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涅槃经的核心思想

好显神通遭受惩罚,永住世间长弘佛法。佛陀在世时,五百弟子中有一位宾头卢颇罗堕,他非常聪明也很有智慧,有一段时间他喜欢显露神通,佛陀就制戒禁止弟子显异惑众。有一次..

真心和妄心体性为一,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本体,正如平静的大海与波浪虽然外表看起来不太一样,但并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两者的体性都是海水。无风不起浪,投石才成涟漪..

印光大师自小沐浴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深受其益。所以他在后来的弘法生涯中,极为注重家庭教育的倡导。其家庭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因果、母教、胎教三大内容。他认为,欲在世风..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叫做须赖的居士,名叫须赖。这个居士他受了三皈五戒以后非常精进地修学,严持五戒,供养三宝,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专修忍辱,他给自己的条件就是一生绝对不..

所谓‘善一伙,恶一群,什么人找什么人。’的的确确是这样的情形。世上的人,各从其类。读书的人和读书人做朋友,种田的人和种田人做朋友,乃至于做生意的人、做官的人、做..

往昔,在释迦牟尼佛住世时,佛陀的姨母大爱道特地以金缕织成衣服,供养世尊。世尊开示大爱道说:‘拿去布施给僧众吧!’大爱道疑惑的问:‘世尊是我从襁褓时以母乳亲自养育..

如是,是指法之辞,这是说如是之法是可信的,不如是之法是不可信的,而现在这个法是如是的法。如是,也是印可之辞,就是这样,决定不可改的。这「如是我闻」是佛入涅槃之前..

12月16日(农历10月25日),适逢宗喀巴大师圣诞及涅槃日,龙泉寺举行面向全体常住义工的共修法会,本次法会主题“依师学修,依见导行”,内容包含请戒忏摩、传授八关斋戒、..

虚云和尚作为禅宗著名高僧,在修行宗派上没有门户之见,相反,他还在开示弟子时主张弟子修行净土法门。他不仅向弟子开示净土法门的修行方法,还指导弟子克服在修净土法门中..

『成熟菩萨无边善根』,「善根者,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这叫根。「又善能生妙果,出生余善,故谓之根。」这是善根的意思。大乘经教里头一般讲善根,就是身口意三善..

原标题:赵朴初佛教思想研讨会在肥举行为进一步研究总结赵朴初先生“人间佛教”思想,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和安徽大学赵朴初研究中心于10月11日上午,在合肥市召开赵朴初“人..

我讲一个净土宗的公案,诸位体会一下,在念佛法要中讲到清朝一个吴毛居士:这个吴毛居士是当时吴氏家族的仆人,那个家人是一个很大的大富长者的家族。这个仆人他平常除了做..

安徽佛教总编黄复彩发言全国人大常务、中国宗教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宗教所所长卓新平教授讲话。太湖禅宗文化研讨会场香港宝莲禅寺秘书长、南京大学教授净因法师发言为纪念..

我们来看一看,那么这个涅槃跟菩提,到底它会发生什么样的效果跟作用?我们来看看第一个涅槃。我们先做一个总说,先解释这个涅槃的名称:此虽“本来自性清净”,而由“客障..

我们可以知道菩提的智慧影响到你涅槃的浅深大小。我们再看看什么叫涅槃,第二个功德,好,我们把它念一遍:涅槃,梵语,此云寂灭、无生。谓由断除烦恼,尽除生死,所显清净..

《法华经》讲,为什么佛要示现涅槃?佛可以长久住世,但是为什么不长久住世?如果长久住世,众生看到佛常常在这里,就生不起稀有难遭之想,生不起恭敬心,所以佛要示现涅槃..

爱与关怀就是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平静和幸福的能力;慈悲则是祛除自我及他人痛苦的能力。爱与慈悲的核心是觉知——认识自我和他人的痛苦的能力。——一行禅师..

你所制造的每个思想,都带有你的印记,你无法说那不是你,你得为那个思想负责,因为这是你的相续。你的思想是存在于生命得要素,一旦被制造出来,就一定会继续,永远不会丧..

对于涅槃,大乘提出不同的见解:涅槃不离我们在世间的生存,当能触及实相的究竟向度时,真正的涅槃就可能在当下出现,就如波浪无须消失,已安住于它的究竟向度——水,我们..

佛教修持的核心是禅定,禅定是靠长时间的次第修持,心如同野马从未训练过,开始受训练时,是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培育的。——加措活佛法语..

对于涅槃,大乘提出不同的见解:涅槃不离我们在世间的生存,当能触及实相的究竟向度时,真正的涅槃就可能在当下出现,就如波浪无须消失,已安住于它的究竟向度——水,我们..

涅槃的意思是灭除,灭除烦恼和名相。因为愚痴,我们贪求会将我们毁坏的事物,并对很多事情感到嗔怒。我们试图按自己的设想把握世界,结果很痛苦。涅槃,熄灭所有的烦恼,象..

习惯上,正念是八种修行之道的第七种。当正念存在的时候,四圣谛和八正道的其它七个要素也就存在。当我们充满正念的时候,我们的思惟就是正思惟,我们的语言就是正语,如此..

所有经典的学习,是改造思考模式。我们尽量养成布施的思考模式,有东西尽量试着跟人家分享,养成持戒的思考模式,为什么菩萨要历事炼心,因为要改造你的想象力。布施本身的..

佛教经论众多,若无善知识引导,仅靠个人摸索,很难深入堂奥,把握要领。这样的信仰,往往会停留在入门状态,甚至转向迷信,转向邪信。不少人每天都在念佛,念了几十年,不..

禅宗自四祖后,《金刚经》逐渐取代了《楞伽经》的地位,四祖道信劝人念‘摩诃般若波罗密’(《指月录·道信传》卷四)。五祖弘忍创东山法门,普劝僧俗读诵..

禅宗由达摩传入中国之初,以《楞伽》印心。自四祖后,《金刚经》逐渐取代了《楞伽经》的地位,据记载,四祖道信便常劝人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指月录·道信传》)。五..

佛对待我们一切众生,就像对待子女一样,用他的法乳,用他的慈悲,让我们离开三恶道,离开三界的轮回,启发我们本有的智慧。尤其佛用念佛往生净土一法,让我们得到究竟涅槃..

一、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我们信仰佛教,信仰的核心就是佛、法、僧三宝。我们平常一般讲信佛,就包括信法,信僧。(一)信佛信佛,既包括信仰本师释迦牟尼佛,更应该包括信十..

佛在七处佂心以后,怕我们大家落入断灭见,心不在内,不在外,哪里都不在,我们就想那就没有心了,其实不对的。不是没有心,是一切生死根本,都是把攀缘心当成自我。以攀缘..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