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有宁德当地官员,上支提山护持天冠道场,晚上入住在支提山山上。看到山头有灯,一盏,七盏到二十一盏,最后到四十九盏,然后慢慢缩小成一盏。因为他以宰官身来护持..

目前,佛教主要存在于三种语言体系当中:巴利文、汉语和藏语。而秘法弘扬的范围则更为狭窄。汉传佛教里的密宗为唐密,属于外密,是介于秘法和显宗之间的法,还不是无上密法..

地藏菩萨说若是有人虽学信学解,但是善根薄弱,善根不够,恶业很多,向前进趣修道的时候,进度就慢得很,没有利根的快,所以烦恼起了,就降伏不住。最严重的就会导致修行退..

到底应该怎样作才是“真功德”与“真修行”呢?我们先看看佛陀在《像法决疑经》中所告诉我们一些依循的准则吧!佛陀说,他老人家入灭之后一千年,众生开始进入像法时期,从这..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震撼心灵的十六字,就是地藏菩萨为救度众生发下的弘誓大愿。那么地藏菩萨究竟是怎样的一尊菩萨;他有着怎样的往昔经历;又为何..

地藏经是集合了所有宇宙的力量,集合了所有佛,所有佛菩萨,所有天主,地主,鬼王,一切力量.念地藏经第一品时,佛,菩萨,鬼王,天主,地主都念了一遍,这些都来护法。念..

什么是“戒”?为什么要持戒?佛法说的戒定慧中的戒是什么意思呢?学诚法师:戒是对身语行为的规范,对个人修行而言,戒帮助我们断诸恶、行诸善,借由这些行为的庄重来帮助..

宗咯巴大师的功德暇满人身难得,以佛修心要旨脱俗积善良方改变动机妙法如宗咯巴大师所说:“这心若善暇满(人生)就有意义,这心若不善暇满就没有意义,请一切为父母的众生..

吉祥月份吉祥月异名重要纪念功德倍数初一日初八日初十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一日二十五日三十日等持如来药师如来贤劫千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莲华生大士释迦牟尼佛功德..

在藏地每年的一些吉祥日子里,很多寺院至今还保留着举行各种法会的佛教优良传统。据经书记载:在普通殊胜日行持善法也有极大功德,尤其是在四大节日中行持念咒、顶礼、供养..

作为修行人,念珠应不离身体。平日带在脖子上,睡觉时放在干净处,平日不要跨越,要恭敬。放在干净处很重要。《佛说木槵子经》中讲过毁坏烦恼障和报障需要使用108颗的念珠..

地藏有「堪」和「住」的意思,「堪」就是可以、能够;「住」就是安定、安稳。地,可以解释为住处,也可以视为如同母亲怀胎的胎藏、孕育众生的大地一般。地能蕴藏万物,让众..

修行不要向别人证明什么,不要向人证明自己有修行。一旦证明自己修行,就有虚伪之心。所以真修行人,在大是非面前,都不会去证明自己,这个和世俗人思想不一样。世俗人想着..

专持阿弥陀佛名号,优胜持往生咒;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胜持往生咒者:持咒三十万遍,则见阿弥陀佛;持名则一日一夜,即佛现前。咒云:昼夜六时,各诵三七遍,能..

妙莲老和尚曾开示:如果这样你修行一年,超过人家修得十年之功德。学佛人是需要自利利他,要发心度人,你度一个人学佛,承此功德,自己修行时能减少障碍。你无心度人,自修..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广戒经》中云:“所谓实福者,有大果、大利、大威严、广大义,若善男子、善女人,是行、是坐、是卧、其善根恒时增长。何人建造经堂,乃为七种实福之首。..

一九四九年我到了香港,在西湾河马山村那山上造了一个小房子,种了一些木瓜树和竹树。花草树木种了很多,木瓜树结的木瓜也都很甜的。可是有一年打飓风,把这些树木花草都给..

准提神咒的意义:南无:皈命敬从,能度苦恼。飒多喃:位证无上第一的开士,指准提菩萨。三藐三菩驮:正等正觉。俱胝喃:经云:七十七俱胝(无量无边)佛,一时云集,不离本..

希望大家要开车之前一分钟,观想一下「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你要是经常观想,以前要十分钟做完十供养,慢慢变五分钟,变两分钟、一分钟OK了。你看,每天二十四小时有多..

五身体性上师金刚持化身三部怙主六能仁教传上师本尊寂猛众空行护法伏藏教主前三门恭敬祈祷顶礼后三世诸佛菩萨众化身为引具有善缘诸有情依巧方便化现种种相为成四种事业示异..

“南无妙色身如来”,他的本愿力是:诸佛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外,一切众生听闻到他的名字都能具足这个相好。我们听到妙色身如来法号,好象觉得也没怎么变得好看,对不对..

【佛经介绍】《佛说处处经》,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为佛教传入中国早期翻译的一部经典,里面叙述多种事项,蕅益法师认为:“似律中杂杂因缘。”体裁类似于《佛说四十二..

《文殊师利问经》中云:佛告文殊师利:「若能专念如来十号,佛于彼人常在不灭,亦得当闻诸佛说法,并见彼佛现在四众,增长寿命,无诸疾病。云何十号?谓:如来、应供、正遍..

按佛经,八功德水。一澄清,异此方混浊。二清泠,异寒热。三甘美,异咸淡劣味。四轻软,异沉重。五润泽,异臭腐褪色。六安和,异急暴。七除饥渴,异生冷。八长养诸根,异损..

只要是修行佛法的人,他总有修行的种种科目,这里就列举几种实际的行持。凡诵经,无论读诵何种大乘经典;持咒,像《楞严咒》、《大悲咒》、《往生咒》等等;礼拜,每天都得..

如果能诵经,那是最好的。诵经有功德。功德在法界中,是怎么运作。大概就是修道人以修行的功德能量转移给世俗的斋主。所以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情,要消灾就来拜佛,供养了..

供佛,是佛教徒每一天的必修课,供上水果鲜花,插上三炷佛香,再礼拜念经,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佛教徒的日常习惯。不过,现在不少人,对供佛的缘由并不了解,甚至有人大放厥词..

【经典介绍】《涅槃经》,北凉昙无谶译,经中说佛身常住不灭,涅槃常乐我净;宣说戒律为常住真心所显现,宣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和声闻、辟支佛均得成佛等大乘思想,..

圣一法师:万法一体,人我同源,经云:自作十善,教他作十善,随喜行十善者,赞叹十善法,共成四十种善。愚者只知自作,缺同情心,故不教他,亦不随喜,何况赞叹。智者自作..

外加行修完以后,在外加行和内加行之间,还有两个修法:解脱利益和依止上师。一、解脱利益通过修外加行,我们可以了知到轮回的痛苦。既然轮回是痛苦的,谁也不愿意在其中流..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