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禅修——“止观”的修法


我们可运用两种禅定形式来思惟和禅观:首先谈的是「观」。此种禅定先要熟悉自己所选择的目标,不论是喜欢的车子或你所追求的慈悲及安忍心,这些都透过理性的分析来培养。这时不只是专注于某个主题,而是藉由不断运用分析的能力,来使自己对所选择的物象产生一种亲密感或同理心。在我们灵修中需要培养探索不同物象的能力时,会强调利用这种禅定方式。有些目标是针对佛教徒修行,有些则否。然而,一旦借着这类分析方法而对物象生出熟悉感,那么重要的是必须藉由「止」的方法,继续把注意力专注在此物象上,让禅定能达到更深入的境界

第二种方式是「止」的修行。这表示我们将心念专注于所选的对象上,不做任何分析或思惟。例如,在修链慈悲心时,我们要培养同理心,努力体察他们所经验的痛苦。这些是靠着分析式的方法来进行。但是,当慈悲心生起,发现禅修已积极改变我们对他人的态度时,我们心神就专注在那份情感上,不再运用思惟的方法。这样做能深化我们的慈悲心。当发现自己慈悲心减弱时,我们可以再进行,以加强自己的同情心和关切,然后再回到「止」的修行。

当修链得更娴熟之后,就能够悠游于两种禅定方式之间,以增进你想获得的特质。它能到达某个境界,让我们能随自己的希望,将心念不断专注于目标上,这个「禅修的对象」不一定需要是我「看得见」的东西。就某种意义而言,一个人要融合自己的心与目标以培养这份亲近感。 「止」就像其他的禅定方式,并非本质上即属美善,相反的,我们所专注的对象,以及内心所抱持的动机,决定了我们禅定的灵性品质。若我们心念专注于慈悲,那么这种修行是道德的。若专注于愤怒则否。

我们必须以有系统的方式禅修,培养逐渐熟习所缘境的能力。听闻与修习才德具足老师的教诲,也是此过程中重要的一部份。我们要思惟自己所学习或听闻,彻底地检查它们,让心中生起的任何困惑、误解或怀疑都扫除一空。这过程本身有助于改变心灵。然后,当我们将心力贯注于目标时,我们的心便能够用自身所希望的方式与目标融合。

在我们试着修习更深奥精微的佛教哲学前,重要的是能够让自己心思专注在较简单的主题上。这样做能够帮助我们培养分析能力,并依然专注于思惟的课题,像是寻求世人离苦得乐的解药、自性本空的空性等。

人类的灵性之旅是条漫长道路。我们必须谨慎选择自己的道路,确保它包含所有能引导我们达到目标的方法。旅程有时崎岖险阻,我们必须知道如何沉稳下来、放慢脚步,进行深入的冥思,同时也不忘关怀邻居的困难或整体大环境受污染的社会议题。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娑婆诃”:这是很要紧的。你看大悲咒上有十四个“娑婆诃”,每一个娑婆诃,都有六种意思;所以你记得,无论在任何的咒上,有娑婆诃,就有这六种意思。第一个意思是“成就..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浅谈“禅定”初修——唐安古寺居士学修心得篇吕军涉足佛教的人,一听到“禅定”总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总以为那是别人的事,自己没那个天份。今天,我们来一起揭开神秘..

问:阿弥陀佛!弟子的功课是早课《地藏经》或地藏菩萨圣号,晚课持大悲咒,在《大悲心陀罗尼经》里边说到:至心称念我之名字,亦应专念我本师阿弥陀如来,然后即当诵此陀罗..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有一位在家居士去拜访广钦老和尚。老和尚问他说:“你有没有在修行啊?”居士回答:“有啊!我每天早上拜佛一个钟头,晚上也拜一个钟头,每天要拜佛好几百拜,念佛好几百声..

有一个流浪汉,走进寺庙,看到菩萨坐在莲花台上众人膜拜,非常羡慕。流浪汉:我可以和你换一下吗?菩萨:只要你不开口。流浪汉坐上了莲花台。他的眼前整天嘈杂纷乱,要求者..

关于藏传法师

藏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藏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藏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藏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