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不会错乱!


有些人不懂因果,认为一切事情都是偶然发生,或忽然产生的,而没有警觉罪业的心,这特别可怜!

因为没有懂得,一切痛苦皆是恶业或集谛或前世今生的恶因所致的道理。若以前造了恶业,即使特别了不起的高僧大德,也会感受种种痛苦和不幸。

藏地无著菩萨的传记中讲:他童年时遭遇了种种不幸,比如:三岁时母亲去世,五岁时父亲去世,后来由外祖母抚养。

到九岁时外祖母也去世了,从此便无家可归。后来才慢慢遇到善知识,最终成为一位了不起的大德。

 

但有人偏偏认为:我是出家人又是法师,还行持了很多善法,为什么即生还会遇到种种不幸和痛苦呢?实际上这种想法并不合理,因为善恶业的果并不相同。

比如在做善事时,发生种种不愉快的事情,虽然做功德对自己非常有利,但前世的恶业仍会成熟于自身。

也就是说,现在所造功德的果于将来成熟,今生所遭受的痛苦是前世所造恶业所致。作为佛教徒,这个道理一定要清楚,否则很难对因果生起诚信。

比如:在修行过程中出现身患疾病、家人死亡等不幸时,就会觉得行持善法没有意义,上师三宝或诸佛菩萨不灵验等。

《法句譬喻经》中,有这样一则公案:佛陀的功德极其超胜,经常受到人们的赞叹。五百婆罗门妒火中烧,经常寻找佛陀的过失,欲诽谤之。

他们想出办法,让屠夫杀生请佛及僧应供。若佛赞叹屠夫的功德,则说:你不是说杀生有很大罪过吗,为什么还要赞叹呢?

若佛没有赞叹,则说:你不是说供养有很大功德吗,为什么不认可呢?商量好后,就让屠夫迎请佛陀及其眷属前来应供。

佛陀知道度化他们的因缘成熟,于应供时示现种种神变后,对他们宣讲了有关因果的道理:“如真人教,以道活身,愚者嫉之,见而为恶,行恶得恶,如种苦种。

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相代。习善得善,亦如种甜。”他们心开意解,便跟随佛陀出家学道。

 

所以,就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种善因就会得到善果、种恶因就会得到恶果,两者不能混淆,也不能错乱。

否则,就变成了种瓜得豆、种豆得瓜,在世间这也是讲不通的。当然,通过忏悔,就像火烧坏种子一样,恶业也可以摧毁。

 

若不懂得这些道理,即使学佛多年的出家人和居士,也会冒昧提出各种问题,内心也会经常萌生邪知、邪见。

其实,这是没有长期闻思的原因所致,若长期闻思佛法,有时听一堂课也会遣除众多疑惑。

刚开始学佛时,很多人满腹怀疑,但通过长期闻思,到最后好像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其原因就是通过长期闻思已断除了增损、增长了智慧。

所以,若自己过得很痛苦,则应了知是前世的恶业成熟,并励力行善断恶。就像一位犯人,干了许多杀人放火的坏事后,被关在狱中感受痛苦。

此时应想:我以往太无知了,干了此等危害社会、毁坏自他的坏事,以后一定要重新做人,再也不能干这样的蠢事了。

若决心很坚定,在出狱后,就会义无反顾、毫无贪恋地断绝再次进入监狱的罪业。

因此,作为真正的修行人,在值遇痛苦时一定要想是恶业所致,而不应想是怨敌加害造成的。否则就会迈入愚者的行列,去找他人拼命、算帐。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前行影事

前行影事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前行影事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前行影事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前行影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