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净的羹汤


过去,曾有人种了许多白草。这种草需于特定时节采收,一旦错过了,就会失去美好的色泽,乃至枯萎。

时至收割时节,这个种白草的人请来许多工人,命他们日以继夜赶工采收,一刻也不得休息。后来,这名雇主体恤工人们工作勤苦,便准备了美味料多的羹汤招待大众当羹汤快煮好时,香气四溢,有一只老鸱鸟盘旋其上,爪中的粪便正好掉入羹汤里。厨师一看,立即想把粪便取出,然而在热腾腾的羹汤中,粪便一下就消散了。厨师心想:应当要重煮羹汤,可是时间已晚;若要请大家吃,里面却有不净物。考量这一点粪便不足以坏了羹汤的美味,还是可以请大众食用,只要自己不吃就好了。

当工人们来到雇主家中,大家都饿了,纷纷添取羹汤,并留了一大碗,喊着厨师一起来吃。厨师知道羹汤是不净的,又怕辜负工人们的好意,只好勉强吞了下去,却一点也不觉羹汤有什么美味。

世尊透过这个故事,譬喻三界众生若要脱离对美好色相的贪着,莫过于观察色相的本质皆是不净。众生辗转起惑造业、沉沦三界,犹如这些饥饿的工人吃着美味羹汤,却不见羹汤是不净的。菩萨大士为度众生入于生死,示现受于色相,了达一切色相都不清净、不甘美、无可爱乐,如同厨师勉强吞下羹汤,一点都不觉得美味。

典故摘自《杂譬喻经 卷第二》

省思:

杂宝藏经》云:欲如狗啮枯骨,涎唾共合,谓为有味,唇齿破尽,不知厌足。众生愚迷颠倒,耽着色声香味触等五欲境界,以为清净、快乐,犹如故事中的工人,津津有味地享用羹汤,不知道自认为美味的羹汤,实则为粪所染而不清净。

菩萨行者欲得出离生死,成就佛道,应当正念观察五欲境界皆无常、非乐、无我、不净,勿生贪着;进而能于五欲境界中,犹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发勇猛心,修一切善行度化众生。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有一个流浪汉,走进寺庙,看到菩萨坐在莲花台上众人膜拜,非常羡慕。流浪汉:我可以和你换一下吗?菩萨:只要你不开口。流浪汉坐上了莲花台。他的眼前整天嘈杂纷乱,要求者..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恭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赞稽首本然净心地无尽佛藏大慈尊南方世界涌香云香雨花云及花雨宝雨宝云无数种为祥为瑞遍庄严天人问佛是何因佛言地藏菩萨至三世如来同赞..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白话唐三藏法师玄奘奉召译这些内容,是我阿难亲自听佛说的。有一次,当世尊为了教化众生,而在印度的各个国家和地方云游的时候。来到了一座国..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关于其他文章

其他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其他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其他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