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禅堂的生活与清规》


各位贵宾、各位护法信徒:

禅堂是供给禅者参禅打坐的场所,对外一向是不开放的,故一般人对禅堂都有一股神秘感。

禅堂的建筑通常长有六丈至十丈、宽四丈至八丈不等,不过依参禅人数的多寡(有时多至四百人)而有大小。也有供给短期精进禅坐的禅堂,或是只容一个人的陋室小房子,乃至在僻远山洞也是打坐的好场所。

禅堂的大小、简陋与否、地点的远近,在禅者的心目中是没有分别的,因一入禅境,三千世界的宽广就在当下。自古以来,多少的禅者在禅堂中悟到人生的真理,照见自我的本性,而成为一代人天师范,禅堂之功实不可没。

禅堂设备就像我们现在讲演的地方不设窗户,是封闭式的,唯一不同的是现在的讲堂有好的冷气及通风设备。禅,是向自我内心追求,不向外求的,故禅堂不设窗户,主要是让参禅的人,能集中心念,不要随着窗外的景物而起分别妄念,否则就失去参禅的意义了。

禅宗初祖达摩祖师,曾面壁的河南嵩山,有一座少林寺,据闻过去其山门只能进去不能出来,除非你的功夫能跃过那四周的高墙,否则不能走出山门。也就是说你有能力能够跳越出此高墙,出了山门才不会丢了少林寺的颜面,故少林寺的武功至今仍非常流行。同样的,禅堂的四周虽非高墙,但却封闭,主要是不让外界的污染、妄想烦恼带到禅堂里来。禅师们一再要警诫初学者,一进禅堂就要将外面的、过去的一切放在禅堂外,好好安身的在心上下功夫。

禅堂通常有两个门,正门写着正法眼藏,后门通称方便门,是供禅者盥洗、方便之用。打坐时要将禅门的帘子放下来,帘子一放下,就不可以进出、走动,或有音声,尤其是止静的板一敲,世界好像一下子就静下来,在寂静的气氛下,你会感受到禅的气息。

今天要和各位介绍的是禅堂的生活与清规,我分四点来说明:

一.禅宗的法物与道场

在禅门,每个参禅的人,拥有的物质要越少越好,少到什么程度?依现在的斤两来计算,所谓衣单两斤半,随身十八物,因为一个人东西越少,欲望就越少;东西越多,带给我们的困扰、烦恼也就越多。比方说,像我们出家人,衣服只有这一件,早上起来这一件、会客也是这一件、现在站在这里和各位讲话也是这件。然社会上的人士,如一位小姐,今天要出门了,穿旗袍呢?还是穿洋装?穿红色的呢?还是黄色、蓝色的呢?因为衣服多,她就因不知如何选择而烦恼。而禅者只有一件衣服长衫,不必选择也就没有烦恼。

禅堂里的禅师们,因为使用的物品东西很简单,所以因物质而起的烦恼也就很少,因为欲望少,心自然能自由自在。其实在禅师们用的物质虽少,但他内心中却拥有了三千大千世界

平常生活,衣单两斤半,若是外出云游的禅者、云水僧,他可以拥有十八样的东西,叫头陀十八物:

1.杨柳枝:我们现在早上刷牙用牙膏、牙刷,禅师们是用杨柳枝来刷牙漱口的。用牙膏、牙刷,口腔的疾病很多,用杨柳枝漱口、刷牙,牙齿却很少有疾病。

2.三衣:就是袈裟可储备三件,一是僧伽黎,又叫大衣、祖衣、杂碎衣、法衣、二十五条衣。二是郁多罗僧,又名上衣、七衣、入众衣。三是安陀会,又名中衣、宿衣、内衣、五衣、工作衣等。

