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四无量心》——顶果钦哲仁波切


为了培养菩提心,我们必须培养四种无量功德:慈、悲、喜、舍。在四者当中,最重要的基础是无量舍(无量的平等心),不再分别朋友与敌人;这也应是观修四无量心的起始。无量的平等心能令我们生起五方佛智之一的平等觉智。

菩萨视众生的福祉胜于自己的利益,这一点由释迦牟尼佛曾经投胎为海龟的那一次前生来看,便可知晓。当五位船员从遇难的船只掉人大海时,这只海龟浮出海面,用人语向他们说道:“到我的背上来,我会把你们带上陆地。”海龟历经极大的艰困,终于把五位船员载到小岛的岸边。船员获救了,海龟却精疲力竭,需要在沙滩上休息。它睡着了。就在此时,八万只小昆虫爬到它身上,开始啃噬它的身体。海龟在剧痛中醒来,但它心想:“如果我现在回到海里,这些昆虫都会淹死。”因此它决定将自己的血肉布施给这些昆虫。于是,八万只小昆虫吃完了整只海龟。就在它即将死去的时候,海龟做了以下的发愿(由于它是一个伟大的菩萨):“当我于未来圆满成佛时,愿这五位船员及八万只昆虫成为我第一批的闻法者,并因此走上证悟之道。”正是这般的愿力,让释迦牟尼佛在证悟之后,于瓦拉纳西附近萨纳斯的鹿野苑中,对着曾是五位船员、后来成为首批比丘的五位弟子初转*轮,而曾是八万只昆虫的八万天众也在场聆听。这便是更看重他人福祉的究竟慈悲心的榜范。

菩萨对于造成他们痛苦的众生也从不生起嗔恨,只会生起慈悲,并想帮助他们。至于朋友与家人,菩萨将他们视为梦中所见的如幻众生。没有情绪纠结会影响他们的平等大爱,或阻碍他们的佛法修持。由于不再受到嗔恨与执着的铁链捆绑,他们对一切众生都待以毫无分别的慈爱。

“慈无量”是希望众生获得快乐与乐因的愿望。一切众生皆渴求快乐,却极少能够得到。因此,希望他们尽可能快乐,并找到快乐的源头,便称为“慈”。慈心具有无量功德。如果我们深具这种慈爱,自然便能利益众生,也不会受到不良影响的伤害,因为慈悲是对治负面势力的最强武器。

在释迦牟尼佛曾为菩萨的过去世当中,还有另一段故事。当时他投胎为国王,人称“慈爱的力量”。有一次,五个凶猛的食人妖魔,或说是罗刹,来到他的国土。他们到了一处牧羊人正在放牧绵羊等牲畜的地方,心想他们有尖锐的指甲与铁般的硬齿,可以轻易杀死这些生物。然而,他们无法动这些牧羊人或牲畜一根寒毛。他们大发雷霆,高声大喊:“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在世界各处都可轻易杀死任何生物。但在这里,我们甚至连你们的皮毛也抓伤不了。”牧羊人答道:“这是因为我们国王所具有的力量。他在皇宫里不断地观修慈心。”妖魔们听到竟有如此超凡的人士,感到十分惊讶,并问牧羊人是否能带他们见见国王。于是牧羊人便将妖魔带到国王面前。这些妖魔大喊:“我们要有鲜肉才活得下去,可是我们在你的国土里,连最小的生物都杀不死。”国王心想:“如果他们找不到东西可吃,就会死掉,但我并不想牺牲任何生命;我只能用自己的鲜肉来滋养他们。”于是他就这么做了。当这, 些妖魔尝到国王鲜肉的那一刻,心中立即充满了对周遭生物的慈爱,所有伤害他人的欲望消失无踪。

“悲无量”是希望众生都能离于痛苦与苦因的愿望。当我们思维他人的痛苦并想要做些什么的时候,便会生起这种觉受。除了人道之外,轮回中还有许多其他道的众生。以地狱道来说,便充斥着无尽的痛苦。只要想像自己的父母落入地狱,被放在数千刀剑上任其刺穿,被极热的大火焚烧,你便很想赶快采取行动来解除他们的痛苦和折磨。此即悲心的基本觉受。轮回中,到处都有受苦的众生。地狱道的众生遭受寒热之苦;饿鬼道的众生遭受饥渴之苦;畜生道的众生遭受被奴役与被杀戮之苦;人道的众生遭受生老病死之苦;阿修罗道的众生遭受忌妒与冲突之苦;天道的众生遭受命终之时即将丧失所有欢愉而落入下三道之苦。当我们想到这一切,便会觉得:“如果我能让众生脱离苦海,那该有多美好!”

“喜无量”乃是当我们看到具有才华洋溢而博学多闻的众生具有快乐、名望、影响力时,所应生起的喜悦。对于这些众生所享的福报,我们不仅不觉得不安与忌妒,还诚挚地随喜赞叹并思维:“愿他们一直都能快乐,甚至享有更多快乐!”我们也要祈愿,希望他们能善用财富与权势来帮助他人,护持佛法与僧众,供养、建寺、弘法及其他具有意义的作为。随喜并祈愿:“愿他们不丧失现有的快乐与权势。愿他们的快乐增长,愿他们善用所拥有的一切来帮助他人,弘扬佛法。”

祈愿自己的心能够充满无量舍、无量慈、无量悲、无量喜,如同菩萨所具足的那般无量。如果我们这么做,真正的菩提心必将生起。

这四种特质被称为无量或不可计量,乃是因为它们的对象——一切有情众生——是无量的,它们的利益——一切众生的福祉——是无量的,它们的果实——证悟的功德——也是无量的。四无量心犹如虚空般地不可计量,也是成佛的真正根基所在。

于此,如同任何其他修持一般,我们应该以“三善法”来修:希望我们即将所做的修持能够利益所有众生(初善);于修持时全然专注,时刻保持一切法界自性为空的领会(中善);修法结束时,回向一切修法的功德给所有众生(后善)。这是令诸佛菩萨欢喜的最好方式,也是生起观修觉受与证量,同时不受嗔恨、贪爱与傲慢所生起的障碍吞噬的最好方法。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原文法会圣众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1我们念佛、诵经、放生、供斋或做任何善事,都需要做回向,回向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是完整修法或善事的必要组成部分,修完法或做完善事后不回向,功德白白流失,实在是可..

在色达境内一个叫霍西的地方,于1969年(十六绕迥火鸡年)9月22日(佛陀天降日),格花堪布诞生在一个父母亲家族都辈出大成就者的家中。小时候父母带他到色达洛若寺住持罗珠..

关于藏传法师

藏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藏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藏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藏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