。无尘相者,内无诸妄,外无诸相。平常者,心无杂念,意不颠倒也。其他甚繁,当自解,而自..

问:世俗之善,非善,非不善怎么讲?答:世俗,之善者。孝上,悌中,爱下者,为善。言不失信,失义,体不失礼,失节,为善。尊夫,敬妻,为善。顺上睦下,扶儿携女,为善。..

涤华禅师论坐禅有句俗话说:人老先从腿老。当觉得自己的双腿不在很灵活的时候,就是自己衰老的开始。我们的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经络图,在经经络图里,可以清楚的看到连接大..

什么是妄想涤华禅师妄想执者,七情,六欲,十八界,二十五有也。七情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具也。有七情者,凡夫之人也。能断尽,七情者,四果道性,大阿罗..

工夫要把得住来果动转施为中,工夫要把得住。昼夜二六时中,工夫要把得住。若有如是的工夫,与你们的本分事才有点相应。为什么要这么用呢?要晓得,工夫上有一点放下来,就..

第六日祖师的权便药山惟俨禅师,一日坐次,僧问:“己事未明,乞和尚指示。”师良久曰:“吾今为汝道一句亦不难,只宜汝于言下便见去,犹较些子;若更入思量,却成吾罪过;..

第三日无头公案我们所参的话头,既然是个“无”字,总不能不谈谈它的来由。它的来由,本出自中唐赵州从谂禅师答僧问狗子有无佛性的公案。但是,看“无”字话,却是始自北宋..

禅七讲话外一篇参话头开悟解疑参话头开悟解疑参话头是悟入心性的最佳方便,悟入心性就是开悟。什么是心?如何认识它?这当然不是指心脏的心,而是指能思考能分别的心。如果..

第五日修行歧路为了避免在参禅道上走上歧路,应该谈谈一般人常犯的几项心理障碍。所谓障碍,就是障入正道;所以,障碍本身就是歧途。在这里,我特别提醒,修行人不可忽视。..

第七日禅宗的独特家风佛教各宗派都有其不同的见、道、果。显教各部派论见、道、果,都从因上论见,进而依见修道,最后成就见的果证。以遵奉佛说的小乘诸部为例,先由闻思上..

第二日疑#8226;疑情前说参禅贵在起疑情,须知这个疑情是用来参究话头的,决不是十根本烦恼中的疑心所。烦恼中的疑心所,是疑业果,疑三宝,岂可与疑情之疑相提并论?也不是..

第四日离心意识大慧宗杲说〔1〕:心意识之障道,甚于毒蛇猛虎。何以故?毒蛇猛虎,尚可回避;聪明利智之士,以心意识为窟宅,行住坐卧,未尝顷刻不下与之相酬酢,日久月深..

禅七讲话甲篇禅七·话头禅佛陀所转*轮班有两种:一是教*轮,一是证*轮。教*轮乃指佛陀所昭示的甚难遇的道理,证*轮乃指佛陀所觉悟的最高出世的境界。而且,教是证的导入,..

问:古人云:lsquo;参究,在搬柴运水行脚处参。rsquo;今之学者,要在静坐,参功有力。若在四威仪中,与物交接,心念纷飞,话头沉没。若惟静坐,又违古人操履。若与物交,终..

白居易向惟宽禅师请法的故事,身口意要怎么各自修行?

鸽子飞过.野狐闻道--百丈怀海禅师的故事奉新百丈禅寺顿雄法师升座庆典圆满后,我们赶在回程的路上,大家心中仍充满着法喜,途中几位居士对百丈禅师的故事甚感兴趣,由于百..

学道惟贵痛切,一刻不可放过。盖从无始劫以来,迷而不觉,今一旦知愧,已是三四十岁。若更因循,更有百年,亦顷刻而已。古来学道之士,如痴似兀,其道愈深,其养愈淳,故能..

良介禅师,唐时会稽诸暨人,二十一岁在崇山受具足戒。他很欢喜游方参访诸山长老,曾于南泉禅师那儿领悟了禅旨,继而又在去严云处将其他疑情参透。大中末年,介师在浓山大弥..

古德教人参禅做工夫,先要内脱身心,外遗世界,一切放下,丝毫不存,单提一则公案话头。如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或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或审实念佛的是谁。随举一则..

今天我们要说到中国的名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都知道苏州有一个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所以这两个地方,杭州可以说是非常富贵;苏州也有一种情调,最主..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