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宗法师弥陀经

二、念死无常1、念外器世间无常须弥、四洲为众生业力共报所成,外似坚实,至劫坏时,受水、火、风灾,即一切毁灭无余。最初坏地狱有情,业报未尽者,移向他方世界。六道既..

《密宗法义精要》西藏根桑泽程仁波车原著藏法尊法师译汉文目录密宗法义精要序一、人身难得1、思维本体2、思维圆满3、思维喻义4、思维数目差别二、念死无常1、念外器世间无..

六、依止善知识不依师而成就者,经论无此开示。凡夫之见,自想由十地五道而成佛者,亦为不可能之事。以世间一切艺术,均有师承,而谓涅槃大道,无师自能成办,岂有是处耶?..

一、人身难得1.思维本体总于未生八无暇中,能逢正法,修习有闲,是名为暇。于此不能,是名八无暇处。无暇有八: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谓于三途受苦,不得自在,不..

三、观六道众生的痛苦吾人于难得人身,今已得矣。既知一切无常,有生必死,死决定至,则死后如水干火灭乎?是不然,因业力牵引,有死有生,六道取趣,头没头出,亦可得决定..

四、信业果六道轮回,非如风吹萍叶,偶然聚散。是有黑、白业力所牵引故,于此应当深信。更应于黑、白业果,总相各别思维,励力取舍焉。1.黑业黑业分十:即身三、口四、意三..

五、明解脱道之胜利从于流转大苦海中,而获出离其苦,如得声闻、缘觉、圆满菩提,皆名解脱。但最初为证得解脱道之因者,始自修持暇满,应知不有修因无以证果。因者,当励力..

佛教,本来是有印度,释迦牟尼佛传到中国的。。。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略称弥陀。梵语amita,意译无量。另有梵名意译无量寿、无量光。浊世之人,死后如没有积..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或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或有佛光照于七尺,..

八、发菩提心1.四无量心大乘最上觉道之发心,先从慈、悲、喜、舍建其根本,此为四无量心。是以清净自心作殊胜爱乐行,而对境又复广大之谓也。诸有以喜心、慈心为先;此说行..

七、皈依上师三宝1、生信为一切道之起源而修皈依,如上求师得依止已,当殷重启请,于彼如轨皈依。皈依以信为本,应有净信、欲乐信、决定断疑信之三种信心。谓初于师见其功..

弟子常常念阿弥陀佛名号,祈求解决疾病、考试不顺等问题,但好像都没什么作用。有人说是因为我祈祷和称念时没有做到至心,我觉得凡夫众生的心都很散乱,平时念佛求往生都很..

专持阿弥陀佛名号,优胜持往生咒;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胜持往生咒者:持咒三十万遍,则见阿弥陀佛;持名则一日一夜,即佛现前。咒云:昼夜六时,各诵三七遍,能..

有人常说,为什么当我遇到困难,希望得到佛祖的帮助。考试的时候希望得到好的成绩,生活希望过得很顺利,却总是得不到帮助,貌似也没有什么作用。是不是我的心不够诚心,可..

尘世间有很多人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却不知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甚至有些老人虔诚地念了几十年南无阿弥陀佛,竟然也不知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口念南无阿弥陀佛而不知南无..

这六字洪名的简要内容。根据印光老法师———我们的十三代祖师,他老人家特别强调,念佛人要以六字是最为恭敬,最为如法,这就是说我们念佛,这样念就非常的圆满,要带着恭..

阿弥陀佛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也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修出来的惟一的佛(弥勒菩萨目前正在兜率天的内院,要在数十亿年后才降生地球成下一个佛),在佛门弟子..

这六字洪名的简要内容。根据印光老法师———我们的十三代祖师,他老人家特别强调,念佛人要以六字是最为恭敬,最为如法,这就是说我们念佛,这样念就非常的圆满,要带着恭..

有人问:“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不说念释迦牟尼佛,反而要教我们念阿弥陀佛呢?”或者说:“不叫我们念十方诸佛,为什么偏偏只念一尊佛呢?”反正我们的问题疑问会很多..

阿弥陀佛,在他成佛的时候,曾经发了四十八大愿,其中之一是说:若有人,欲生我的极乐国土,他只要念我的名字,至至诚诚,那怕是只念了十声,也可以生到我的极乐世界来。因..

要给别人犯错的机会,别人才会接近你、亲近你、跟随你。总是给他机会,他便总是跟随;永远给他机会,他便永远跟随。只给一两次的机会,他也只能跟一两次;一次机会都不给人..

即使再美好的时光、再美好的人、再美好的事物,都会在经意与不经意间悄然离我们而去。无论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抓住一切,更不可能永远拥有一切,也没有什么能永远属于我们..

八苦斌宗法师讲述一九五二年五月十二日于法源寺诸位,讲这个题目,当先从一切苦讲起,迫恼身心谓之苦,赅括种种曰一切,是指人生所受种种的痛苦,叫做一切苦。综观三界无非..

色身生活与法身生活斌宗法师讲述一九五二年十月二十二日于法源寺前言1、色身和法身的生活是要兼顾的2、法身生活是什么?3、戒定慧为法身生活的要素4、证明法身生活比色身生..

我人生死之由来斌宗法师讲述一九五七年十二月三十日于澹云精舍前言一、生死缘起二、解脱生死的方法结语前言学佛主要在求离苦得乐,生死之苦冠于一切,同时也是为一切苦的根..

涅槃是什么?斌宗法师讲述一九五七年二月拾五日于澹云精舍前言一、涅槃的意义二、涅槃的种类结语前言修学佛法最后的归趣在求证涅槃,那么学佛修行的人,当要彻底明白它,不..

认识佛教之常识斌宗法师讲述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十一日在新竹中山堂各机关首长,诸位先生,诸位居士!斌宗今晚应佛教支会及共修会诸同仁等之邀,来此讲几句佛法与大家结缘,感..

问:有许多居士以腿不弯曲、类似蹦的形式来几天几夜地绕佛,且阿弥陀佛的阿(音ā)字念为ē字音,有时候不念阿弥陀佛,念成弥陀佛,这样如法吗?大安法师答:念佛还是如理..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这段法语主要也是在解释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把阿弥陀佛第..

相关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