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无常经原文

宗喀巴大师唐卡(局部)(图片来源:资料图片)《三主要道论》原文:顶礼诸至尊上师!我随己力而宣说,欲解脱者之津梁,诸佛经典精华义,一切菩萨所赞道。不贪三有之安乐,..

人人有大神通,可以在天空中自在飞行。(图片来源:资料图片)《起世经》:诸众生等多得生于光音天上。是诸众生生彼天时。身心欢豫。喜悦为食。自然光明。又有神通。乘空而..

经云:“高必坠,聚必散,合必离,生必死。”因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这是宇宙人生亘古不变的必然规律。所以佛告诉我们,“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希望我们能对这个变..

《大智度论》:“我自惜命爱身。彼亦如是。与我何异。以是之故。不应杀生。”注:古代圣贤告诉我们,为人处世应当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想他人之所想。其实何止人与人相处要这..

本经中的普贤菩萨圣像:满月童子形。五佛头冠。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召集金刚铃。契鬘纵缓带坐千叶宝华。下有白象王象有三头。鼻卷独股杵。各具六牙。其象四足踏一大金刚轮..

窗外的秋叶一片金黄,在瑟瑟的秋风中摇来摆去,相信过不了多久,它们都会一一掉落,一片不留。同样,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最终都会逐一离开人间,没有一个人可以生而不死。..

如果你很痛苦,那不是因为事物无常,而是因为你错以为事物有恒。一朵花的凋谢,你不会太难过,因为你知道花开易谢,原本无常。但是你却不能够接受你所爱的人遭受无常,当她..

放弃其实也是一种美,它并不代表逃避,因为这只是一种选择,是另一种美丽。生命给了我们无尽的悲欢,也给了我们选择的权力。于是,安然一份放弃,固守一份超脱,不管红尘世..

我们说一切法门,例如净土法门,我们看到,印光法师的《文钞》里边也有这个话:他说我们念佛的人,应当把这个“死”字贴在我们的额角头上,就是经常要念无常,一样的道理。..

一、总说死期无定之因相有三种,第一、南瞻部洲人类寿量无有定准;第二、人类死缘极多,活缘极少;第三、所依身极脆弱。以因果门归纳此三因相,第一因相由果门成立,后二因..

无常的洞见能照亮生命中的每一刻。当我划亮一根火柴,就产生了火焰;因为有火柴,火焰才能显现,然而火焰一旦显现,就开始吞噬火柴。无常的观念就如火柴,无常的洞见则如火..

一件事情的发生,衡量不出一颗心的淡定,而一颗心的淡定,却能影响一件事的解决结果。一个人的深度,衡量不了一颗心的从容,而一颗心的从容,却能彰显一个人的深度。让我们..

净业行人常常观照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对于净业成就有很大助益。我们这一世的生命是因缘所生法,八苦交煎,本质上是苦空无常。但我们常常没有智慧,把一切认为很真实,..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经常念这句话。希望大家也能多念无常迅速,多念修行了生死。用功时虽然辛苦,但将来你到了极乐世界就幸福了。修行不容易,我有经验的..

光阴迅速,时序更迁。刹那刹那,一念不住。此殆造物出广长舌,普为尔我一切众生说人命无常,荣华不久,急寻归路,免受沉沦之无上妙法耳。生死大事,须当预办。若待临行方修..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我们的一生,与其说使用身体来为我们的学习工作服务,不如说,我们在很多时候都做了身体最忠实的奴仆:忙于它的吃,忙于它的穿,忙于它的住,..

问:看破无常是不是逃避现实?不执著是否过于消极?济群法师答:无常,是世间的真相,是人生的实质。所以,认识无常非但不是逃避现实,恰恰是要我们认清人生最大的现实,整..

问:净土宗学人常见这么一句话,《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曾看到一位居士说:《大集经》没有此说,这是以讹传讹。弟子没有余力去通看..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佛说八..

1939年春,周恩来到南岳衡山为游击干部训练班作报告。当时南岳寺观里的和尚道士以丘赞、演文法师为首,组织了一个救亡团体———“南岳佛教救国协会”,决心为抗日事业尽一..

学习佛法在世间是最幸福的人,学习佛法能了解生命的意义,否则的话会迷失在这个境界之中。长廊虽然很美,但是长廊不是我们的皈依处,如果我们迷失了自我,迷失在境界当中,..

现今是末法时代,灾难不少,总不禁让人心头一颤,又有多少幽幽亡魂无谓牺牲,独留亲人悲伤逾恒。佛陀常教诫弟子要时时「念无常」有一次,佛陀问弟子:「你们认为是海水多?..

《佛说无常经》云:「假使妙高山,劫尽皆坏散;大海深无底,亦复皆枯竭;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早会时间,上人提到上印下顺师公上人生前即言..

我们要明白一切都是无常的,没有恒常不变的,都在刹那、刹那当中变。我们修好无常了,不是什么也不要,不是什么也不做。因为我们不懂得寿命无常的道理,所以做任何事情都不..

问:既然万法都是无常的,如果有一天外器世界毁灭了,信佛、不信佛的人都一样死了,那信佛还有什么意义?达真堪布答:信佛,学佛,解脱成佛,不是身解脱,而是心解脱。这种..

无论是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还是接待人还是处理事的时候,我们最好都能从三种角度来思考与衡量,这样才能圆满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首先是要站在三世因果的角度来思维,其..

佛讲过,不管是外器世界还是内情众生,都没有恒常的,都没有不变的,都在刹那刹那当中变。要反复思维这个道理。哪有不变的?都在变。如果我们心中没有准备,外境突然变了,..

在一切对境中,心都要保持平静。即使有人赞叹,也没有什么可得意的,因为还有人讥毁你。即使有人讥毁你,也没什么可伤心的,因为还有人赞叹你。若希望人人都喜欢你、赞叹你..

无常是佛教的基本教诲,可用来调整、调适自己的心。需要了解三个方面的无常:环境的无常,身体的无常,心的无常。没有相当修行的话,难以直接体验到心的短暂、无常的本质。..

发出离心、修菩萨行。这有什么好处?一位在家人不论有钱、没钱,有地位、没地位,有名望、没名望,总是有著许多的牵挂和烦恼。钱多位高的人,通常反而是最没有安全感的:当..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