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往生净土经

既知如上所说义理,必须依此谛信。自己见得及者如是信,即自己见不及者,亦必也如是信。仰信佛言,断断不可以己凡情不测,稍生丝毫疑念。方可谓真信矣。印光法师《与徐福贤..

问:弟子修学净土法门有一段时间了,刚开始很相信,可是随着所学的净土知识越来越多,反而生起了疑惑,这是为什么?弟子现在很恐惧,唯恐不能深信切愿,错失此生往生大利。..

不是你念佛就表示你修净土宗,修净土宗跟念佛,没有直接的关系,你心中没有信愿,没有对名号产生强烈的信心,没有往生的愿力,你只就是念佛而已!我遇到一位其他宗教的道友..

那么在信愿执持名号当中,有散心念,有定心念。我们就是散乱的心称念佛名,这样的福德善根都是不可称量的。前面蕅益大师解释那个阿鞞跋致,四种不退,四种不退里面,谈到一..

最初迷真起妄,则曰一念妄动。末后返妄归真,则曰一念相应。是则起妄之后、归真之前,更有何法,能外此一念乎?是故一念悟,随净缘,即佛法界。迷,随染缘,即九法界。十方..

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这是拨正一种观点,而且在省庵大师那个时代还是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所以就叫都言,很多人都这么说。说什么呢?这也是以理夺事的一种说法。..

1939年春,周恩来到南岳衡山为游击干部训练班作陈述。其时南岳寺观里的和尚道士以丘赞、演文法师为首,组织了一个救亡集体南岳佛教救国协会,决计为抗日工作尽一份力量。可..

《解》净土法门。三根普摄。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甚深难信。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无疑也。净土法门。收机最广。故能三根普摄。上中下三..

一日禅:佛说菩萨的发心始终如一佛陀教诲我们:一位大菩萨的发心,从最初所发菩提心,直到成就正等正觉,从不生染污心、瞋恚心、痴心,慢心,从不生声闻心,从不生辟支佛心..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孑立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七事水喻,人亦如是。谛听!谛听!善思念之。​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有一天,佛祖在给孑立园给比..

编者按:剃度出家在年岁上有何需求?一般说来,我国其时对于出家为僧在年岁上有所束缚,小于七岁或大于六十岁,不宜出家为僧。但事实上,佛陀住世之时就有百岁老人苦求出家..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丁酉夏,(普陀山)法雨寺大众一再坚请大师讲经,大师推托不掉,就为咱们讲了一座《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便蒙钞》是清代红螺山资福寺达默法..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