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的觉知每一个起心动念


我们在打禅七的时候,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保持自我的清醒和觉知,让当下这一念能够清明地呈现在每一个当下。行香的时候,每迈出一步,自己知道,还是不知道,每一步,是不是脚踏实地;每起一心动一念,清楚还是不清楚。如果我们动十个念头,有五个念头能够清醒地觉察到,另外的五个念头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那就说明自己专注的力度还不够。如果打坐的时候,不在这个地方用功夫,每一念都滑过去了,每一念在想什么根本不知道,那还怎么用功夫呢,用一万年还是那个样子,绝对不会有进步。

清楚地觉知每一个起心动念,这就是我们平常在祖师的语录、禅宗的书籍上面所看到的当下一念。禅宗的功夫,一定是要落实在当下一念上。我们学习佛法,学习打坐,总想求玄求妙,总想佛菩萨加持,其实,所有的玄妙都在这当下一念上。我们仔细地体会,当下这一念,可能具有无穷无尽的灾难,也可能具有无穷无尽的智慧。无穷无尽的灾难从当下这一念开始,无穷无尽的智慧也还是从当下这一念开始。人生的幸福快乐,忧悲苦恼都从当下这一念开始。真正的快乐在哪里?清醒地掌握、觉知当下这一念,并且使之保持下去,幸福、快乐就在其中,佛国就在其中,西方极乐世界也在其中。

当下这一念要说玄,是玄之又玄;要说简单,是简之又简,就看我们自己怎么用心。行香的时候,不要放过自己的念头,从禅堂走到斋堂,也不要放过自己的念头,堂内堂外都是道场,都是禅堂。吃饭的时候,清楚地觉知到我们的牙齿和蔬菜、米粒接触的滋味是什么,和那些热的、凉的食物接触的滋味是什么。这一切都不要放过,都要清楚地觉知。知道是什么,并不等于去分别,去执著,去计较,仅仅就是知道而已,知道了就行了,不要再起第二念,这是一种直觉。如果起了第二念,那就是在打妄想,不起第二念,就不是打妄想,区别极为微妙。只是觉知就行了,只要看住它就行了。

我们的六根接触六尘,同样念念要觉知,不起分别。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根接触冷暖涩滑,意根接触种种法尘。我们只是去接触它,不要起分别,看到听到尝到就行了。不管是人是物,看见了人不要分别他是张三还是李四,保持根尘接触的当下那一瞬间的状态就可以了。

根尘接触的当下那一瞬间的那种状态,也就是根与尘那种原初的状态,没有加意念,没有加分别,一加上分别,就成了打妄想,接着而来的,就会有烦恼了。因为一分别,就产生了感受:苦的、乐的、不苦不乐的;有了感受就会有取舍,有取舍就有执著,有执著就有烦恼。让觉知自己当下这一念,运用在任何境界上,都不被境界所转化。这是用功的一个玄之又玄,简之又简的法门。实际上,当下这一念是现现成成的,不用去捉摸它,一捉摸就是第二念,就不是当下这一念。所以说,要经过一个比较长期的训练,才有可能运用这个方法,才有可能保持这种心态。

打禅七,就是一种专门的训练。训练我们的心态,训练我们的觉知,训练我们时时刻刻不要向外,不要让这个意念走远了,就在当下,关注当下,安住当下。

为什么要止语呢?今天一整天,在楼上说话的人少了一些,即使有说话的,声音也都比较低,但楼下好像还是有声音。我想,每一位参加禅七的禅友,都不要浪费这七天的时间,不要放过每一支香,每一个念头,真正自觉地训练,就会有收获。如果还是听之任之,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徒然,因为在念佛号的时候,你的心念和佛号并不在一个点上,有口无心。有口无心,心就不在当下,就不是一种清醒的觉知;要有口也有心,而最重要的是要有心,那就是安住在当下。一心不乱是要专注了以后才可能有的一种结果。

