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除尘垢得解脱


佛陀在古印度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槃特尊者告诉他的弟弟朱利槃特:“如果你无法忆持佛陀之教法与戒律,那就还俗当在家弟子吧!”听闻兄长的训责,朱利槃特便前往佛陀居住的祇洹精舍,站在门外伤心流泪。

当时,世尊以清净天眼,观看到朱利槃特比丘正在门外悲泣,于是便从静室起座,安然经行至精舍大门外,问朱利槃特:“比丘!为何在这里悲伤哭泣呢?”

朱利槃特回答:“世尊!我的兄长要驱逐我离开僧团,他说:‘如果不能忆持戒法,就该还俗为白衣弟子,不要留在僧团了!’所以我才在这里悲泣。”

世尊安慰朱利槃特:“比丘!无须心怀畏惧恐怖,佛已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不经由你兄长教授成道之法。”于是,世尊带着朱利槃特一同来到静室,指着房内的扫帚,教导他:“你诵持这‘扫帚’两个字,并思惟其中的意义。”

当时,朱利槃特记得“扫”便忘了“帚”,如果想起“帚”却又忘记“扫”。朱利槃特听从世尊的指导,经过长久的努力,慢慢熟记扫帚二字,然而扫帚又名除垢,他思惟着:“扫帚是用来扫尘除垢的,如何是除?什么是垢呢?尘垢是灰土瓦石,扫除便是将尘垢洒扫清净。”进一步想:“世尊为何教导我这个法门呢?我应当仔细地思惟这当中的道理。”

朱利槃特再更进一步思惟:“现在我自己的身上也有尘垢,拿自己来作比喻,什么是除?又什么是垢呢?”他深入思索参究:“烦恼习气是尘垢,智慧观照能够涤除,所以我可以用智慧观照,扫除内心所有的烦恼尘垢。”

当时,朱利槃特尊者凝神专注,思惟五阴炽盛苦的生与灭,从色阴的现起、暂住、变异、坏灭,到受阴、想阴、行阴、识阴的生与灭。专心一意的朱利槃特,思惟障蔽本心的五阴炽盛后,断除欲界见思二惑得到解脱,证得解脱之智,永断生死系缚,成就清净梵行,所作皆已成办,更不再受六道轮回之苦,如实了知真理,朱利槃特尊者于是成就了阿罗汉果。

证得圣果后,朱利槃特尊者立即起座,前往世尊之处,向前顶礼佛足,侧坐一旁,禀告佛陀:“我已经漏尽烦恼,已得解脱之智慧,现在明白了扫帚二字的真义。”世尊询问:“比丘!你是如何了达其中的道理呢?”尊者禀白:“扫除即是能观的智慧,尘垢就是烦恼的系缚。”

世尊回答:“善哉!比丘!就如同你所说的,除是智慧,垢是烦恼。”尊者便向佛陀诵出偈语:

“今诵此已足,如尊之所说;智慧能除结,不由其余行。”

世尊再次告诉尊者:“比丘!如同你偈诵所言,唯有以观照之智断除烦恼,没有其他的方法了。”尊者听闻佛陀的开示,法喜充满,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一·善知识品第二十(十二)》

省思:

佛陀成道时曾叹言:“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虽说佛性本具,却非人人能够觉察、觉照心中的妄想与执着,这便是凡圣之别。《六祖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不离开日常的行住坐卧、应对进退。若能学习尊者时时在六根门头上用功,反省检讨、触物起照;以能观之智,扫除心中的烦恼,净化身口意三业,便是转凡成圣的关键。佛法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得十分,端看是否能够发长远心,如实修行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一个简单的地藏忏愿仪轨、迅速的消业障送大家一个比较简单的地藏忏愿仪轨,是我在寺院一个法师给我的,他拜了很多遍,很管用的,地藏宝忏一心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一拜)一心顶礼..

编者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佛教告诉我们生命的真相绝非我们的肉眼所看到的那样。这一篇嘎玛仁波切的开示,依据佛教的理论详细讲述了人死后最初阶段的生命流转历程,恐怖..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二谛是佛教关于认识和真理标准的重要学说,曾对佛教的传播起了巨大的作用。二谛,指两种真实或实在的道理,它包括真谛和俗谛。真谛指佛教的真理,又称“胜义谛”或“第一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尊胜佛母心咒》教念及功德利益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关于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教故事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教故事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教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