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题”抓住学员的心


和许多辅导员一样,对于班级共修30分钟讨论环节的问题设计,我也有点“打怵”:如果原原本本将“心行检验”抛给师兄们,大家可能已经分享过,有重复之嫌;如果自己设计问题,总有一些缺憾,或者“不接地气”,大家讨论不热烈;或者太生活化,讨论热烈却偏离了主题。30分钟讨论能否抓住学员的心,能否做好本期法义的引导和提升,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慧有师兄最近的一次网络辅导,让我受益匪浅。

本课学习《道次第》中士道“依何身灭除生死”,旨在让我们珍惜暇满人身,并认识到出家的殊胜,发起出家之心。这一课内容虽然不多,但引导师兄们发起出家之心并不容易。引导“太过”,容易引起学员误解,把握这个度并不容易。第一遍学习时,我出离心很弱,对出家有些“抵制”,那时大部分师兄和我的心态差不多。第二遍学习,大家的认识明显深刻。

听完我们的分享,慧有师兄抛出第一个问题:既然在家、出家都有暇满,为什么出家比在家身份更殊胜?

觉正:出家比在家受戒多,在家人只能受五戒、八戒、八关斋戒、在家菩萨戒,出家人受戒多,有利于修行......

善纳:我以前很羡慕出家人在寺院里清闲自在,没有关注到他们弘法利生很辛苦。但寺院的环境确实很清净,出家人能专心办道……

佛平:修行的环境不一样,凡夫最大的特点是心随境转,出家的所缘境好;僧团以六和敬精神相处,谨持戒律,还有布萨,能够及时发现自身问题,还能当众发愿忏悔,清洗污浊......

慧慈:在家人责任多,容易生起贪著心。以自己的家庭为例分享近期的心态变化......

佛秀:在家人容易生起烦恼,容易造业,出家可以专心办道。很惭愧只受了两戒,要尽快受足五戒......

明心:我喜欢跑寺院,在寺院感到清净,但现在寺院里有担当、有能力的出家人并不多。我发愿出家,但还要“当家”,要像导师一样大力具足,弘法利生......

慧有师兄总结:随喜明心师兄分享,不但发愿做出家人,还发愿做有担当、有能力的出家人,像我们的导师一样!这一点很好。出家的身份在于具足戒,出家有利于舍身办道,与解脱的高度是相应的。这一点是我们在家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我们要忆念出家清净的环境、忆念具足戒的功德、忆念舍身办道的发心。我们受什么戒就要持什么戒,要持得精严……

接下来抛出第2个问题:出家身与菩萨身有何不同?

很明显,这个问题源于我们分享中的疏漏。上士道“受持菩提心仪轨”中“以何身受”讲得很明白:“以何身受者,以天龙等身,及从意乐门,一切皆堪发愿心,而为此愿心所依。”但我们都没有分享到,或者已经忘记了。慧有师兄提示我们,菩萨不一定是人身,如天人、龙等身份都可以。有的菩萨现比丘相,有的现天人相,并不都现出家相,但解脱更注重出家身份。惭愧!我的确忘记了,典型的“漏器”。

这个问题“没有争议”,所以用时很短。大家都很感恩辅导员的及时提醒--修学佛法要前后连贯,特别是第2遍学习,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接下来第三个问题:如何带着寻求解脱的出离心,而行持在家菩萨的身份?

慧慈:这个题目设计得很好!以前与家人相处冷漠,觉得志不同道不合,现在认识到要照顾好家人,保持和乐的生活。当我心念转变,随顺他们时,他们就会支持我。要想修行,就要感恩尊重家人......

善纳:这个题目设计得很好!不要有粘著的心,同时还要慈悲善巧,有觉知力。我现在体会到在家人的无奈和不自在,对出家生起愿心,但对于以后是否出家不去设定......

觉正:感恩慧有师兄的问题!在家也要有出家的心,要真正生起菩提心,带着慈悲智慧和周围人相处......

佛平:这个问题让我进行了反观,我想从反面与大家分享。学习中士道,觉得已经生起了出离心,放下了对亲情的执著。所以对女儿的关心少了,交流少了,大部分时间都用到了修学和做事中。她却趁机和同学出去玩2天,只和姥姥打了声招呼。这件事把我打回原形,我大发雷霆,口不择言地呵斥她,与她造成对立,让我很烦恼。我并不理解出离心,过分关注是粘著,对女儿的嗔恨也是粘著,其实我并没有出离......

佛秀:修学5年了,觉得自己学得还不错,但父亲生病这2个月以来,对父母发了几次脾气,很自责,还是控制不住嗔恨心。当对境来时,还是我行我素。在家人守好戒很难。这个题目设计得很好......

明心:感恩师兄提出这个问题!我以前想把家人降服,现在认识到要调整自己的情绪,也认识到八步骤三种禅修的力量。分享案例一:儿媳给儿子打电话,当着自己的面,戏说他是“日本人”,我当下就生起嗔恨心,然后很快觉知到嗔恨心。进而想到人身可贵,日本人也是人,远远好过畜生的身份。并反观到以前冲动的爱国情结,一度对日本民族充满仇恨。这就是因果!我当下就化解了不快,还生起了忏悔心。感到修学佛法让自己轻松自在!案例二:几年前看到儿子杀黄鳝解馋,对他的杀生行为很嗔恨,一怒之下挥刀砍烂一扇门,那扇门至今还在。现在认识到对家人要慈悲,前几天亲戚来家做客,我根据他们的喜好,买了很多肉,欢喜待客......

