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讲人生为什么痛苦,痛苦的原因是什么。


佛陀阐释四圣谛的目的,是要告知咱们人间的因果以及出人间的因果。“苦”是指人间的苦果;“集”是苦升起的原因--人间因;“灭”是苦熄灭的果--出人间的果;“道”是灭苦的办法,通往涅槃的路途--出人间的因。在经典中有这样的比喻:众生的身心有种种的生死业以及烦恼,即是有各种的心病,佛陀将此病况,以及病况之所在处,告知众生,并且指出那些摆脱的圣人,没有病苦而得到的愉悦,以及摆脱病苦的办法。

苦苦细分八苦是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释教用八苦代表人生全部苦楚。

一般通俗:

1、生苦:谓由入胎至出胎期间的种种苦恼,又谓生存本身的苦楚;

2、老苦:谓因老衰而受的苦恼;

3、病苦:生病的苦楚。谓生病时,身心所受的苦楚;

4、死苦:谓逝世时的苦恼;

5、爱别离苦:谓于爱境别离时所感受的苦楚;

6、怨憎会苦:即与所怨、所憎者相会的苦楚;

7、求不得苦:谓寻求而得不到时的苦楚;

8、五阴炽盛苦:谓于色、受、想、行、识的五阴,所炽盛而受的全部苦恼。此为前七苦之根。

十二缘起的这种结构,在释教原始经典中是为根究有情众生生死苦的缘起而设立的,无明(对释教真理不能自觉)为缘引起行(恶行业),行为缘引识(辨认效果),识为缘引起名色(身心),名色为缘引起六处(眼、耳、舌,身、意六根),六处为缘引起触(反响),触为缘引起受(感觉),受为缘引起爱(妄执),爱为缘引起取(寻求执着),取为缘引起有(存在),有为缘引起生,生为缘引起老死。以此次第构成了“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相依相对的因果关系,即所谓“十二因缘”。

佛教相关经论:

1、生苦:《五王经》云:“何谓生苦……在母腹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母噉一杯热食,灌其身体,如入镬汤。母饮一杯冷水,亦如寒冰切体。母饱之时,迫迮身体,痛不可言。母饥之时,腹中了了,亦如倒悬,遭受痛苦无量。至其满月,欲生之时,头向产门,剧如两石挟山。欲生之时,母危父怖,生堕草上,身体细致柔软,草触其身,如履刀剑,遽然失声大呼”;

2、老苦:(1)《中阿含经》第七卷《别离圣谛经》云:“老者,谓彼众生、彼彼众生品种。彼为老耄,头白齿落,盛壮日衰,身曲脚戾,体重气上,拄杖而行,肌缩皮缓,皱如麻子,诸根毁熟,色彩丑恶,是名为老”。(2)《瑜伽师地论》第六十一卷说,老有五种相:“一、盛色阑珊故。二、力量阑珊故。三、诸根阑珊故。四、受用境界阑珊故。五、寿量阑珊故”;

3、病苦:《五王经》云:“人有四大,和合而成其身。何谓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一大不调,百一病生;四大不调,四百四病,一起俱作。地大不调,举身沉重;水大不调,举身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风大不调,举身掘强,百节苦痛,犹被杖楚。四大进退,手足不任,力量虚竭,坐起须人。口燥唇燋,筋断鼻坼,目不见色,耳不闻声,不净流出,身卧其上,心胸苦恼,言辄悲痛。六亲在侧,昼夜看视,初不休息。甘膳美食,入口皆苦”;

4、死苦:(1)《瑜伽师地论》第六十一卷说,死苦有五种相:“此苦亦由五相。一、离别所爱盛财宝故。二、离别所爱盛朋友故。三、离别所爱盛眷属故。四、离别所爱盛自身故。五、于命终时备受种种极重忧苦故”;(2)《俱舍论》第十卷更称死时有断末魔(摩)之苦:“临命终时,多为断末摩苦受所逼。无有别物,名为末摩。然于身中,有异支节,触便致死,是谓末摩。若水火风,随一增盛,如利刀刃,触彼末摩。因此便生,增上苦受。从斯不久,遂致命终”;

5、爱别离苦:《大乘义章》第三卷云:“何者是其爱别离苦?所别有二:一内、二外。内者自身;外者所谓亲属眷属,及余资生”。自身是指众生的眼、耳、鼻、舌、身、意六处,谓对各各所爱,皆涣散不相应,因别离不得见、闻、和合而受之苦;外者则是与兄弟妻子等离别所生之苦;

6、怨憎会苦:《《中阿含经》第七卷《别离圣谛经》云:“怨憎会者,谓众生实有内六处。不爱眼处、耳鼻舌身意处,彼同会一,有摄、和、习,共合为苦”。意谓,因眼耳等的六处见识怨憎,而于身、心或身心皆受的苦恼;

7、求不得苦:(1)《涅槃经》第十二卷云:“求不得苦,复有二种。一者所悕望处,求不能得。二者多役功力,不得果报。如是则名,求不得苦”;(2)《大乘义章》第三卷又就所求而说:“一因、二果。因中有二:一者恶法求离不得,二者善法求欲不得。果中亦二:一者苦事求离不得,二者乐事求欲不得。苦复有二:一内、二外。三途苦报求离不得,是名为内;刀杖等苦求离不得,是名为外。乐事亦二:一内、二外。人天乐果求欲不得,是名为内;资生眷属求欲不得,是名为外”。即指因果、苦乐皆所求而不得的苦恼;

8、五阴炽盛苦:《大乘义章》第三卷有云:“五盛阴者,五阴炽盛,名五盛阴。阴盛是苦,就体立称。是故名为五盛阴苦。亦、盛者,盛受之义。五阴之中,盛前七苦。是故名为五盛”。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归,换句话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必须蕴藏在第八意识。俗称灵魂,世间人称为灵魂,我们佛教讲根本识。前六识有时..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弥陀的救度各位法师、领众、台中分会的会长,以及北部、中部的同修:南无阿弥陀佛!念佛道场为当地带来吉祥现在是冬天,前几天台北还下着雨,但是今天阳光普照,风和日丽,..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原文法会圣众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

关于人生故事

人生故事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人生故事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人生故事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人生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