3.坐具:禅者走到什么地方,随时可以把坐具摊开,在上面打坐。和前面的三衣,通称为三衣一具。

4.澡豆:澡豆就是相等于现在所说的肥皂粉、肥皂。在过去没有肥皂粉的时代,澡豆是一种清洁剂。

5.钵:是出家人吃饭的用具。出家人拿着钵向信徒化缘食物,就称托钵乞食。

6.瓶:是装水的用具。

7.香炉:香炉不仅是用来烧香、供佛,在各处行脚,山林水边一炷香,也有驱除蚊虫的作用。

8.滤水囊:滤水囊就是现在所说的水壶、热水瓶,过去的禅者参访游学时,有了一个滤水囊,所使用的水,会更加卫生。

9.毛巾:盥洗用的布。

10.刀:是用来除草,紧急时也可以防止坏人的侵犯。

11.锡杖:出家人拿锡杖是用来防身的。

12.奁:镜匣子。

13.镊子:镊东西的镊子。

14.经书、律书。

15.佛像。

16.菩萨像。

17.火燧:引火用的石子。

18.绳床:有时遇到下雨天,地上太潮湿,几根绳子从这一棵树套到那一棵树上,就可以在上面睡觉了,所以有绳床。

现在我们一般到户外活动、到各处旅行,乃至于登山,都必须装备齐全。这根源可以说是从过去禅师们参访、云游慢慢承袭下来。

个人用的是头陀十八物,如团体所居之禅堂,里面最重要的法物,就是钟板、木鱼。

钟,谈到禅堂的报钟,有所谓钟声传三千界内,佛法扬万亿国中;功勋祈世界和平,利益报檀那厚德,实非常有意义。

板,寺院的打板,分为一板、二板、三板、四板、五板等。几年前,法国有两位汉学家,到我们台湾来,由高雄师范学院院长薛光祖先生陪同到佛光山来,就是为了研究为什么寺院的板声,这里要打一下?那里要打三下?我很荣幸从小就生长在丛林的禅堂里,我告诉他真正的板的意义。

古时没有时钟,是以更来衡量时间。一更、二更......五更天亮等。寺院到了晚上,大家都休息了,叫做开大静。打一下哆!这是一板,表示大家都休息了。等到通报了以后,打两下哆!哆!表示结束。到了早晨约三时左右,要到大寮(厨房)去叫醒水头烧水,饭头煮饭,打三下哆!哆!哆!,要大寮的人起来准备;约四时左右,打哆!哆!哆哆!四下,这是要全寺大众起床盥洗,上早殿。四板以后,打五板哆哆哆!哆哆!接报钟。从一板到五板就是这样轮转。

禅堂的钟板,就是大众的号令,所谓龙天耳目,必须相当尊重。钟板的配合有时是一钟一板一木鱼,有时是二板一钟一木鱼,或者三板一钟一木鱼,都代表了一些特殊的意义。总之,禅者的生活,不用语意,每天在单纯的号令下井然有序。

钟、板,是禅门的号令,为什么用木头做成鱼的形态?尤其是诵经时敲打木鱼,佛教重慈悲,为什么要敲打鱼头?不是太残忍了吗?鱼有一个很特殊的习性,不管是在水中游或静止不动,眼睛都睁着不休息,佛门取其精进的特性,敲打木鱼来策勉禅者要用功不要懈怠。有的甚至在钟板上面,书写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珍惜光阴,时不待人,时时警惕参禅的人珍惜光阴。

禅堂里最重要的领导者,在佛门称作维那,其座位旁有个小牌子,写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大众慧命,在汝一人;汝若不顾,罪归汝身。就是说在禅堂,大家修行规矩、法则,都靠维那领导,所谓大家的慧命,维那应好好维护,否则执行不力,那就是维那的罪过了。

另外,禅堂里还有一样非常引人关心、注意的香板,香板分有好多等级──

1.警策香板:是用来勉励大家的。

2.巡香香板:是用来巡查坐禅昏沉的人。

3.监香香板:于禅七时使用,一般是由方丈、首座、西堂、维那、纠察等执行。

4.清规香板:是属较严重者,犯了清规时,才会请清规香板来处罚。

除此之外,有的信徒还爱请赐香板(打香板),来消除业障,为自己增加力量。

香板的使用在禅宗流传时间上并不久。清朝雍正皇帝,非常怀念昔时的国师──玉琳国师,得知扬州高旻寺,有一位玉琳国师的弟子,就把他召到朝中,问他的禅功如何?他回答皇帝,他很惭愧,对于禅没有什么成就

皇帝:‘你啊!一代的国师,怎么会有你这么没有出息的后人?限你在一个礼拜之内开悟?如果在一个礼拜之内不开悟,我这把宝剑就要来杀你。’

以后每天,卫士就在禅堂外,摆一摆,摇一摇这口宝剑说道:‘今天是第一天!’

‘今天是第二天!’

‘今天是第三天!’

玉琳国师的弟子苦心想:我这一条小命今天是保不住了。但是到了第七天,他在情急之下终于开悟了。

原来,他抢了卫士手中的宝剑,把雍正找来对他说:‘究竟是你要我的头?还是我要你的头?’雍正一听,内心很高兴,如果不是开悟,谁有这么大的口气?雍正也是一个禅家,对禅有莫大的期许。

故禅门的禅堂,无论是封闭也好、大也好、小也好,主要是让一个有心参禅、悟道者,能有个悟处。

二.禅者的话头与成就

一个参禅的人,总要提起话头来参,话头,对于学禅的人,是重要的第一步!

