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弟子念佛老是会出现念头不专一,心不清净,是很难理解到功夫成片。请法师能否开示一下,怎么样使我们念佛能达到清净心和功夫成片?使万修一二去当中,我就是其中一个。..

问:佛针对不同根机的众生讲了八万四千法门,现在都讲一门专修,这和法门无量誓愿学是不是矛盾?大安法师答:法门无量誓愿学出自菩萨四弘誓愿,四弘誓愿乃从苦、集、灭、道..

菩萨谓查母曰:汝何不勤勤念佛?答曰:因添儿孙,时常抱持,恐有不净。菩萨曰:汝谓不净念佛,恐怕有罪,不知不念佛则获罪无量。莫计净与不净,只管念去可也。-----《西方..

问:请解说《观经》中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的涵义。大安法师答:这是《观经》流通分付嘱之文。据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所述,释尊对阿难的付..

1939年春,周恩来到南岳衡山为游击干部训练班作报告。当时南岳寺观里的和尚道士以丘赞、演文法师为首,组织了一个救亡团体———“南岳佛教救国协会”,决心为抗日事业尽一..

四无量心,四无量心是什么呢?就是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慈悲喜舍这四无量心。慈能予乐,来摄受一切众生。无量,自己的慈也无量,所摄的众生,所教化的..

菩萨见三界的众生,都患了贪瞋痴三毒的毛病,有种种的苦恼,在长夜漫漫中被煎熬和压迫。按理来说,出家修道人不应该有烦恼,可是也有种种烦恼,为什么呢?因为心不清净。这..

修道人,一定要培养四无量心。有了四无量心,才能教化众生,令众生离苦得乐。修道人若无四无量心,就与道相违背,就是修了八万大劫,离佛道尚有十万八千里。四无量心是修道..

一般的学者说:《楞严经》是假的,不是佛说的,又有什么考证,又有什么地方记载。这都是他怕《楞严经》,没有办法来应付《楞严经》这个道理。《楞严经》中他们所最怕的,就..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净的莲花,都有无量的智慧把良知、良能启发出来,则福慧果报无量!△佛陀在人间,无非是要教导众生自觉有与他同等的这分智慧,也要教导众生与佛有..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这么说:人生有二种形态永远形影相随,一项是贫穷,一项是垃圾。欲念无穷是心贫贫穷跟随着垃圾,垃圾也离不开贫穷。想想实在有道理,看看有很多贫苦的家庭..

我们不能只知道消福,不知道积福。如果我们没有慈悲心、没有菩提心,一直在贪嗔痴慢疑的状态中吃喝玩乐,这一切都是在造业,都是在减福。等到福报穷尽,业力现前,我们只能..

我们是大乘修行者,尤其我们是修大乘密法的,方便法门很多。先把我忘掉,不能自私自利,然后为了有缘众生,怎么都行!不是为了自己得到好处,而是为了有缘的众生,为了需要..

这两天我们一直在讲因果,以前也讲过很多次因果。虽然都在听,但都是耳旁风,从这个耳朵进来,从那个耳朵出去,都没有在意,没有真正的落实。因果是真实不虚的,是自然规律..

我们现在在建佛学院和实修中心,但是我从来都没有跟大家说过这样的话。我到汉地已经七八年了,没有向任何人要过一分钱,就是随缘,看自己是否愿意做这些功德,有没有这个心..

福报是修来的,功德是学来的。我们真正能学修舍心,真正能做布施,才能得到这些福报。否则即使我们得到了一些暂时的利益,也是一种痛苦,一种压力,并不是什么真正的福报,..

我们有些修法仪轨里有这样的观修方法:所有的色相都是佛相,所有的音声都是咒语,所有的起心动念都是智慧,一切都要观为圆满清净。为什么这么观呢?因为我们觉得佛相、咒语..

学佛修行,不要总担心、总害怕。什么是魔?方便的说,让你心乱、让你烦恼、让你痛苦的,就是你的魔。如果你的心动了,它扰乱了你心的清净,它就变成魔了;如果你的心不动,..

什么是恶语?无论所说的是何种话,无论是好听的还是难听的,只要让对方生起烦恼,让对方反感了,就是恶语。所以说话要把握分寸。虽然你说的话没有不悦耳的,但让对方起烦恼..

持戒中,心变得柔软是最殊胜的。我们受持了很多戒律,像居士戒、菩萨戒、密乘戒,虽然受持着很多戒,心有没有变得柔软?犹如棉花被石头压住一般。棉花若是没有被石头压住,..

幸福快乐之因叫善,烦恼痛苦之因叫恶,珍爱生命是幸福快乐之因。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生命都是最珍贵的。我们天天在外奔波,就是为了养好自已这条命。一旦生命垂危,财富甚..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前面已经做了一些说明,进一步谈‘有相’这个‘相’是什么?《金刚经》中提到四种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现代是一个倡导民主、自由、平等的时代。实在说,佛教的皈依三宝,就是皈依人人和佛陀共有的佛性,这就是民主的精神;受持五戒,就是对人尊重,不任意侵犯,这就是自由的意..

问:师父讲修学从读经下手,读到心清净有悟处时才看注解,心不清净看注解会看错意思。弟子常听师父讲《无量寿经》,请问这与看注解有什么分别?净空法师答:听经与看注解有..

问:培训班的同学,第一次大座学讲《无量寿经》,请问应用多少时间为宜?净空法师答:你必需要考虑现代的社会,要想到别人给你限定多少时间为准。别人请你讲一个星期,一天..

问:佛说‘万法皆空’,可是在日常事相上千变万化,请问应如何处理?净空法师答:‘万法皆空’说得很深,不是初学人的境界。如果你真的懂得万法皆空,在日常生活当中,千变..

放生是积德造福解灾的极好办法,放生就是救那些被擒被抓,将被宰杀,命在垂危的众生的命,而众生最宝贵的就是自己的生命,救他们的命,他们感激最深,所以功德最大!大智度..

问:世尊在世,不让弟子结婚生子,要修清净行。请问是不是因为会影响道业?净空法师答:弟子有在家与出家之分。在家弟子,佛也让他结婚生子。若是出家弟子,确实会影响道业..

问:佛说女众出家会灭法五百年,请问女众可否出家?净空法师答:其实女众与男众是一样的,如果有分别就不是佛法,至少不是大乘法;小乘法有这些执着,大乘法没有,大乘法是..

问:请问阿罗汉与菩萨的慈悲平等心有何分别?净空法师答:阿罗汉与菩萨的慈悲平等心,有程度上的不同。我们从《金刚经》上可以得到证据,须陀洹已经做到‘无我相、无人相、..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