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班让我克服了共修疲厌


一眨眼,实习辅导员上岗已有十个月了。带班花了心思关注与投入,本班的共修也花了心思——克服难熬的疲厌,很意外也很惭愧。并非在自身平稳修学的频率中带班,而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本以为,修学四年渐入佳境应该“芝麻开花节节高”。孰知,第五年彻底逆反,对同修们没啥变化的分享、翻来覆去的专业术语“模式”“发心”以及无力的氛围,疲倦厌烦到顶点,一度不想小组共修和班级共修。因为大家早已“固化和封顶”,感觉再共修几十年也还是这个样子,我在其中也毫无收获。同时,我也明白,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存在,只是潜行了几年。

幸运的是,带班给我带来的转变,逐渐消融了这个结痂。转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掘他人的长处、闪光点、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最初,必须强迫自己实践。以前太习惯于关注他人的短处、盲点、止步,带班后发现若不改变关注点,根本活不了。因为短期内就会被十几个人的不美好、不圆满杀死自己,方才明白为什么导师强调“检讨自己不足,随喜他人功德”。转移自己染污的关注点即“检讨自己不足”,而关注他人的真善美与成长,即“随喜他人功德”,其实是殊胜的净观。我称其为“杨过练睡功,睡在寒玉床上”——必须运行功力抵御寒冷。因此,比一般人每天多出八小时练功,肯定增长神速。

二、接受“他人之所以为他人”的特点,即使经常遗忘或忽略。终于发现自己无法接受他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是不接受缘起的差别事实。不接受缘起的差别事实,导致了期待他人按照自己的喜好与意图配合自己,但往往失败,失败衍生了恐惧、愤怒、沮丧、绝望、冷漠。

三、关注他人的变化与需求,即使时不时会松懈。这一项把我“轰”出了沉浸个人世界的模式,每天从早到晚借助班群平台观察师兄们的动静,嗅出修学状态的波动频率,然后思考与采取一些措施调解或推动。起初比较抗拒,因为不想管闲事或者别来烦我,但关注与交流让自己从“不适应到适应”,到发现实在是“扩展心量和扩增智慧”的无上法门,许多不愿意变成愿意,许多僵硬变成笑脸,许多被动变成主动。

四、不批判自己才能不批判他人。一直以为内省是自己的优点,甚至以此为傲。直至某天,忽然发觉所谓内省其实是批判自己。二者的区别是,内省的内核为相信自己有价值,而批判自己的内核为不相信自己有价值。我的内心深处并不相信自己有价值,只不过借检讨为名批判自己罢了。既然不相信自己有价值,也会连带不相信他人有价值。所以批判自己的同时也连带批判他人。现在日日提醒自己,因为这是一个伪装得很好的陷阱。

五、不再追求深邃与深刻,放过自己,回归简单。意识到十多年来“活得不轻松不容易”的源头是不想肤浅地过一辈子,因此设定了不少高难度目标给自己和他人,给彼此带来压力却认为理所当然。完全看不到肤浅是相对的、无常的、需要众多条件才能组合成,困在幻觉中不自知。

六、借助他人为对境训练五点:观察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恐惧批评,不被赞颂收买,不为忽视或不受关注失落,如实坚定地表达。

以上六点同时运用于本班的共修。

出乎意料的是,收获了更大的礼物:从一个恐惧变化的人变成接受变化、欣赏变化、享受变化与利用变化发挥创造力服务自他而自产快乐的人。

不到一年,我的囊中收满了数之不尽的惊喜,不亚于重新造命。

切身体会到,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导师为我们设计的修学路径与辅导义工岗位包含何等罕见、何等洞见、何等远见、何等深到不知处的慈悲,全是来疏通堵塞的心灵的,而我只需拿生命来实践。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说一些众生不喜欢施舍,劝他施舍,舍了能得种种的福田。我们这道友在这,每天我们这道友,你怎么样行布施,你怎么样施舍?我想每天大家都读经吧,都在学律,都在听课,你把..

每天起来,建议大家都能诵一部《普门品》,比较短。十分钟左右。很多人怕没空。其实中国有句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诵经这个时间不会耽误你一天的工作量,甚至会让你工作更..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1、读了佛经没用上,依然还放在心上,把一切法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是当凡夫,不放在心上你就是菩萨,菩萨跟凡夫差别在此地。佛怎么样?佛根本没有起心动念,这就太高明了。..

经常听到某某师兄谈论,自己的多么多么不听话,忤逆父母,着实让人头痛~!当前社会如此,不孝父母的、不养父母的,甚至于长大之后父母仅有的财产完全夺去,把父母赶走,有!这些..

若是会用,烦恼就是菩提。若是不会用,菩提就变成烦恼。心平百难散,意定万事吉。这是至理名言,万物由心生,由心导。心平气和,没有暴戾之气,灾难自然就会远离;意念坚定..

“娑婆诃”:这是很要紧的。你看大悲咒上有十四个“娑婆诃”,每一个娑婆诃,都有六种意思;所以你记得,无论在任何的咒上,有娑婆诃,就有这六种意思。第一个意思是“成就..

浅谈“禅定”初修——唐安古寺居士学修心得篇吕军涉足佛教的人,一听到“禅定”总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总以为那是别人的事,自己没那个天份。今天,我们来一起揭开神秘..

关于菩提书院

菩提书院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菩提书院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菩提书院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菩提书院。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