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道心?有道心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道心其实是一个很粗相的一个概念。道心就是求道之心,有道心一定会表现出来。表现于对于世间的东西没有兴趣,能够依圣人的教法来持行,尤其是师长的教诲。对于世间人所关心的东西你不关心,佛菩萨教我们的、善知识教我们的能够依教奉行。蕅益大师在里讲,世情淡一点、道情就浓一点。如果你世间千丝万缕的这种情淡一点,那你的道气就会浓一点。

每一个人的精力它是有限的,真正要有所成就,如果你又想出世间、又想在世间得到,一般人做不到。那怎么样?——舍掉,不该要的东西不要。先把我们瓶子里的脏水倒掉、倒干净,再来换上清净的甘露。

蕅益大师讲,师古不师今。要我们向古人看齐。释迦牟尼佛他没有荣华富贵吗?他是王子、是太子,净饭王王位今后是指定要传给他的。但他不要,还出家了,放下、舍去,过着一麦一麻的生活,每天的饭就是吃一粒麦子,六年苦行瘦得皮包骨。世间的荣华富贵有谁能比得上一个王子?我们现在开豪车、住别墅,这些东西对于一个王宫来说都算不了什么,放下、到深山里去过无欲无求的求道生活。佛教他的比丘,过的是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的修行生活,每天都要去托钵,说得不好听的话,佛是在教他的出家弟子过一个乞丐的生活啊。

我们现在很多的佛弟子总觉得很难入道,我们要去思考这些问题。为什么一位三界之尊要叫他的弟子去过乞丐的生活。他一开口,那些国王难道不会去护法?难道不会给他们好吃好穿好用?不是啊!所以真正的道心要在日常生活中去检点与道不相应的方面。

古人有很多行为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现在更多的是没有去看古人的样子。以今生世俗的这种习气来求道,还是一个世俗的状态,换汤不换药。为什么现在的人比释迦牟尼佛在世的那个时代修道、进道成就的少呢?没有这种精神啊。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物质生活非常丰盛的时代,但是现在每个人当下的这个心,与佛陀在世时的弟子们的心以及那时众生的心是一样的,没有差别,只是我们不愿意求道、我们自甘沉沦、不想去改变。

我们要知足、不要贪,无论是金钱、名誉、地位。世间的财富,你过去修了,你虽然有,但是心里也不要著,要去炼心。心不住你就自在,就能与道相应。刚开始我们在道心上做文章的时候,要做减法、减掉,舍出去,包括自己房间里的东西,自己享用的东西,我经常会对有些徒弟讲,有多余的东西就拿去送人,你越是觉得哪个东西好就先送哪个。比如你先送新衣服,旧衣服留着自己穿。其实这都是佛的教导,佛就是这么要求的。

在唐朝时期,有一位叫庞蕴的居士,他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在家居士。他们家四口人全都成就了。庞家当时在衡阳是一个非常有钱的大家族。他接触佛法以后,觉得佛法太好了,最后他的儿子、女儿、老婆以及他自己四个人都开悟

开悟后,他就把家里的财产都沉到了河里,然后自己到深山里开一块地、搭一个棚子过日子。有一天,庞蕴居士在房间里对他女儿说,你去看一下太阳到什么地方了,有没有到正午了。他女儿也修得很好,她看了以后说快到正午了,然后一进门就把腿子一盘往生了。庞蕴说这个小孩子在糊弄我,太阳已经到正午了,怎么还早我先走啊。他也把腿子一盘走了、往生了。

这时,儿子和妈妈在外面的地里干活,旁边有人告诉他们:哎呀,你家的小姐和先生都涅槃了。儿子听说以后,就把锄头一立,站在那里往生了。只剩老妈了,老妈把三个人的法体安顿好以后,自己也走了。这叫做遁迹,不知道在哪里去了。你看他们一家人就是这么自在。

人的精力和生命是有限的,我们如果不把注意力集中放在求道上,分了很多心,道业就会打折扣。一定要有道心,道心就是求道之心。拜佛诵经祈祷三宝的这种行为举止,都要如理如法的去行持。我们这个心始终不离三宝,去皈依投靠。

有人说我学佛,有道心没有文化怎么办?其实与文化没有关系。有文化没有道心也是不长久的,唯有持久的道心才走得远。

虚云老和尚有一个徒弟——具行禅人,他一个字都不认识,他到虚云老和尚那里去做义工,后来出家了,再后来把一家人都带去出家,什么大姑大姨、妈妈爸爸、儿子女儿、老婆,一家八口人出家了。他没有文化行持什么方法呢?每天晚上打钟鼓的时候,他就到大雄宝殿后面去拜观音菩萨,拜到第二天早上打钟鼓,打完钟鼓就和大家一起上殿。就这么坚持,早晚课都能背诵了,没有文化也能背。

后来他到普陀山去参过学,他就是一心念观音菩萨、念弥陀佛。出家十二年以后,虚云老和尚传戒,请他去当尊证师,在云南昆明的云栖寺。他传戒登堂完了以后,拿了些稻草(坐在上面),自己敲着引磬念佛,身上放出了三昧真火,把自己火化掉了。火化以后啊,整个身体还是一堆灰,这堆灰外面的衣服与他活着时穿的一样。

当时虚云老和尚不在,他派人送信给唐继尧。唐继尧过去后看到具行禅师手上还拿着引磬,手柄已经烧完了。他用手一推,整个身体塌了下来,全部是灰,引磬掉在了地上。唐继尧把这个引磬拿到当时的云南博物馆收藏了起来。这些是怎么来的?靠道心来的。

修行是一个系统工程。怎么是系统工程?有二十五种方便。包括调饮食、调睡眠、调呼吸、调身体、调心,每一个又有五种,共二十五种。吃东西不能太多,不能太油腻,口味不能太重;睡眠要有规律,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调呼吸,调我们心的状态,等等。如果你这个人贪吃,你说自己有道心就很难说了;你贪睡,你说你有道心肯定是不可能的。

古人讲,我的生死没有解决,如丧考妣,就像死了爹娘一样。一个善知识说,一个真正修道的人,走路会像是得了重病的人一样,念兹在兹。而我们常常是摇头晃脑的、东蹦西跳的。如果生死问题、念佛求生西方极乐这件事情,在心里还没有踏实下来的话,我就不安,要有这种心愿,所以这就是有道心。

上一篇:中国寺庙布局详解
下一篇:观音与忏悔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原文法会圣众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1我们念佛、诵经、放生、供斋或做任何善事,都需要做回向,回向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是完整修法或善事的必要组成部分,修完法或做完善事后不回向,功德白白流失,实在是可..

在色达境内一个叫霍西的地方,于1969年(十六绕迥火鸡年)9月22日(佛陀天降日),格花堪布诞生在一个父母亲家族都辈出大成就者的家中。小时候父母带他到色达洛若寺住持罗珠..

关于佛教知识

佛教知识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教知识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教知识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教知识。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