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五大戒律

随皈依而行持,也就是经典中所谓的皈依戒,或皈依的学处。这种学处在《大涅槃经》中是这样讲的:皈依佛陀后,此人则为真正的居士,从此以后任何时候也不能皈依其他天神、外..

万万没想到,疫情之下,合十礼火了!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一些国家的日常问候习惯,比如握手、拥抱、亲吻礼等,正在发生改变。据媒体报道,英王室成员一改传统礼仪..

藏传佛教主要有五大宗派,分别为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简称藏传佛教五大宗派。宁玛派由于该派的僧人都戴红色僧帽,所以也被称为红教。公元11世纪,该派..

皈依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追求生命的平安与自在。有人以富贵为皈依处,就认定富贵能带给我平安与自在。有人以权势为皈依处,认为权势能带来平安与自在。有人以爱情为皈依处..

《慧灯·问道》第五季戒律篇第6期 1.灌顶和密乘戒的关系是什么? 2.受过密乘戒后,可以告诉周围人吗? 3.如果觉得有师兄破了密乘戒,该如何与他相处? 4.进入密乘后因为失..

戒律在云南佛教中的实施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严耀中佛教以“戒为无上菩提本”[1],通过作为行为规范的戒律来体现佛教作为人类道德源泉之一的价值,故戒律的实施情况实际上..

佛教戒律与唐代妇女家庭生活严耀中[上海]学术月刊,2004年第8期唐代在家信佛妇女受的主要是菩萨戒,严格地将戒律约束着自己的家庭生活,从生到死,自始至终。最普通的如不..

试论中国佛教戒律的特点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严耀中建立对人的约束与规范是宗教的普遍特征。前者就精神而言体现着宗教间的共通性,后者,包括由此订立出来的仪轨,却是把不..

《慧灯·问道》第五季戒律篇第5期 1.如何理解“要发菩提心,就要守菩萨戒”? 2.对于大乘修行人来说,受菩萨戒是必须的吗? 3.没有受居士五戒,能直接受菩萨戒吗? 4.受持..

《慧灯·问道》第五季戒律篇第4期 1.八关斋戒的由来是什么? 2.八关斋戒对修行有什么意义? 3.八关斋戒都有哪些种类? 4.破了居士五戒,还有资格受八关斋戒吗? 5.守八关斋..

《慧灯·问道》第五季戒律篇第2期 1.怕破戒而不敢去受戒,怎么办? 2.受戒越多越好吗?受戒的等级越高越易解脱吗? 3.破戒和犯戒有区别吗? 4.破戒后最好的忏悔方法是什么..

《慧灯·问道》第五季戒律篇第3期 1.擅自修改誓言有过失吗? 2.学习《易经》会不会破皈依戒? 3.佛教徒对外宣说没有宗教信仰,破皈依戒吗? 4.皈依戒中的“不伤害众生”具..

广东雷州高山寺2011年农历三月念佛七法会仁焕法师开示(三月十九下午)消灾免难五大要要想消灾免难,首先我们要真正理解灾难的根源在哪里。灾难的第一根源就是杀生。杀生是世..

佛门无上妙法切莫胡乱诽谤天晟传统文化研究所陈士东近几年东密回传,藏密大兴,一些上师纷纷至汉地灌顶传法,密宗类书籍也相继得以出版,这本是一件大好事,我们当欢喜赞叹..

佛门行者的「课」指什么?高明道中国佛教寺院里,僧众早晚固定都有「课诵」,甚至也有优婆塞、优婆夷在道场跟着师父们一起参与抑或自己家里「作早晚课」。这在华夏佛门是三..

戒律外寺制僧规的产生及其特点和意义周齐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同样,佛教有戒律。这不仅在道理上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上也是众所周知的。佛教的戒律,在释迦时代即形..

《慧灯·问道》第五季初入佛门篇第2期 1、过分感性vs悲心强烈,怎么区别? 2、女性可以不转男身而成佛吗? 3、未灌顶而看密法,该如何补救? 4、众生度不完vs众生都能成佛..

戒律是阻挡邪风的墙◎陈亦新:修行为什么要守戒?●雪漠:我们先从婆罗门教谈起。婆罗门教的修行者也会解脱,只不过不是佛教认为的那种究竟解脱。婆罗门教有多种瑜伽修炼,..

《慧灯·问道》第五季初入佛门篇第1期 1、什么叫“一心不乱”? 2、如何做到一心不乱? 3、可以帮别人完成共修功课吗? 4、母亲不知我帮她做功德,她能获得利益吗? 5、看..

戒律对佛教神圣性的建构与诠释佛陀成道五年之内,僧团和合清净,后来逐渐开始制定广戒;在佛陀涅槃前,留下“以戒为师”的最后教诫。从根本上说,佛教是以解脱为根本目标,..

问:女众到寺院,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为什么呢?女众来到寺院,有哪四点要注意的呢?答:这一部分是特别说明女众到寺院时,应当注意的事情。因为女众往往情执比较重,所以..

问:我是刚刚入佛门者,请问法师,如何学佛?悟妙法师:1、学佛首先要依止善知识,之后依善知识的引导,通过闻思修行,逐步踏上三世诸佛成佛之道,把凡夫庸俗的心念逐步转化..

戒律的艺术(2007年7月24日)我先介绍一下戒律在佛教中的历史渊源、地位和意义。海外有一位法师认为,释迦牟尼佛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说得很对。释迦牟尼..

实拍云南大理鸡足山,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海拔三千多米高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