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讲授《妙法莲华经》正文(七)


1993年结夏妙境长老宣讲于正觉精舍

第4讲 / 1993年6月9日

〈叙品‧第一〉

连载(二十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

昨天我们解释「佛」字,这里当然是指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说的。我们通常都是认为释迦牟尼佛是王子出家;十九岁出家,三十成道。但是有的地方呢,都说三十五岁成道。我们读这个《佛本行集经》上面看呢,那上面说是二十九岁出家,那么差了十年。《佛本行集经》上的意思,是十九岁就结婚了,有十年的欲乐,到了二十九岁才出家的。二十九岁出家以后先去拜访两位仙人;一位仙人是得了无所有处定,一位仙人是得非非想定,那么悉达多太子同他们学习,也都达到了他们那样的境界。后来认为这个不是真智慧,不是涅槃,不是道,所以又去修苦行;修了六年苦行,最后苦行也不是道。最后在菩提树下思惟缘起的道理,得无上菩提。那么这样说,是说三十成道,也有说是三十五岁成道。那么二十九岁出家,加上六年,那么正好是三十五岁成道了。

我们在《智度论》上也有……虽然说得不那么详细,但是也有的地方与这样的说法相合的。

「佛住王舍城」。这个《法华经》是佛在什么地方演说的呢?是「住王舍城」,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讲演的、讲说的。

这个「住」字应该是很容易明白的;我们居住在这里。那么佛当然也是用这个字,是住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可以这样子去理解的。但是在佛法里边呢,对于这个「住」字,可有深一层的意义的,深一层的说法的。它就是把它分成两部分说明,一部分是指身体上说的,一部分是指内心上的境界说的;是一个身住,一个心住,分这么两部分。我们凡夫的人总是在形相上说:「你在什么地方住?」总是指身体说的了。当然佛来到我们这个世界上也是有身体,不然怎么和我们连系呢?

从身体方面说「住」,佛法上说分成四种:第一种叫做「化处住」,教化众生的地点,佛就在这个地方住。像我们平常的人在一个地方住,在这个地方活动,那么就是在这个地方住。佛在这个世界上住,教化众生,当然这个地方也是很广大的。若是我们一般的说,是住在这个三千大千世界里面,这个广大的地区是佛所教化众生的一个地点。若是从《华严经》上或者《大智度论》上说,那还不只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了;佛剎微尘数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住处,在这个地方广度众生的。那么这叫「化处住」。

第二个是「异俗住」,不同于在家人的住处。就是,佛总是住在寺院里面,住在僧伽蓝里面,或者是住在山林树下;是不到这个俗人家里面去住,这叫「异俗住」。

第三种叫做「不舍寿分住」;这个「不舍寿分住」这「寿」就是寿命。佛这个寿命,从《大毘婆沙论》上看呢,佛是应该一百二十岁的寿命,应该是这么长;但是佛到八十岁的时候就入涅槃了,就把那四十年弃舍了。说是「不舍」,我「不舍寿分住」,那么这若不舍寿的时候,就是住在这个世界;若舍寿就不住了。那么这也是「住」的一个意思,那么这是第三个「住」。

第四个呢是「四威仪住」,就是行住坐卧都叫做「住」;不只是站在那里、坐在那里叫做「住」,这走路也算是「住」,卧在那里也是「住」,行、住、坐、卧都是「住」。那么这四种住是在身体上说明的。

妙境法师讲授《妙法莲华经》大意(一)

妙境法师讲授《妙法莲华经》大意(二)

妙境法师讲授《妙法莲华经》大意(三)

妙境法师讲授《妙法莲华经》大意(四)

妙境法师讲授《妙法莲华经》大意(五)

妙境法师讲授《妙法莲华经》释经题(一)

妙境法师讲授《妙法莲华经》释经题(二)

妙境法师讲授《妙法莲华经》释经题(三)

妙境法师讲授《妙法莲华经》释经题(四)

妙境法师讲授《妙法莲华经》释经题(五)

妙境法师讲授《妙法莲华经》释经题(六)

妙境法师讲授《妙法莲华经》释经题(七)

妙境法师讲授《妙法莲华经》译主(一)

妙境法师讲授《妙法莲华经》译主(二)

妙境法师讲授《妙法莲华经》译主(三)

妙境法师讲授《妙法莲华经》译主(四)

妙境法师讲授《妙法莲华经》译主(五)

妙境法师讲授《妙法莲华经》正文(一)

妙境法师讲授《妙法莲华经》正文(二)

妙境法师讲授《妙法莲华经》正文(三)

妙境法师讲授《妙法莲华经》正文(四)

妙境法师讲授《妙法莲华经》正文(五)

妙境法师讲授《妙法莲华经》正文(六)

图文 | 玉泉寺数据中心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当阳玉泉寺

© 公众号:dy-yuquanchansi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当阳玉泉寺

当阳玉泉寺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当阳玉泉寺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当阳玉泉寺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当阳玉泉寺。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