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结婚


为什么不结婚?这问题,我遇到了许多朋友,都曾这样问过。他们以为,假使大家不结婚,岂不要灭种吗?人类种都灭了,还成什么世界?我虽为此对诸朋友详加解释他们的误会,但语言究不如文字来得普遍,所以现在特来把一条一条的原因,写在下面,以便同有此疑问的人,得能却除胸中的疑团。虽我所说的不一定完全使每一个疑者都能满意,然而自信总有几条使人予以首肯。现在不妨就来试为说明:

(1)、他们以为凡是学佛的都不能结婚,此实不知佛教徒有四众弟子的类别:①出家的二众,②在家的二众。出家二众是僧尼,是须绝对遵守佛教的戒条而不可结婚的,但在家二众的善男子或善女人,夫妇的正常结合,佛教是许可的,并不加以禁止;如果说是禁止的话,那不过是禁止他们,除了正常的夫妇关系外,不得再去做非礼的事而已。在家佛弟子,既然可以公开结婚,岂不与普通不学佛的人一样,可以生男育女吗?这样说来,所谓学佛不结婚可以灭种的问题,应该是就不成为问题了。

(2)、他们又说:佛教常说,出家无家室之累,出家是清净无染,出家比在家好。果如是,谁不愿学好呢?人人都愿意学好,人人都不要结婚,人人都想去出家,假使真的这样,岂不是又要灭种了吗?这忧虑的产生,是在假使两个字上,而不在佛教教理的本身上;因为你所说的,人人都去出家,这不过是假使而已。要知假使只是假使,而不是事实,因为事实上,没有看见人人都去出家;可见假使和事实,是不相符合的。例如说假使你是土匪,当然就要捉去坐牢,而事实上你并不是土匪,怎可把你捉去坐牢呢?所以用假使两个字而加一罪名在佛教身上,这实在是有欠公允的。

(3)、一般的人们见到出家的僧尼不结婚,于是就把眼睛专注在僧尼身上,觉得僧尼不结婚,是很奇怪的!于是就忘记了除僧尼之外,社会上还有千千万万的男女,都是不结婚的。这不是我的乱说,而是一个社会事实。你如不信,请去调查一下就知。千千万万不结婚的男女都不会灭种,而万中数不到一个的极少数的僧尼,说他们会灭种,这岂是公平之论?如果说者午夜扪心想一想,恐怕自己也会觉得不平吧?一笑。

(4)、一个国家,当然都希望他的种族繁荣的,如果觉得不结婚是要不得,会灭种的话,国家为什么不禁止人民出家呢?虽许可出家而仍不逼迫他们去结婚呢?国家既不禁止人民出家,可见少数僧尼不结婚,是不会影响种族的生存的。再说,不但佛教的僧尼不结婚,即天主教的主教神父和修道女也是不结婚的,为什么不听说他们是灭种的呢?况且佛教传到中国来,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这长时期间,都有僧尼住持佛教的,没有看见中国的人种灭了;而现在的锡兰、缅甸、暹罗、安南等,都是佛教国,都有僧尼,也没有看见他们灭种。所以说僧尼不结婚就会灭种的话,实在是杞人忧天,大可不必的。

(5)、请诸位再想一想,现在的世界上,有那个国家,在他的法律上,曾规定了要把全国的男女,一对一对的,一个都不漏的,替他们配合起来?事实上既不能做到这一步,只好让人民各自的自由结婚。不然,勉强的要大家结合起来,等到有了子女的时候,政府里岂不要负担他们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吗?这未免太麻烦了,诸位认为对不对?

(6)、我再来讲个笑话:不结婚就没有子女,这是必然的;但结了婚,并不一定就有子女。不信,请看结婚多年的,并且还有三妻四妾的,仍是不生子女,这你又有什么办法呢?难道可以用法律去处罚他们吗?你为什么不替国家生男育女?要知他或她实在也没有办法呀!结婚不能保证必生子女,那就只好听其生育自由吧,勉强不来的。

(7)、佛教的僧尼出家,不是国家、家庭,以及谁人逼迫他们出家,完全是各人自己的意志如此的。佛徒的志愿出家,和普通社会上一般男女持独身主义者一样,完全是自己欢喜的,丝毫没有逼迫性在内。既是自己愿意不结婚,愿意遵守出家的戒条,理当尊重他们的意志。假使要他们结婚,那他们又何必出家?因为在家是一样可以信佛学佛。明白了这个意思,那一切疑团自然都可解决了。

