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就寝时,不要躺下就睡,应当先观察自己在一天中,有没有做过违背菩提心的事情,如果有就要忏悔。忏悔最重要的是下决心:“虽然今天我多次违背了菩提心的学处,做了诸多..

有些人认为学佛之后,不会再有业力现前,不会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但这是不一定的。《俱舍论》中讲,修到忍位的时候,才能把业障彻底消除,曾经造的恶业才会彻底穷尽,再也..

总结我的前半段人生,从大学毕业开始,我的前半段人生好像就是在为房子而努力。单位分得一套房子后,我和先生结婚,然后生小孩。小孩子两岁半多点的时候要上幼儿园,但房子..

禅修所做的,就是帮助我们培养正念,把心带回到当下。这样,我们才能从情绪和妄想的缠缚中脱身而出。如何才能把心带回当下?佛教中,最基本的修行就是戒定慧,又称三无漏学..

《佛教小故事》内心的肮脏难改善外表的肮脏我们可以清洗掉,但是心灵的肮脏却是用什么都洗比掉的,看一个人不能光看外表,因为有比外表更加重要的心灵。舍卫国有一个做清洁..

体会根植于内心的信仰这两周重温同喜班“信仰篇”,颇有如获至宝之感。我学佛以前一直以为自己从小受到的是唯物主义教育,又是无党派人士,对于信仰是没有明确追求的。《当..

一、如何面对逆境生活中,一旦遭遇逆境,如身体不健康,家庭不和谐等等,我们便会痛苦不堪。究其原因,在于我们心里有恒常的设定,一旦被无常打破,便不接纳。导师指出,佛..

问:对于像自己这样恶劣的众生,如何从内心建立能往生净土的信心?索达吉堪布:如何成立往生极乐世界之理呢?首先,这是佛陀和前辈大德以无欺的金刚语宣说的,其次,从正理上..

观察内心世界(摄影:何雄周)古人常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什么叫开悟呢?从佛法的角度,我们每一个人在没有经过佛法教育之前,我们是活在无明当中。所以我们平常生活..

无论什么样的外表,过两年都会衰老。人不同的是心,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善良的心地更加珍贵,善良的人是最值得尊敬和赞叹的人。学佛和做人是一回事,不是学佛是一套,做..

在大乘经典中,佛陀对吃肉呵责这么严重的很少,像《楞严经》的这样的,很少!佛陀都要大概带过去。当然它的理由就是说,说这个吃肉有什么问题,会变成大罗刹呢?在《梵网经..

平时有人向我们问路,要去某个地方,这时候应该有礼貌地告知,用手掌示意,不应该随手一指甚至冷眼相向。给别人递东西也是如此,应该是用右手或者双手递。要断除对他人轻视..

现在人的病,都是吓出来的。很少是自己得出来的。比如癌症,以前有没有,有,但没有这个名词。现在人一听说癌,医生说三个月就死了,你过不了两个月就死了。为什么,吓死的..

轮转(资料图)由于无始以来我们的烦恼、习气、业力等一直十分深重,贪图世间享乐便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并在修行上出现懒惰放逸的情况,若是这样,违缘就一定会出现。我们都..

修学内心建立活水源头修学佛道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很多的障碍,真正的障碍是我们的烦恼,以及邪知见。这些障碍能够打败我们的主因,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烦恼深重。当然,一..

改变内心(资料图)我们发觉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自己想改变。你去看一个修行人,如果他自己不想改变,你怎么讲都没有用。一个人要颠倒,佛菩萨来也是没有用!为..

一信徒问师:师父,看您的萝卜开会上说人生要想有意义的话,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要做到专注。但是,以我自身的感觉就是,坚持和专注恰恰不是很快乐的一件事,而去不断..

问:师父您好!我有一个疑问,佛菩萨为什么不在众生面前显示神通,让肉眼凡胎的人类亲眼看到佛菩萨的真实存在?这样人们容易相信因果不虚,善恶有报,就不敢作恶了。学诚法..

人生就像读一本书一样,也是有尽头的,光阴飞逝,一晃眼,我们就会面临这一天。时光流逝,挡它不住。当犯错时,我们不可能要时钟倒退,重新来过。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握现..

在我刚皈依佛门不久,内心经常有不少莫名的痛苦,由于对心灵的规律还理解不深刻,因此常常对因果报应存在种种疑虑。我曾经向我的一位德行极其高尚的师父请教:“因果报应到..

一信徒问师:师父,内心很谦虚的人,能否去掉我执?师答:谦虚和我执是互为因果的,没有我执的人他是真谦虚,有我执而又很谦虚的人那是假谦虚。你必须真正去掉我执,那才是..

邪复成非:迷本圆明,是生虚妄,妄性无体,非有所依,将欲复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转发生,生力发明,熏以成业。前面讲到根本..

想要成就,只有靠放下内心六祖讲过一句话,一代的美女,免不了明日黄花,一代的英雄,免不了黄土一把。所以诸位同修,我们一边念佛求往生,求成佛,一边却什么都放不下。虽..

内心的平静是一种锤炼后的提升沙塔卡亚比丘的前世是狮子。据说狮子猎到食物后,会休息好几天。沙塔卡亚比丘的举止与狮子十分相似,很少移动,如果移动的话,也非常缓慢,但..

我们一般人讲庄严道场,道场是以什么为庄严?给诸位说,以清净为庄严。不是建筑金碧辉煌,不是法会兴隆、徒众甚多,不是以这个为庄严,而是以清净为庄严。西方极乐世界种种..

一、何为财富财富,是一个人们历来热衷的话题。简单讲,所谓财富,可分为外财富和内财富:外财富是指房屋、轿车、金钱等物质财富;内财富是指智慧、信仰、爱心等精神财富。..

内心中最明显的四种苦发生在内心中最明显的苦是怨僧会、爱别离、所求不得、所恶临身四种苦。一、怨憎会苦。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对自己不友善、甚至会伤害我们的人。所拥..

生生世世当中,普通的亲友是暂时的,即使关系再好,时间再长也只是几十年或一辈子,然后就不是亲友了,来世可能会变成怨敌。有些上半生是亲友,下半生变成了怨敌;有的更无..

索达吉堪布一、何为财富财富,是一个人们历来热衷的话题。简单讲,所谓财富,可分为外财富和内财富:外财富是指房屋、轿车、金钱等物质财富;内财富是指智慧、信仰、爱心等..

净慧长老(资料图)从佛教的立场来看,人的内心要和谐,必须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起;家庭要和谐,必须从慈悲孝敬、友爱尊重做起;社会要和谐,必须从感恩、包容、分享、结缘..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