慧有师兄总结:根据大家的分享,提出两点建议:1.要反观、警醒自己的做法。要看清楚这(对家人的态度)是不是一个陷阱,里面是否有染著的心,是否顺从了“我”?能否时时处处检讨自己?跟家人相处,是否只关心大家的吃穿玩乐?只是单纯随顺?2.在家菩萨不是顺从家人的吃喝玩乐,让他们不反对自己学佛,就是菩萨了,那只是在家。菩萨要做的是根据因缘引导他们接触佛法,最终让他们认清轮回,修行解脱,不做轮回中的伙伴。不能只是快快乐乐在一起,不阻碍我修学就行了。要看清自己对待与家人的关系,是否与出离心相悖?时时警醒自己,是否生起解脱的智慧,不是仅仅把日子过好了,这不是菩提心的标准。

不要割裂出离心和菩提心,三士道要用菩提心统摄。我们目前最重要的是怎样理解出离心。出离心是不被束缚的心、警醒的心。虽然随顺众生,但不要被束缚,当对于家人有贪著时,不要被贪心所束缚,不被束缚才能避免成为泥菩萨。是什么束缚我们?是无明、烦恼,即使家人打你、骂你,不让你学佛,但你只要有向道之心,就不会动摇道心。在家不是责任束缚了我们,履行责任并不妨碍出离,归根到底是无明和烦恼,要对自己身份和责任的贪著进行反省。智慧就是要了了分明,从贪嗔痴中出离。。。。。。

问题对机、指正善巧、分享清晰,我们受益匪浅。这一定是慧有师兄听到我们分享中存在的误区或者一些倾向,适时给予我们善巧引导和提醒。大家无不觉得这个问题设计得非常棒,直击了自己的“软肋”或“要害”!我们班虽然人数不多,但差异较大:有信仰坚定的“老修行”,有善于闻思的年轻师兄,还有学了法义就能落实的师兄,虽然大家目前都是辅导员或辅助员,但都各有短板,非常需要切中肯綮的指正!

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回答,能检验出大家的基本功,还能“打开局面”,引发讨论的氛围;第二个问题在于查缺补漏,提醒大家精进修学,勿做漏器;第三个问题深入内里、直面生活,让我们发觉误区,修正自己。三个问题角度不同,用意不同。从调动氛围、对照提醒、深挖自己,慧有师兄似乎“不露声色”,却用心良苦。

这是春节前的最后一课。尽管大家都体谅辅导员的辛苦,但问题戳中内心,一下打开了“话匣子”,每个人都能反观自己,并发愿调整自己,这一课确实达到了应有的效果。透过有力又不失柔和的引导,能感到慧有师兄在网络那端笑眯眯地望着大家,欣慰我们的每一步成长。

怎样设计问题?除了当期法义是重点、学员分享是参考点等等耳熟能详的模式,还需要辅导员深厚的“内功”。一个问题可能激活一池春水,也可能索然寡味、波澜不惊,还可能偏离主题。立足于模式,修炼好“内功”,才能“看客点菜”,得心应手地设计问题。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我姐姐的姓名叫刘素青,那个青没有三点水的那个青。后来我剖析完我自个的姓名,我给我姐也剖析剖析,那个素我俩是相同的,没说的,那我想我姐这个青怎样说,那我就想,青出..

18日刘素青大姐打电话叫我到她家,我看到她体能比二周前虚弱了很多。我问她:姐你要往生了吗?她说:是。下午一点,她的家园黑龙江省双城的助念团来30多人。大姐坐起来,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三皈五戒仪式在寺庙或者安静的地方可以举行皈依的仪式。没有这个条件,你可以自行在佛面前行皈依礼。因为皈依是心的皈依,就算没有人证,但佛却是无所不在、全知一切的,只..

专持阿弥陀佛名号,优胜持往生咒;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胜持往生咒者:持咒三十万遍,则见阿弥陀佛;持名则一日一夜,即佛现前。咒云:昼夜六时,各诵三七遍,能..

行者若未经灌顶授法,发愿修持此大悲心咒,应先于佛前合掌虔诵大轮金刚陀罗尼21遍,即同入坛,易得成验,不成盗法。此仪轨为趺坐结印修法,以期三密相应(手结印、口诵咒、..

《大乘起信论》白话马鸣菩萨造梁天竺三藏法师真谛译明憨山德清禅师直解中华习教沙门超然白话沙门来华白话证义我以生命皈依那穷尽十方的,具有最殊胜意业的正遍知者;其身业..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我现在善根回向,愿获得普贤菩萨殊胜的行愿。既然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这样随喜、赞叹,我们的贪心、欲望就生起来了:“我今天把所有的善..

一门精进最好。一个人真正的成功,靠的是一门精进!一个医生的成名、成功:他是专家。一个普通科医生什么都能看,什么都看不好,最后全部转专科,那你说能成为一个大的专家..

关于菩提书院

菩提书院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菩提书院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菩提书院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菩提书院。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