(8)、一般俗人的脑筋中,以为子女越多越好;其实现在各国,尤其是英国,都在提倡节育,这也是事实,谁人都知道的。不然的话,人口过多,生产不够,如过去的日本和英国,以及现在的苏俄,要侵略人家的地方,虽然说是为经济,然而究竟是为人口。试问这样一年一年的增加人口,不开拓殖民地,生活怎样可以够支配呢?因此僧尼不结婚,不但不会影响国家,并且可以藉此调剂生活,这也是事实。以上种种的说法,都是依照世间情理上来说的,知道一点僧尼不结婚的原因,如果要再进一步说法,那就要说到僧尼本身上的事情。

(9)、僧尼的意志是要洁净的。试想想:一结了婚,男女的房事,一般人都以为是很普通的事,但在意志爱洁净的人看来,那种污秽龌龊,实在无法形容的,这是谁人都知道的。谁愿意去做这肮脏的事?尤其是婴孩的屎尿,那更是无法去嗅闻。

(10)、僧尼的意志是爱寂静的。试看世俗人家,生下了子女,那种哭哭啼啼、吵吵闹闹、打打叫叫的情形,虽说一般不觉得怎样,但在爱静的人看来,实在是受不了的。不但爱静的人如此,其实儿女多了的人家,有时父母也会发出怨声的,不过没有法子罢了!一个意志爱静的人,怎肯随便结婚自找麻烦?

(11)、僧尼的生活是很简单的,如果一结婚,就由不得你自己做主了;什么装饰品、化装品、娱乐费、车马费、交际费,一概都需要了;等到生下孩子,又要养育费,大一点又要教育费,再大一点又要男婚女配的婚嫁费,一家人这样多,难免不病,又要医药费。所以世间的人,除了稍富裕者外,大多数的人家,都是弄得叫苦连天无法自拔的。

(12)、僧尼的内心,是要戒除贪念的。人家想做官,而僧尼就绝无其念;人家想发财,而僧尼就无财可发;人家可穿各式各样华丽的服装,而僧尼就不可以;人家可以大嚼其酒肉,而僧尼就不可以。住的是不要屋租的寺院,嚼的是菁菜根,穿的是坏色衣。试问你一结了婚,无论如何,你也过不来僧尼的这种淡泊生活。

(13)、僧尼有僧尼应守的规则。例如学校有学校的校规,你不去这个学校里读书,他当然不问你;你如要进这学校里读书,你只好乖乖的遵守校规,你不能够问他为什么。他可以答你:我们的校规就是这样,谁叫你进来读书?那有不守校规的学生?军队也是一样,军队有军纪。例如弟兄们不能带家眷,你不能说:为什么你们官长可以带家眷,我们又为什么不能呢? 这是没有理由说的,只好照他的军纪去做罢了。明白了这个道理,不饮酒、不吸烟、不食肉、不看戏、不赌博、不结婚,这都是我们僧尼和普通一般人不同的地方,是佛教为佛徒所特制的教规。你只可以好好的照它那样去守,不由你问它是什么理由。

写到这里,心里想想,还有许多理由好说,实在说也说不完,只好写出这几句,作为答覆爱好的朋友们心中所发生的疑问。最后,我请有疑惑的人,多多的研究佛经,久了自然就会明白僧尼不结婚的所以然。简单的在此提一提的;有情的生死根本,就是淫欲!僧尼是为了生脱死而出家的,怎可还去结婚以自缚呢?其他的话还多,我不想多讲了。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从前在舍卫国中,有一个大富长者,他的仓库裡堆满了无量的珍宝。他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儿子可以继承他的家业,于是他每天向天地诸神祈祷。不久,因为他的至诚,长者的夫人终..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恭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赞稽首本然净心地无尽佛藏大慈尊南方世界涌香云香雨花云及花雨宝雨宝云无数种为祥为瑞遍庄严天人问佛是何因佛言地藏菩萨至三世如来同赞..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说一些众生不喜欢施舍,劝他施舍,舍了能得种种的福田。我们这道友在这,每天我们这道友,你怎么样行布施,你怎么样施舍?我想每天大家都读经吧,都在学律,都在听课,你把..

每天起来,建议大家都能诵一部《普门品》,比较短。十分钟左右。很多人怕没空。其实中国有句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诵经这个时间不会耽误你一天的工作量,甚至会让你工作更..

1、读了佛经没用上,依然还放在心上,把一切法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是当凡夫,不放在心上你就是菩萨,菩萨跟凡夫差别在此地。佛怎么样?佛根本没有起心动念,这就太高明了。..

关于其他文章

其他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其他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其他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