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十善业道经音频

我们想善的时候是善的力量。想恶是恶的力量。白法和黑法在自心显现无疑。经常你能依戒依法起心动念的,你修行达到一定的层次了,身口意善业就能有显著的变化。久修的同修,..

比丘要谦虚一点,他能让烦恼破除,让妖魔外道恐惧。我们学法的人没有这种正气。不去化除众生的烦恼不正确的,见违法行为不敢迎面而上,没有这种心态。菩萨摩诃萨这种名称一..

见了一朵花有些人非常执著,见了佛法僧三宝,有些人知道顶礼,有些人教了又教他就是不知道顶礼呢。以往的习惯,那是业势种子,随业所显。以往你经常拜佛,今天见到佛,他就..

后面的四种欢喜赞叹,乃至随喜,回想,加起来每一个行为中产生的思想行为里面要产生好多行为,在离杀生的行为中要产生五种思想。这五种加形思想,一个善事中要产生这样的,..

佛告诉龙王一切众生由心想一故造业一,一切轮转,以这样的因引起这样的果。诸曲轮转,这就是结果。这个结果有它的因就是从造业而来的。业就是一种行为,包括三个方面,身业..

下面的经文,佛再次劝我们发愿往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这是第三番劝我们发愿了。第一次我们所读到的经文佛对我们说:“众生闻..

再看众生浊是怎么回事?色、受、想、行、识,这是五阴。见慢呢?见我、慢我,这是在第七识里头四大烦恼常随相,这个地方四大烦恼只是讲这两种。在众生浊里面,色阴,五阴里..

请看下面经文:舍利弗,我见是利。“我”是释迦牟尼佛自称。我见到是利,是指前面所讲的功德利益。“故说此言”佛给我们讲的,他真正见到了。“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

经上来看,佛首先是说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用意是劝信。到这一段,是劝我们发愿。愿,这个力,实在是不可思议。世出世间法,我们常讲“有愿必成”。只要你这个愿力不退转..

我一句阿弥陀佛奉行起来之后事,就可以对执八万四千烦恼。能惭悔一切的过罪,能奉行一切善法,一句阿弥陀佛念起来之后,身口意善业就可以对执。平时讲得多好的念佛众生,我..

第三种心里的大善事就是要没有愚痴心,要明信因果,把善恶因果能掌握清楚,如果你不认识这个因果,不信因果,诽谤因果就是恶事,现在能清楚地掌握因果关系,按照这些因果关..

再讲到本经所说的这个就是此中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实实在在是“实该观经三心”。这个该,把观无量寿经的这个三心都包括在其中。观经的三心,第一个是至诚心、第二个是深心..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十善业道经,十善业道经是佛说海龙王经当中接下来的。为什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十善业道经呢?今天先说学习十善业道经的缘起。在我们现在的学佛来说十善业..

一旦淫欲心守不到,在家人的邪淫戒守不到,你叫他好好地学习佛法那就不行。他的心都在世间上的享乐上去了。所以我们的心一旦被欲望所占有了,你想用心来修行善法就有障碍。..

在十念处的基础上进一步来修学十正勤,十正勤修好了,十如一注,神通定力就能生出来,就能修出来。所以我们说依戒生定,依定发会。依戒,戒就体现在四正勤当中。四正勤体现..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一句是释迦牟尼佛的问话,叫舍利弗尊者给他讲:你的意思以为如何呢?为什么这个经的名字叫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实际上..

口头上有四种善行。不两色不挑拔离间这是最基础的。有斗争有争吵的时候,你能善言让大家平息烦恼平息纷争,这就是口头上的善事。要说这种合合语,团结语。你不要人家本来是..

下面一段经文,要讲阿弥陀佛成佛到现在有多久了,这也是我们很关心的问题。请看经文: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这一段话,诸位要好好地记住。佛的寿命是无量..

你要保持一种单纯的心,修行就比较好些。一门深入就讲究保持单纯心。想法不要太多了。所以经常我们修行过程中障碍就在这里。他什么都想修,弥法我想学,禅定我想学。佛法上..

下面这个经文是就我们这个亲切的感受,说西方世界的种种庄严。请看经文: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

这个世界的美好实在是不可思议,没有法子能够说得尽。释迦牟尼佛在此地只给我们作一个很简略的介绍,说明在我们那个太虚空里面,有这么一个星球,佛经里面讲的世界,我们现..

我们念佛人要成就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成就一心不乱,成就心不颠倒,必须要返迷归悟才行。也就是念念觉而不迷啊!六根对六尘境界,样样都明了是觉,样样都不迷是觉。什..

请看经文: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这个是总结前面所讲的依报庄严,都是阿弥陀佛他老人家的愿力、行力之所成就。这里讲的是重重结示,令生信一切庄严,皆是阿..

经文:“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这一句话是征问,因为舍利弗尊者没有提出问题,所以佛叫着他说,舍利弗,彼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称作极乐呢?下面是佛自己作..

各位大德法师,居士菩萨慈悲:从今天起,我们在报慈寺举行一个讲经法会,能够有这样的殊胜机缘,确实非常难得。在此,本人深深感恩参加法会的各位大德法师和护法居士。古人..

下面要讲的是天人众,请看经文:及释提桓因等。这一位,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很熟悉的,中国的道教尊他为天尊。有许多的宗教都是以忉利天为归宿、为究竟。当然在佛法里面看..

再看下一段经文:“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这一段则说的是菩萨众。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略称,翻成中文..

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阿罗汉”是梵语,里面含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是“应供”,第二个是“杀贼”,第三个意思是“无生”。阿罗汉是果位,到他证果的时候,则称为阿罗汉..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