所谓参话头,主要就是提起一念,看这一念的开始来自何处?灭向何方?把这一念、这一个话头紧紧的掌握住,在这话头回心返照、悟达自性。参话头有两种,一种是有意义语义的话头;一种是无意义语义的话头,这种话头不可以用一般常识解释,也不可用逻辑推理,因为没有意义,就不必分别研讨。有意义的话头,指我们平常讲的──

‘狗子有佛性也无?’

‘我们无梦无想的时候,主人公何在?’

‘万法归一,一归何处?’

念佛是谁?’

‘念佛是我,我又是谁?’

‘谁叫我们每天驮个尸体东奔西跑呢?’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所谓参话头就是要一直这样参下去,问下去--,问到最后,忽然一声‘噢!’迷妄的虚空世界粉碎了,这个时候就愣愣奇,啊!那感觉别有一番景象,这就是开悟。

参话头大都是禅师给我们提起,给我们启示,有时,禅师把话头提起来了,我们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如龙牙禅师参临济禅师时问道:‘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临济:‘与我拿禅板来。’

后来龙牙禅师又去参翠微禅师问道:‘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翠微:‘与我拿蒲团来!’

这种答非所问,驴头不对马嘴的对话,在禅者的心里都有一番大道理。又如天台德韶禅师参净慧禅师时问道:‘如何是曹溪一滴水?’

净慧:‘是曹溪一滴水。’

一般人看到许多不合理,但在禅者的世界,他已把矛盾统一了,把时空调和了,把心物一如了,把一切众生都一体化了,没有你我的分别,一切都是平等的。

善慧大士也就是我们通称的傅大士,有一首诗道: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这首偈语若是给现在国文老师看,一定不通,为什么呢?既是空手,那能有锄头呢?既是步行,怎么还会骑水牛呢?人从桥上过,怎么会桥流水不流呢?这根本就不合道理。

我们常把世界万有本体和现象之间、你我之间,划分了界线,宇宙间有了这一界限,会把世界分隔得非常零碎,甚至千疮百孔。而禅者他能超越对待、超越根本与现象,因此,没有彼此、没有时空、没有来去、没有动静、没有大小,什么都是一如的,什么都是平等,都是超越的,故无烦无恼,样样统一,这就是禅者消遥洒脱的境界,也是禅者随遇而安的生活。

如何静坐?如何参话头呢?我们在家里的床上、地板上、沙发上,坐下来把意念集中,把精神统一,这叫参话头。如同猫要捕捉老鼠时,目不转睛、四脚贴地、身毛都竖起来,把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在一念,参话头就是要用这样的心力!

琅琊禅师有一女弟子,问琅琊禅师如何参话头?琅琊禅师道:‘你就参一句随他去吧!’

这女弟子听后,行之不退。有一天,有人告诉她:

‘喂!你的先生和一位漂亮的小姐去看戏、喝酒了!’

‘随他去吧!’

又有人跟她讲:‘唉呀!今天你家遭小偷了,被偷走好多东西。’

‘随他去吧!’

如果我们听了她这样的回答,一定会替她着急,这种事怎可说随他去呢?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从前在舍卫国中,有一个大富长者,他的仓库裡堆满了无量的珍宝。他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儿子可以继承他的家业,于是他每天向天地诸神祈祷。不久,因为他的至诚,长者的夫人终..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恭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赞稽首本然净心地无尽佛藏大慈尊南方世界涌香云香雨花云及花雨宝雨宝云无数种为祥为瑞遍庄严天人问佛是何因佛言地藏菩萨至三世如来同赞..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说一些众生不喜欢施舍,劝他施舍,舍了能得种种的福田。我们这道友在这,每天我们这道友,你怎么样行布施,你怎么样施舍?我想每天大家都读经吧,都在学律,都在听课,你把..

每天起来,建议大家都能诵一部《普门品》,比较短。十分钟左右。很多人怕没空。其实中国有句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诵经这个时间不会耽误你一天的工作量,甚至会让你工作更..

1、读了佛经没用上,依然还放在心上,把一切法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是当凡夫,不放在心上你就是菩萨,菩萨跟凡夫差别在此地。佛怎么样?佛根本没有起心动念,这就太高明了。..

关于汉传法师

汉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汉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汉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汉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