时间像电光石火一样,说打七,三天过去了,再不抓紧,把第四天一过,一个七就算完了。当然,我们也不要紧张,不要把自己弄得精疲力尽,还是要轻松愉快,自在安祥。因为保持一种清醒的觉知,不是在紧张的状态下能够出现的一种境界,也不是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会出现的境界,一定是在非常安祥和谐,看破放下,自由自在的氛围当中才会出现清醒的觉知。不管是年老的人,还是年轻的人,都要放松,彻底地放松,不要紧张,不要有恐惧。从前我们有个说法,叫痛念生死,这个词提一提就可以了,不要把它老是压在心头。老压在心头,会有一种恐惧感,精神过分地紧张。精神太紧张了,就无法进入禅定,无法进入禅修,也无法保持一种高度清明的觉知状态。

也不要总是想我这几十年做了很多错事,现在要忏悔,背着一个大包袱放不下,心念也无法安住下来,清醒地觉知也不可能出现。要放下,不管是做了多少功德,还是有多少过失,都要放下,都不能让它成为自己前进的包袱,成为包袱了,会把我们压垮,撑不起腰来,清明的觉知也不会出现。所以,我们要学会放松,身心都放松,保持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放松了以后,禅的喜悦就会出现,精神上智慧的火花就会绽放。

这次禅七,基本上没有人管理,就一个维那师,校长兼校工,烧火兼打钟,只有他一个人,大家也都很配合,很和谐,这是因为大家都很自觉。还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放松。

三天来,也有同修提出一些问题,我想,所有的问题,都要靠自己去解决。比如说腿子疼,腰酸腿疼,实在是难以忍受。在打禅七的时候,要放松,不要勉强,能单盘就单盘,能散盘就散盘,坐在两边后排的居士,万一疼得没有办法了,还可以把腿放下,坐在拜垫上就可以了。腿子那么疼,腰那么酸,还要那么忍受,就没有必要了。我们是来享受禅悦法喜的,不是来找苦吃。所以,不要太拘于形式,腿子疼了,轻轻地动一下;先双盘,疼了轻轻地放下来,成了单盘,单盘还是疼,再轻轻地放下一只腿,就成了散盘。

四十五分钟,折腾两次也就可以了,不要太紧张。之所以把每支香的时间全都调成四十五分钟,就是考虑到居士们盘腿的实际状况,因为平常没有锻炼,到打禅七的时候来练腿子,那就太不值得了。即使平常有打坐习惯的,早上半小时,晚上半小时,自己在家里坐是自由自在的,到禅堂来连续坐十一个小时,你那半小时的功夫,在这里是根本起不了作用的。在止静的时候,可以忍受的,尽量不要翻,有些年老的人,实在是难以忍受,可以方便一点,不要疼得出了毛病。往往腿一疼,浑身难受,身体温度增加,就会出汗,在室内坐着暖和,一到外面,气温低了,散了汗,就会感冒。

我的主张是要自由自在。过去在柏林寺我经常对学僧讲三自方针:自觉、自由、自在。这个三自方针,我想到处都可以用得着,在禅堂里也用得着。首先是自觉,自觉了就自由了,该止静就止静,该开静就开静,不说话就不说话,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一切按规矩办事,你还不自由吗?首先是要自觉,然后自由,再是自在。

三自方针,在禅堂里是最适合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把这六个字记清楚,不要把自觉忘掉,只要自由自在。不自觉,那就搞不好了,那就是自由主义,就成了自由泛滥了。有自觉就是有组织、有纪律,任何的自由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在一定的范围里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如果所有的游戏规则都没人遵守,这个社会就乱套了。禅堂也是一个小社会,是一个临时聚会的团体,也要遵守简单的几条制度,能自觉遵守制度就自由自在了。

一切都要靠自己,靠自觉,佛向自心求,一切都要返求诸己,不要向外驰求。外面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自己的方寸之地才是宝藏,只有打开自己这个宝藏才会有受用。打开自己这个宝藏,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快乐和财富。(节选自《净慧禅话 ? 柏林禅话》)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原文法会圣众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1我们念佛、诵经、放生、供斋或做任何善事,都需要做回向,回向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是完整修法或善事的必要组成部分,修完法或做完善事后不回向,功德白白流失,实在是可..

在色达境内一个叫霍西的地方,于1969年(十六绕迥火鸡年)9月22日(佛陀天降日),格花堪布诞生在一个父母亲家族都辈出大成就者的家中。小时候父母带他到色达洛若寺住持罗珠..

关于汉传法师

汉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汉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汉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汉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